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共大量出口新冠快速檢測盒 自己卻不用

【新視角看新聞】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不斷蔓延,許多國家正在廣泛使用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此類快速檢測試劑盒很多是由中國製造的,但是中共卻未在國內推廣。

隨著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Omicron)的蔓延,許多國家正在廣泛使用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這種可以在家自測、結果立等可知的試劑盒一度供不應求。此類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很多是由中國製造的,但是中共卻未在國內推廣快速檢測試劑盒。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類試劑盒對於篩查來說很有幫助,但卻可能會出現漏診的情況,這使得其不一定能達成「動態清零」。此外,個人使用自測盒後有可能出現瞞報,在中共對民眾不信任的情況下,當局不會採取快速檢測。

為應對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毒株導致的病例激增,美國政府近期便購買了10億個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將其免費提供給美國人。

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說:「1月19日將有5億份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可供訂購,並將直接郵寄給美國家庭。」聲明還說,為使更多人獲得試劑盒,每個住址將可申請四份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試劑盒通常會在訂購後的7至12天內發貨。

英國也在大量使用快速檢測(側向流動測試),英國廣播公司(BBC)在1月的一篇報導中說,此前便有文件披露,英國政府計劃使用數以百萬計廉價、一次性的側向流動測試(lateral flow tests),這種方式可以在15分鐘內得出結果,但PCR檢測則必須寄出並在實驗室進行處理。這些快速的側向流動測試已逐漸成為英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2021至2022財年,英國有47億英鎊被用於大規模快速檢測。

在澳大利亞,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甚至成為了一盒難求的緊俏產品。該國總理莫里森還在1月中旬接受澳大利亞2GB電台採訪時說:「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在世界各地都很短缺。這並不是澳大利亞的獨有情況。」

對於新冠病毒的檢測,目前有幾種主要的檢測方式,其中之一便是NAAT(核酸擴增檢測),作為NAAT的一種,PCR檢測被認為是顯示當前是否感染病毒的最佳檢測方式之一,通常在實驗室內進行。自測盒所使用的抗原檢測方式也是檢測病毒的一種方式。

核酸擴增檢測的原理,是通過檢測新冠病毒內的遺傳物質(RNA)來確定當前的感染狀況,抗原檢測則是通過檢測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質(或抗原)來確定感染狀況。

新冠檢測需考慮敏感性和特異性。敏感性(靈敏度)是一項測試正確識別疾病患者的能力,而特異性則是一種臨床測試正確識別那些沒有患病的患者的能力。敏感性越高,漏診率就越低;特異性越高,誤診率便越低。

蘭德公司中國政策研究主任黃至環(Jennifer Bouey)對美國之音說,相較於核酸檢測,快速抗原檢測「比較便宜、比較方便,對於篩查來說是比較有幫助的」。

黃至環還說:「歐美將試劑盒作為新冠防疫措施的一部分,這與歐美過去對待流行病的措施也是很相符的,過去針對艾滋病也是提倡多檢查,進而(患者)可以參加治療,同時也可以減少流傳。」

她說,現在歐美許多國家希望這種快速檢測可以減緩疾病傳播的速度。

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免疫學和傳染病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李敦厚也強調了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問題。他對美國之音說:「做得好的快速檢測試劑盒的特異性可以很高,堪比PCR檢測,但是敏感度方面卻沒有那麼高。」

他接著說:「如果PCR告訴你是陽性,那麼你很可能是陽性,如果告訴你是陰性,那你很可能是陰性,但在做快速抗原檢測時,結果呈陽性你很可能是陽性,結果顯示是陰性時,你可能是偽陰性。」

俄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博士說,「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毒株與其它變異毒株相比,會導致更多的無症狀感染者。平均來說,快速檢測盒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敏感度很低,大約只有50%的檢出率。」

美國拜登政府為民眾提供的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有一部分來自中國。據福克斯新聞報導,該台主播比爾‧海默(Bill Hemmer)所拿到的iHealth Labs Inc.公司的自測盒便是中國製造的。iHealth Labs Inc.是中國九安醫療(Andon Health Co., Ltd.)的子公司。

報導還說,拜登政府表示,並非所有的5億份抗原檢測試劑盒都是中國製造的,但美國製造的檢測試劑盒不足以滿足需求,所以他們採購了「世界其它地方」製造的檢測盒。

中共科學技術部的官方報紙《科技日報》報導說,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11月,中國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主要銷往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和希臘。

這些「中國製造」的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雖已漂洋過海,但在中國本土似乎並未得到大力推廣。中國目前仍在廣泛使用核酸檢測。

中共國家藥監局發布的2021年度醫療器械註冊工作報告稱,截至2021年年底,共批准新冠病毒檢測試劑68個,其中包括34個核酸檢測試劑、31個抗體檢測試劑,抗原檢測試劑僅有3個。

不像許多國家那樣謀求與病毒共存,中共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便採取了極其嚴格的新冠抗疫措施。前外科醫生、獨立時評人何岸泉分析說,中共與歐美國家的防疫方式不同,使得此類快速抗原檢測試劑盒不能被推廣。

他對美國之音說,歐美國家是國家推動、民眾自覺的防疫方式,「中國大陸推行的是『清零』政策,是由政府主導的政府行為,可以說是對民眾完全不信任的防疫政策」。

他還表示,快速檢測試劑盒不符合中國的清零政策,其靈敏度沒有核酸檢測高,此外,中國也不會允許民眾自己檢測。

中國科技創投媒體「36氪」刊登的一篇報導稱,中國的核酸檢測都是由各個機構實施的,數據連網,可以直接鎖定陽性感染者。而快速抗原檢測只有測試者本人才知道,通報靠自覺,存在隱瞞結果的可能,不利於新冠溯源。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病理學和免疫學副教授何邁對美國之音說:「中國(中共)政府喜歡包辦所有事情,如果民間都去做這些事情(檢測),政府就沒辦法控制了。」

此外,對於中國來說,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盒相比核酸檢測而言的價格和操作優勢似乎並不能體現出來。

李敦厚表示,中共以圍堵、以清零為目標,他們會覺得快速檢測試劑盒的靈敏度不夠高。由於中國人口基數龐大,他們也很怕因此造成醫療系統癱瘓。

中共官方稱「動態清零」是當出現本土病例時,通過綜合防控等措施快速撲滅疫情,「以最小社會成本獲得最大防控成效」,但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分析師布魯斯(Vincent Brussee)則提到:「對中國來說,維持其戰略的社會和經濟成本正在不斷增加。」

以上節目內容,轉載自美國之音,發表於大紀元網。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5876)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