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烏俄戰爭 俄騎虎難下 中侵台受挫

【新視角看新聞】俄羅斯入侵遭烏克蘭頑強抵抗、國際嚴厲制裁,境內反戰聲浪也日益高漲;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所遇到的種種阻力,給中共提供了一個鮮活例子。

2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進行投票,但被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否決。隨後安理會2月27日投票決定,就俄羅斯入侵行動召開聯大緊急特別會議。儘管俄羅斯再次投票反對,但由於這次投票屬於程序性投票,俄羅斯無權否決。

根據聯合國大會1950年通過的第377A(V)號決議,如果安理會由於常任理事國意見無法統一,致使聯合國無法履行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首要責任,聯合國大會應立即審議此事。

根據規定,一旦安理會通過投票,聯合國大會必須在24小時內舉行會議。因此,本次緊急會議定於2月28日舉行。

聯合國大會於2月28日至3月2日,在紐約總部舉行第11次緊急特別會議,並於3月2日,就烏克蘭等90多個國家共同提交的烏克蘭局勢決議草案,進行表決。

聯合國共有193個成員國,對於要求俄羅斯停止入侵烏克蘭,並撤出所有軍隊。表決結果為141票贊成、5票反對和35票棄權。

其中俄羅斯、敘利亞、白俄羅斯、北韓和厄立特里亞投下反對票,中共則投下棄權票。

雖然這項決議雖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在國際輿論方面具有重大影響力。

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過去只在極特殊情況下舉行,此次會議是自1950年實施以來第11次舉行,上次會議是在1997年為了解決巴勒斯坦跟以色列的衝突而特別召開,距離現在已經25年。

聯合國大會第11屆緊急特別會議主席沙希德,在開幕致辭中說,俄羅斯軍事進攻侵犯了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和主權,違反《聯合國憲章》。他呼籲立即停火,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全面恢復外交和對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致辭中強調,「這種不斷升級的暴力完全不可接受」,烏克蘭戰爭必須停止;俄羅斯的導彈和轟炸,以及對烏克蘭城市日夜攻擊,並且包圍首都基輔,以至於 300 萬烏克蘭居民被迫在家中、臨時防空洞和城市地鐵中避難,約50 萬烏克蘭人逃離家園。

古特雷斯說:「我們正面臨著烏克蘭的悲劇,但也面臨著對我們所有人都可能造成災難性影響的重大區域危機,」。

2月2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俄羅斯核威攝力量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古特雷斯對此表示:「這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進展,就連核衝突的念頭都不可想像,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使用核武器。」

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投票前晚,美國總統拜登發表其就職以來的首份國情咨文。他在長達1小時的演講中說,普京應「獨自承擔」入侵烏克蘭的責任,並誓言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的經濟制裁,讓普京「在長時間內持續付出高昂的代價」。

旅美時政評論員李燕銘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目前普京處於騎虎難下的狀態,一方面遇到烏克蘭頑強抵抗,無法速戰速決,另一方面又招致美國及其盟友的嚴厲制裁以及對烏克蘭的強大支持。與此同時,俄羅斯境內反戰聲浪也日益高漲。

李燕銘分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與中共勾連的結果。他說:「普京2月初參加北京冬奧會,很可能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達成秘密協議,然後選擇冬奧會結束後進攻烏克蘭。」

李燕銘說:「現在我們看到中共對待俄羅斯的立場一直搖擺不定,實際上俄羅斯的挫敗已經令中共感到很恐慌,」「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得逞,而美國和北約袖手旁觀的話,勢必助長中共的囂張氣焰。實際上,烏克蘭戰爭相當於台灣戰爭的預演,美國和北約一定會重拳出擊,目的是殺雞儆猴。」

美國媒體說,儘管烏克蘭和台灣不能完全等同,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遇到的種種阻力,給中共提供了一個鮮活例子,說明如果他們試圖通過武力獲得台灣控制權,不僅將面臨軍事上的挑戰,也會受到美國及其盟友的快速、全球協調的經濟報復。

《華爾街日報》報導,退役美國海軍上尉、前國家戰爭學院教授伯納德·科爾(Bernard Cole)說,在這場俄烏戰爭中,最讓俄羅斯感到驚訝的,也是讓中共吸取的主要教訓,就是烏克蘭人民的戰鬥意願。

俄烏開戰,兩國兵力相差懸殊,俄軍無論從人數上還是武器裝備上,都遠遠優於烏克蘭。烏克蘭的國防開支只有俄羅斯的十分之一,但俄軍並未能在戰鬥中取得快速進展,主要是因為烏克蘭人的頑強抵制,參與反擊戰爭的人不光是烏克蘭士兵,還有大量的烏克蘭民眾,他們有的之前是在辦公室工作,從未接觸過武器,有的特意從國外趕回來,捍衛國家。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本人拒絕從首都基輔撤離,拒絕放下武器,他一直在鼓勵人民捍衛國家,3月1日,他通過視頻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說,哈爾科夫市中心的自由廣場是烏克蘭最大的廣場,「你能想像兩枚巡弋飛彈擊中它嗎?我們正在為我們的土地及自由而戰,這就是自由的代價。」

3月2日,台灣新成立的全民防衛動員署官員俞文鎮,表示台灣正在向烏克蘭軍方學習。

俞文鎮說:「我們看到烏克蘭人民爭先恐後地為國家安全和保衛家園而戰,我們將繼續關注情況。」。

《華爾街日報》援引研究東亞安全的前美國海軍陸戰隊上校格蘭特·紐沙姆(Grant Newsham)的話說,「勇敢的領導人可以團結那些被認為士氣低落、準備滅亡的人。中國在這方面可能低估了台灣。」「對台灣人民的攻擊不是恐嚇他們屈服,而是可能激起更大的反抗。」

《華爾街日報》說,俄羅斯的經歷也會讓北京知道,如果攻台,中共將面臨來自美國及其盟友的快速、全球協調的經濟報復。與此同時,台灣很可能也會得到軍事幫助,就像歐美國家都正在向烏克蘭運送反坦克和防空武器一樣。此外,在台灣問題上,美軍甚至還有可能直接干預。

普京發動的烏克蘭戰爭徹底惹惱了世界主要經濟體,美國、英國、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國聯手制裁,甚至以中立和銀行保密而聞名的瑞士也打破中立,決定跟進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一些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和歐洲盟友對俄羅斯採取的制裁和其它措施,也是向中共釋出的一個信號,表明如果北京攻打台灣,可能會面臨什麼情況。美國政府官員表示,這傳達的資訊是,赤裸裸的侵略和違反核心全球規則會有代價。

《華爾街日報》還說,雖然目前對烏克蘭的攻擊和任何可能的台海衝突並不能完全等同,但這兩種情況是類似的,都是一個大國企圖控制一個與它有密切文化、語言和歷史聯繫的附近領土。

儘管與俄羅斯相比,中共擁有一支規模更大、裝備更好的軍隊,中共的軍事預算是俄羅斯的三倍多。但與烏克蘭相比,台灣有自己的優勢,台海若開戰,中共將不得不在90英里寬的海道上進行兩棲攻擊,登陸由水雷和沿海導彈砲台守衛的台灣。相比之下,大多數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士兵只是通過平坦的道路越過邊境。

台灣領導人表示,他們正在提高對任何入侵的準備,台灣最近的軍費開支計劃集中在擊退入侵力量的武器上,例如魚叉反艦導彈。台灣從本月開始對預備役部隊進行更嚴格的訓練,旨在讓台灣擁有更有效、更強大的反擊力量。

《華爾街日報》說,雖然美國故意對如何回應台灣戰爭保持模糊戰略,但許多軍事分析家認為美國將直接干預,站在台灣一邊作戰。這與拜登總統明確表示不會派兵進入烏克蘭參與俄烏戰爭不同,當台海發生衝突時,美國可以從日本和其它國家的軍隊那裡得到幫助。

美國在日本南部的軍事基地,離台灣只有幾百英里,還有駐紮在東京附近的美國第七艦隊,如果美國選擇保衛台灣,可以進行快速干預。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婷、溫妮綜合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6881)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