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新視角聽新聞 #1402】創新高 中國到美西貨櫃運價 9月破2萬美元

【新視角聽新聞】中美之間集裝箱(貨櫃)運輸成本在9月份飆升至歷史新高,從中國運往美西的貨櫃價格超過2萬美元。

歡迎收聽新視角聽新聞。

Freightos指數顯示,9月,從中國向美國西海岸運輸一個標準矩形金屬集裝箱的成本中位數達到20,586美元,幾乎是7月份成本的兩倍,而7月運價是1月份的兩倍。

數據顯示,2019年8月底時,集裝箱週市場價格僅為1,350美元,到了2020年年底,市場價格慢慢漲到3,000多美元。然而進入2021年,集裝箱市場價格開始直線飆漲,僅7月一個月,價格突破萬元大關,從月初的6,970美元漲到月底的10,176美元。

不斷上漲的運輸成本,加上前所未有的供應鏈挑戰和高需求,迫使一些公司自行安排運輸,以確保及時獲得所需產品。

上週,Costco表示將限制購買衛生紙、毛巾捲、Kirkland Signature瓶裝水以及與COVID-19有關的高需求清潔產品等。

Costco首席財務官理查德‧加蘭蒂(Richard Galanti)在公司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估計,產品總體價格通脹目前在3.5%至4.5%之間,高於上一季度的2.5%至3.5%,而且Costco及其供應商為集裝箱和運輸支付的費用增加了兩到六倍。

除了提前下訂單外,加蘭蒂表示,Costco將租用三艘船裝載自己的集裝箱,在亞洲和北美之間運輸貨物。每艘船一次可裝載約800至1,000個集裝箱,公司計劃在2022年船運交付約10次。

與此同時,其它公司正在以漲價形式將成本負擔轉嫁給消費者。

Dollar Tree 9月29日表示,它將在所有Dollar Tree Plus商店以高於1美元的價格銷售產品,來抵消不斷上漲的成本。它還將在一百多個選定的傳統商店試點額外的價格標籤。

Dollar Tree預計其常規海運承運人將僅履行承諾的60%至65%,低於之前約85%。該公司還提到自5月份發布第一季度收益報告以來,來自中國的海運現貨市場運費上漲了20%以上。

隨著公司努力在年底假期前降低成本並滿足需求,一些專家警告消費者儘早購買「難以獲得」的物品。

「這些延誤關係重大。」Freightwave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克雷格‧富勒(Craig Fuller)週五(10月1日)告訴福克斯商業網的瑪麗亞‧巴蒂羅莫(Maria Bartiromo),「我建議大家現在就去買那些很難買到的東西,而不是等到假期。」

富勒預計,玩具、服裝和電子產品將成為今年最難買到的商品,供應鏈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正常化。

過去一年,通貨膨脹率上升4.3%,是三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週四(9月30日)對議員們表示,美聯儲仍預計近期的高通脹將出現逆轉,但他表示,很難確定何時會出現。

另一方面,儘管存在供應鏈瓶頸,8月份消費者支出仍增長0.8%,高於7月份的0.1%,高於Refinitiv調查經濟學家預期的0.6%。

疫情衝擊供應鏈 品牌服裝商開始放棄亞洲生產

隨著COVID-19疫情持續衝擊全球供應鏈,一些國際服裝品牌公司正將生產線遷出亞洲,以應對不斷增長的運輸費用和交貨時間。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趨勢可能不會逆轉。

據路透社9月30日報導,受疫情影響,一些國際時裝品牌——例如貝納通(Benetton),正更多地放棄利用全球供應鏈以及亞洲的低成本製造中心,而且這種轉變可能是持久性的。

意大利貝納通集團首席執行官馬西莫‧雷農(Massimo Renon)告訴路透社,該公司正在將生產線遷回離本土更近的地方,加強在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土耳其、突尼斯和埃及的生產,目標是從2022年底開始將亞洲的生產減半。

雷農深入分析了推動這一趨勢的經濟因素,該趨勢使服裝業廣受影響,因為供應鏈緊張的狀況推高了運輸成本和時間,破壞了過去30年來流行的商業模式。

「更多地控制生產過程和運輸成本是一個戰略決定。」雷農說,該集團今年已將超過10%的產量從孟加拉、越南、中國(中共)和印度等國轉移出去。

雷農表示,「如今,一個過去價格為1,200~1,500美元的海運集裝箱可能要花費10,000~15,000美元,而且不能確定交貨日期。」

雷農指出,海運成本上漲10倍的原因在於可用船隻稀缺以及消費者需求反彈,而船隻稀缺是因為許多船隻在疫情期間閒置。他公司的產品大部分在歐洲銷售,但自21世紀初以來,生產卻已轉移到工資較低的國家。

雷農說,即使越南和孟加拉國的生產成本仍比地中海國家低20%,但由於供應障礙導致交貨時間更長,也會把利潤抵消。

雷農表示,因船隻缺乏,亞洲貨品的交貨時間加長,從過去的平均4~5個月上升到如今的7~8個月。

雷農指出,相比之下,如果衣服在埃及生產,那麼運往歐洲倉庫和商店的時間就可以縮短到2個月或2個半月,而在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生產的羊毛服裝可能只需要4~5週的運貨時間。

運輸困境也正在困擾其它一些服裝公司和行業。德國時尚品牌雨果博斯(Hugo Boss)也在尋求讓其生產業務更接近銷售市場。

對於品牌服裝公司將生產線向接近市場的地區轉移,美國諮詢公司AlixPartners表示,這一趨勢將會持續下去。

該公司在其關於COVID-19造成損害的報告中說,「供應鏈越是全球化,就越會出問題。」

本文由大紀元記者夏雨、李馨綜合編譯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0606)

剪輯:Rm

配音:Alise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