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新視角聽新聞 #1542】《名家專欄》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期行將結束

 

【新視角聽新聞】《名家專欄- Antonio Graceffo》受沉重債務和瀕臨危機邊緣的房地產業的威脅,中國經濟增長降至幾十年來從未有過的水平;有分析師預測,中國2022年的GDP增長將低於5%。

歡迎收聽新視角聽新聞。

由於消費需求低迷、原材料進口減少、工廠產量下降、供應方面的問題,以及過高的出廠價格,中國的經濟增長正在放緩。

受沉重債務和瀕臨危機邊緣的房地產業的威脅,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下降至幾十年來從未有過的水平。

與大多數國家一樣,在2020年初大流行開始時,中共實施嚴格的封鎖,經濟活動陷入停頓。後來,經濟穩步復甦,2021年3月達到頂峰。從那以後,經濟勢頭一直在下降。第三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跌至4.9%,是過去30年來的最低水平。

信貸增長降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房地產投資依然疲軟。房屋銷售下降,新建築開工也在下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通脹低於預期,進口減少,能源危機已使一些工廠停止生產,在過去的三個月裏,新的工廠訂單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一個積極的指標是,工廠新年第一季度已經有足夠的訂單,因此,預計未來幾個月出口不會大幅下降。然而,出口在中國經濟中所占的比例已經降低。此外,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經濟向內向型發展,將重點放在國內消費上。因此,即使是預測的2022年第一季度充足的工廠需求,也不足以撐起整個經濟。

經濟的供需方都有放緩的跡象。在2020年嚴格的大流行封鎖下,餐飲業和實體店的零售業受到的影響最大。今年,中共對疫情繼續採取清零政策,造成封鎖和限制,這使得零售業、餐飲業、健身房以及其它諸如髮廊等服務業無法恢復。與此同時,消費者信心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人們寧願儲蓄也不願消費。

服務業是最大的雇主之一,在一些城市多達83%的雇員在服務業工作。由於持續、零星的封鎖和限制,許多個人和家庭仍未從2020年的儲蓄和工資損失中恢復過來。對於那些不知道何時下一次封鎖和收入會損失的人來說,對消費猶豫不決是合理的反應。

供應方面受到工廠生產能力下降的影響,這是因為原材料供應不足、原材料價格上漲、能源和燃料短缺、疫情清零政策、政府污染監管以及缺乏資金等因素。由於對銀行貸款的限制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下降。此外,如果沒有融資,房地產行業可能繼續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最大阻力。

汽車銷量下降,部份原因是作為需求方的消費者害怕花錢,供應方則因為晶片短缺導致產量下降,供應方的另一個問題是出廠價格通脹——產品出廠的價格持續上升。商品價格也在上漲,而政府抑制污染的措施則限制了鋼鐵生產。此外,為了減少碳排放,北京還限制化石燃料的生產,這導致了能源短缺,進一步抑制了工廠活動。

隨著產品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通脹差距正在擴大,但生產者不願提高零售價格,擔心這會抑制本已疲弱的消費者需求。

中共的供給改革措施,包括減少過度產能,特別是房地產業,再加上合併,降低了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然而,這些措施並沒有解決債務的根本原因,甚至可能鼓勵更多的借貸,因為在合併後,公司的信用度會提高。

煤炭的供應減少,加上價格上漲,導致一些省份的經濟產出下降。中共國家發改委在認為市場價格扭曲的情況下,有權對某些關鍵商品進行定價。由於需求增加、電力短缺以及即將到來的冬季,中國的煤炭價格最近猛漲,與去年相比價格上漲了260%。作為回應,發改委為煤炭價格設定了上限。

一般來說,如果政府對某種商品設置價格上限,就會造成短缺,因為消費者想買,而供應商想減少生產。但就中國和煤炭而言,中國是煤炭消費大國,是價格制定者。因此,由於中共設置價格上限,該地區的煤炭價格下降了。由於中國的限價措施,11月1號,紐卡斯爾基準煤價下跌了30%。

中共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能力凸顯了一些國家,特別是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在整個經濟中對中國的極端依賴。

然而,儘管中共干預,煤炭價格仍比去年上漲了160%,這表明中國和世界各地仍將存在價格通脹。

中國的情況看起來很糟糕,但認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就此終結,還為時尚早。然而,這確實讓人懷疑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必然性。美國的貿易關稅和制裁仍然有效,外國公司出於各種原因,包括抗疫的清零政策,正在紛紛離開中國,這使得在中國生產和運輸更加困難。

在5萬億美元的房地產債務、3.97萬億美元的地方政府常規債務、7.8萬億美元的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外融資、5407.9億美元的不良貸款和990.2億美元的「特別關注貸款」(special mention loans)的重壓下,房地產和金融業將徹底崩潰。

明年將不會標誌著中國經濟的結束,但很可能標誌著中國高速發展的結束。預計明年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將減少10%,北京將選擇5.5%左右的GDP增長目標,而許多分析師預測中國2022年的GDP增長將低於5%。

本文由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撰文,原泉編譯。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2867)

剪輯:Rm

配音:Mindy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