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台灣駐立陶宛代表:中共經濟報復手段無效

【新視角看新聞】立陶宛不斷受到中共經濟報復,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近日指出,台灣已有很多經驗,政府後來改變戰略,不向中共低頭。長期研究兩岸關係的記者茱莉亞龐皮利,為此議題前往立陶宛進行專訪。

由於立陶宛不斷受到中共經濟報復,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近日指出,台灣已有很多類似經驗,政府後來改變戰略,不向中共低頭,以民主認同訴諸國際支持,例如「自由鳳梨」銷量反而成長。

意大利媒體《頁報》(Il Foglio)14日報道,長期研究兩岸關係的記者茱莉亞龐皮利(Giulia Pompili)親自前往立陶宛專訪黃鈞耀,了解立陶宛受到中共經濟報復的影響。

報道中,引述立陶宛公共廣播公司記者巴席奈提(Ieva Balsiunaité)的說法:她有一個朋友在做蠟燭生意,過去幾個月不得不大幅減產,因為世界上最大的燭芯生產國是中國,導致現在立陶宛燭芯進口困難。 巴席奈提表示,過去他們的歷史課說,頭號敵人是俄羅斯當局。「但今天新的敵人是中共。」

報道說,駐立陶宛代表處設立之初,立陶宛政府知道北京會強烈抗議,但「大陸經濟報復範圍,比立陶宛政府預期的廣泛很多」。北京封鎖進口立陶宛產品,去年12月相較上一年同期比,出口中國貨物量下降91%。

黃鈞耀強調,中共經濟報復是非法的,台灣很熟悉中共這套做法。至少從2010年起,大陸一直用經濟孤立手段,報復不願就範的國家。例如:美國在南韓部署反飛彈系統、而澳洲要求調查中共隱匿的疫情時,就被抵制澳洲紅酒,對台灣更是慣用此招數。

黃鈞耀表示,近年來,特別從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台灣慢慢在扭轉局勢,不再向中共低頭。

政府建立「民主台灣」的身分認同政策,尋求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結盟。

「台灣鳳梨就是成功案例」,去年中共「以政治包圍經濟」停止進口台灣鳳梨,台灣沒跟中共調解談判,而是打出「自由鳳梨」的宣傳。

結果日本、澳洲、美國大量採購,鳳梨出口量反而暴增。同樣地,當中共禁止立陶宛蘭姆酒,台灣立刻收購兩萬多瓶,釋出「力挺立陶宛」訊息。

接著,中共又禁止立陶宛牛肉,但沒有引起很大政治效果,那並非主要出口中國的產品。 報道引述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艾德梅納斯(Mantas Adomenas)的發言:立陶宛並非突然改變對中政策,立陶宛民眾在領悟中共威脅那一刻,也注意到台灣。

立陶宛國會議員薩卡利埃內(Dovile Sakaliene)指出,她的祖父被驅逐到西伯利亞,祖母因幫助反抗者被定罪。薩卡利埃內說:「我們深知共產宣傳是怎麼運作的,以及威權國家會如何迫害人民的生活。」 「民主在我們的血液中」。

多數立陶宛人對於抗拒中共打壓感到自豪,立陶宛從來不是站在進攻而是防守位置,相反地,中共和俄羅斯是進攻方。北京的脅迫不只影響立陶宛,而是影響整個歐洲體系。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6395)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