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俄羅斯? 中國民眾爆買俄商品
【新視角看新聞】俄羅斯國家館網店各類零食、茶葉都被中國民眾買空。除了商品熱銷之外,中俄貿易概念股最近也受到追捧。專家分析,這波政治傾向購買,是否持久需觀察,
俄羅斯因為入侵烏克蘭遭受到美洲、歐洲多個國家聯手從多方面制裁,但中共明確表示不支持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並且要與俄羅斯繼續保持貿易往來。
近日,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唯一授權的網路商店,爆出商品熱賣到缺貨、斷貨,還有中俄貿易概念股,出現連續五天「一字漲停」的現象。
有專家分析認為,帶有政治導向性的消費,很難持久。
京東網站的俄羅斯(Russia)國家館,是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唯一授權的線上官方電商平台。近日,俄羅斯(Russia)國家館電商平台的各類商品非常熱銷,部份商品甚至銷售一空。
據中國網媒「觀察網」3月2日報道,俄羅斯(Russia)國家館店鋪在3月2日當天,各類零食、茶葉都被中國人購買一空,熱門商品顯示為「預售商品」,店鋪的粉絲量也在一天之內,增加了20萬人。3月2日,俄羅斯聯邦總商會駐中國商業大使謝爾蓋·百採夫,親自錄製視頻表示感謝,此感謝視頻已經放在京東俄羅斯(Russia)國家館店鋪的首頁。謝爾蓋·百採夫在感謝「中國朋友」的同時,還呼籲中國人要理性購買。
俄羅斯(Russia)國家館店內商品的介紹中有「大使館官方授權」的字樣,從2021年5月網路商店上線時錄製的影片得知,俄羅斯(Russia)國家館得到了中共陝西省政府、俄羅斯駐華大使館、俄羅斯駐華貿易代表處和京東集團的支持。
中國網民為什麼不能理性消費呢?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對大紀元表示,在中共體制下,一部份中國人的「不理性」已經是常態,就如同以前抵制過iPhone、肯德基、日本車,還有加拿大的羽絨服品牌–加拿大鵝的現象,特別現在中共把俄羅斯發動的這次烏俄戰爭,定位是「反抗西方」和「反抗納粹」的戰爭。
李元華教授說:「由於中共的長期洗腦」,「民眾得不到真實的信息,所以部份中國人會跟著中共的信息走,要支持俄羅斯宣稱的『正義戰爭』。」
李元華教授還表示,一般人如果覺得商品好,去購買是很正常的,但這種帶政治性、帶方向性的就長久不了。人們不太可能長期、頻繁去購買自己並不喜歡的東西。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謝田教授,也持類似的看法。謝田教授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樣的火熱銷售只是個「噱頭」,難以持久。
謝田教授說:「俄羅斯本身能提供的商品本來就很有限。俄羅斯把伏特加酒和巧克力出口給中國,但是俄羅斯人本身又從歐洲進口大量高檔的葡萄酒和高檔的巧克力。俄羅斯自己用的民生商品,中低檔的從中國進口,高檔的是從歐洲進口,而俄羅斯主要賣給中國的是能源、戰鬥機和重型的設備。」
除了俄羅斯商品在中國熱銷之外,中俄貿易概念股最近也受到高度追捧。
中俄貿易概念股中的錦州港(600190.SH)和天順股份(002800.SZ)已經出現連續五天「一字漲停」,所謂一字漲停是指股票一開盤就立即漲停,一直持續到收盤。「一字漲停」的原因是有投資者看好這支股票,所以開盤時就有大量買單封住漲停,但賣單的數量遠遠小於買單,因此「一字漲停」期間,這支股票幾乎沒有辦法買到,屬於越上漲越惜售的罕見現象。
3月4日,連續五天「一字漲停」的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州港,發布了「關於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及風險提示公告」,這是接續3月1日、3月2日之後發布的第三份風險提示公告。錦州港主要從事油品、糧食、金屬礦石和鋼鐵等大宗貨物的裝卸、堆存、運輸等港口業務。
該公告稱:錦州港A股股票自2月25日以來已經連續五個交易日收盤漲停,有鑒於股價波動較大,再次提示投資風險。截至3月3日收盤,錦州港股價為4.63元,約合0.74美元,連續五個交易日區間漲幅為61.32%,靜態市盈率為49.58倍,通常合理區間為10% - 20%,而市淨率,也就是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例,為1.41倍,遠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而錦州港2021年第三季度的財務數據報告顯示,前三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07%,淨利潤同比下滑9.65%。公告聲明公司的主要營業業務並沒有重大變化。
另一家連續五天「一字漲停」的天順股份於3月2日和3月4日分別發布了「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告稱,公司注意到近期資本市場相關熱點涉及「中俄貿易概念」,提醒投資者「公司與俄羅斯相關的業務收入,在公司營業收入中佔比較小」,請注意投資風險。
謝田教授認為:國際制裁下,俄羅斯對中共的依賴度自然提高了,需要通過中國得到很多商品,投機客利用這個機會也很自然,但這應該是短期現象,不會持久。
謝田教授說:「因為從長期來看,我們不知道戰爭能持續多久,俄羅斯會陷入多深,到時候有沒有資金能再支持大量採購。而中共如果違背國際制裁,繼續支持俄羅斯,或許也會被制裁。戰爭如果繼續下去,對中國、俄羅斯兩國的經濟都是有負面的影響。」。
俄羅斯出口值最高的六個項目,由高到低分別為燃料和能源、金屬和金屬製品、化學製品、糧食、機械設備,以及木材和紙漿製品。 2021年,受益於原材料價格大漲,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為俄羅斯賺取了36%的外匯。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思齊採訪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6987)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