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角聽新聞 #1489】美國巴西糧食豐收 緩解全球食品價格高漲壓力
【新視角聽新聞】當前世界食品價格高漲的壓力,由於美國大豆和玉米的大豐收以及巴西適於種植的天氣將有力得到緩解。
歡迎收聽新視角聽新聞。
美國大豆和玉米的大豐收以及巴西適於種植的天氣正在支撐這兩種全球大宗商品的供應,並將有力緩解當前世界食品價格高漲的壓力。
據路透社11月8日報導,農民、經紀人和分析師說,不斷增加的庫存表明,這些關鍵作物以及糖和咖啡等其它主要食品的價格,在COVID-19疫情引發的價格飆升中可能已經達到頂峰。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上週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30%以上,目前處於2011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過去18個月中,供應減少和全球對農作物的強勁需求推動了食品通脹,並引發了對供應短缺的擔憂。
大豆和玉米價格走低將降低用於肉類生產的牲畜的飼養成本,但價格下跌可能會威脅到農民的利潤,尤其是在種子和化肥公司漲價導致農作物投入支出提高之後。
自5月份達到近10年來最高點以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大豆期價下跌了27%,玉米期價下跌24%,因為美國大部分地區近乎完美的種植條件使這兩種農作物獲得了大豐收。
但是,由於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仍在遭受歷史性乾旱,而且由於拉尼娜(La Niña)氣候現象,那裡的乾旱天氣可能會持續下去,燕麥、小麥和油菜籽的價格將繼續保持高位,這意味著食品通脹遠未結束。小麥期貨最近飆升至9年來的最高點。
大豆市場的利潤壓力最大,因為供應增加以及擔憂中國(中共)的需求會降溫,所以價格正在推低。
美國農業部自5月份給出當前銷售年度的初步預測以來,每個月都上調了對世界大豆供應的預期。如果目前1.0457億噸的預測得以實現,那麼這將是世界大豆庫存的第二大紀錄。
最近幾個月,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買家,中國放緩了對大豆的購買,原因是利潤微薄,無法將大豆壓榨成豆粕和豆油來餵養牲畜。分析師表示,2021年對中國大陸的出貨量可能不到1億噸,原因是養豬業盈利崩潰,以及用作動物飼料的小麥使用量大幅上升。
「考慮到目前的供需平衡,我認為價格上漲已經過去了。」巴西穀物經紀人卡米洛·莫特(Camilo Motter)表示。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糖和咖啡生產國。
在經歷了一個艱難的生長季節後,巴西有了種植下一茬作物的理想天氣——長時間的乾旱,接著是充足的雨水,這有助於幫助農作物度過發育的早期階段。
自吹糧食「豐收」露餡 中共瘋狂進口糧食
儘管中共對外宣稱糧食生產「大豐收」,但為應對中國大陸缺糧導致的糧價上漲問題,北京方面不斷加大從海外進口糧食的力度,中國9月粟米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大增近7倍,至四年半高位。同時,中共海關總署認可緬甸43家大米出口公司,準備從緬甸大量進口大米等農產品。
近期,中共農業農村部發佈的消息聲稱,今年糧食豐收,「粟米單產創新高」,糧食豐收已成「定局」,預計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但相關糧食進口數據顯示,中國9月粟米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大增近7倍,達到2016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南華早報》報道說,基於中共海關總署公佈的進口數據計算,中國上月(9月)粟米進口量激增至108萬噸,較上年同期高出675%,較8月份的339%增幅又有所加快。
統計數據還顯示,中國從美國的糧食進口同比增長1244%,從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糧食進口也大幅增長。中國甚至從鄰國老撾購買了1萬3,973噸粟米。
近期,面對今年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中共還決定向緬甸進口糧食。據中國農產品期貨網消息,數個月前,緬甸43家大米出口公司獲得中共海關總署認可,獲准向中國出口大米。
9月份,中國東北部的粟米產地遭受了颱風和暴雨的襲擊,市場對該地區糧食減產的預期加強。有關方面預計東北粟米減產幅度在300-1,000萬噸之間。
糧食減產推動價格上漲。東北地區糧食報價與去年相比粟米最高每噸上漲400元,大豆最高每噸上漲1,300元。
由於今年受疫情及自然災害影響,江西、湖南及湖北三個米業和糧油公司給客戶發出書面通知,提醒糧食價格處於上升期。
江西一家糧食公司給客戶發出的通知說,因今年受疫情及自然災害影響,全國幾大產糧區臨近收割季節時又連下兩個月雨,所有稻穀均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總體大米產量對比往年約銳減百分之三十。該通知預計,未來每噸大米最少漲幅在200-500元之間。
湖南一家米業公司說,今年糧食收成全國性減產,現在稻穀市場競爭惡劣,因此大米價格按照當天稻穀收購價格,一車一定價。
而湖北一家糧食公司的「調價通知」說,由於糧食減產,原糧價格大幅上漲,新穀收購困難,從即日起大米和相關產品價格上調,價格以當日報價為準。
還有報道說,由於糧食減產,導致國有糧庫收上來的糧食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二,很多糧庫收不到糧,一些麵粉廠收購不到小麥。中共央視稱往年農戶出去賣糧,今年糧商上門收糧。
由於粟米價格上漲帶動下游產品澱粉、酒精價格大幅上漲,粟米酒精9月同比上升超過22%。粟米澱粉上漲超過30%。飼料價格每噸上漲400元。
本文前半部由大紀元記者李馨編譯報導,後半部由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2132)
剪輯:Rm
配音:Hermione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