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染疫痊癒獲得自然免疫力 將持續18個月
【新視角看新聞】研究發現,人們在感染COVID-19痊癒後所產生的自然免疫力,至少會持續18個月;某特定抗體水平較低的人,感染COVID-19後的病症會持續較長的時間。
一項最近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在感染COVID-19痊癒後所獲得的防護能力,也就是廣稱的「自然免疫力」,至少會持續18個月。
位於意大利的研究機構追蹤分析了曾在2020年3月被確診感染COVID-19的36名患者的抗體水平。研究期間,大約一半的患者持續接種COVID-19疫苗,而其餘患者沒有接種疫苗。除兩名患者外,研究人員對其他患者的樣本都進行了定期檢測。
研究人員在發表於Medrxiv (發音為“med-Archive”) 網站上的預印本論文中寫道:「在第18個月時,97%參與者的抗NCP抗體,檢測結果呈現陽性。這表明,即使是接種疫苗的人體內,也會持續存在感染痊癒之後所誘發的免疫力。」
NCP稱為核衣殼蛋白,是COVID病毒的一部分。而抗體被認為可以保護人們免受病毒的感染。
這項實驗於2021年9月結束,其採用的檢測方法已經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許可。
論文的作者之一阿希亞·扎伊迪博士,在一封發給《大紀元時報》的電子郵件中表示:「針對核衣殼蛋白的抗體只會在感染並痊癒後的個體中產生,而且是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
這意味著,即使是已經接種過疫苗的人,也能受到自然免疫力的保護。
研究人員確實發現,接種輝瑞-生物技術公司的COVID-19疫苗,的確可以顯著提高那些此前感染過COVID-19患者的免疫力。但是相對來說,這種增加的保護力,很快就衰減了。
扎伊迪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雖然雙劑量疫苗接種使康復個體的免疫球蛋白G抗體水平提高了161倍,但相對來說,這種『提高』只是短暫的。相比之下,未接種疫苗的康復個體,會繼續表現出穩步下降但仍可檢測到的抗體水平。我們確實認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重新評估疫苗的有效期和施打劑量,以使感染後康復的患者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
不過,參與檢測的病患樣本數較少,使這項研究有其侷限性。
自籌資金進行研究的研究人員說,樣本數量有限是由於缺乏資金。因為對每位病患、以及長達18個月的重複血清檢測代價高昂,而且要追蹤所有患者,並提醒他們進行檢測也有難度。但這項研究的優點在於時間跨度較長。
此外,另一研究也發現,患者體內某種抗體的含量將影響染疫病症的持續期間。
1月25日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的研究結果顯示,特定抗體水平較低的人,比較容易出現長期COVID病症,也就是感染病毒後的症狀會持續長達數個月的時間。
研究組檢查了175名COVID-19感染者體內抗體的水平,和40名健康者作為對比。為了了解他們的症狀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情況,研究人員追蹤了其中134名感染者長達一年的時間。
研究發現,在受到病毒感染的初期,免疫球蛋白M抗體水平一般會先快速提升,之後免疫球蛋白G抗體水平會繼續穩步提升,提供長期保護。但是,被感染後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3抗體水平較低的人,比較容易出現長期COVID病症。
研究人員將這個抗體特徵,與患者的年齡、是否有哮喘病和具體病症結合起來,總結出一套評估系統,可以預測病患受感染後出現長期COVID病症的風險。
接著,研究人員利用另一組患者的數據檢驗這套系統的準確性。這組數據包含對395名患者追蹤六個月的數據。主要研究者之一的卡羅·切爾維亞說,結果發現,有哮喘病、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3抗體較低的人,出現長期COVID病症的風險較高。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高杉、李少維編譯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5599)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