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拜登禁俄石油進口 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新視角看新聞】美國總統拜登週二(3月8日)宣布禁止俄羅斯石油和其它能源進口,作為對其入侵烏克蘭的新一輪制裁。他強調美國兩黨強烈支持這一舉措,同時承認這將推動美國能源價格上漲。

美國總統拜登3月8日宣布,美國要禁止俄羅斯石油和其它能源進口,作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新一輪制裁。拜登強調美國兩黨強烈支持這一舉措,同時承認這將推動美國能源價格上漲。

《CNN》報導,美國務院說,「每一滴俄羅斯石油,都是烏克蘭人灑出的鮮血,我們必須懲罰他(指俄羅斯總統普亭)。」

油價隨即聞訊跳漲,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3點45分,5月基準布倫特原油LCOc1攀升5.4%,漲至每桶129.91美元。

路透社分析認為,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石油產品出口國,日產量約為700萬桶,占了全球供應量的7%。這樣的禁令堪稱史無前例,會使已經高高在上的油價進一步急劇上升,並有可能進一步引發通脹衝擊。

那麼具體來說,拜登對俄羅斯的禁油令可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首先是油價會創紀錄,摩根大通預測,如果俄羅斯的出口中斷持續,到2022年底,石油可能達到創紀錄的每桶185美元。

事實上,此前西方政府沒有直接制裁俄羅斯的能源部門,一些客戶已經在繞開俄羅斯石油,以免以後被捲入法律糾紛。

距離上一次,油價突破100美元的紀錄,是在2014年。與兩年前相比,這是一個急劇攀升。當時CPVID-19疫情影響導致需求下滑,一桶西德克薩斯原油的價格低於0美元。賣家不但沒錢可賺,為了將原油脫手還要倒貼。

瑞銀集團商品分析師喬瓦尼斯陶諾沃(Giovanni Staunovo)預測說:「戰爭長時間持續,將導致商品供應廣泛中斷,可能會使布倫特突破每桶150美元的大關。」

第二是通脹衝擊,隨著天然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能源成本飆升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把美國的通脹率推到7%以上,並使美國人的購買力大幅下降。

根據經驗,以歐元計算,油價每上漲10%,歐元區通脹率就會增加0.1至0.2個百分點。自1月1日以來,布倫特原油以歐元計算上漲約80%。在美國,每桶油價每上漲10美元,就會使通脹率增加0.2個百分點。

第三是打擊經濟增長。對俄羅斯的石油禁令將進一步減緩,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復甦。

歐洲中央銀行(ECB)的初步計算表明,在基線情況下,戰爭可能使歐元區今年的增長減少0.3至0.4個百分點,在衝擊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減少1個百分點。

在未來幾個月,滯脹風險很高,或者說增長很少甚至極少,再加上高通脹。不過,歐元區仍有望保持經濟增長強勁。

在美國,美聯儲估計油價每上漲10美元,就會使經濟增長減少0.1個百分點。不過,私人預測者認為影響會更小。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簡稱EIA) 的數據,2021年美國平均每月從俄羅斯進口超過2,040萬桶原油和成品油,約占美國液體燃料進口的8%。而美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煤炭數量是極少的。

在俄羅斯,損害可能卻是巨大且直接。摩根大通估計,其經濟從高峰到低谷將收縮12.5%。

至於對央行的影響如何?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來說,通貨膨脹影響已經被證明非常大。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放話,本月需要加息,給借款人施加壓力。

對於歐洲央行來說,情況相對樂觀,因為勞動力市場仍然享有剩餘產能,而且幾乎不存在本土通貨膨脹的問題。

ING經濟學家卡斯滕布熱斯基(Carsten Brzeski)說,「沒有人會認為歐洲央行在這種高度不確定性的時刻,會開始正常化貨幣政策。」

而隨著化石燃料的需求,在疫情大流行之際再次回升,世界各地的供應仍然偏吃緊,決策者在承諾支持綠色能源的同時,仍將面臨供應增加所帶來的巨幅壓力。

Hargreaves Lansdown的高級投資和市場分析師蘇珊娜斯特里特(Susannah Streeter)說,將會通過「綠色倡議回調」,尋求替代產品,實現短期內「扭轉我們所看到的化石燃料供應萎縮(狀況)」。

另外,解除對伊朗國際制裁的談判已進入後期階段;油價居高將激發對美國頁岩的投資,但供應可能不會很快上線以取代俄羅斯石油。

藍灣資產管理公司(BlueBay Asset Management)高級企業分析師亞歷克斯柯林斯(Alex Collins)認為,「在中期內沒有快速替代的方法,這意味著唯一的緩解措施,將是這些依賴它們的投入和產品價格上漲。」

以長遠觀點來說,俄羅斯和西方的僵局可能會「拉近」莫斯科與北京的關係,但現實是兩者之間的能源基礎設施非常匱乏。

風險諮詢公司Verisk Maplecroft首席亞洲分析師余嘉豪(Kaho Yu,音譯)說:「儘管俄羅斯的『東方支點』(Pivot to the East)通過天然氣基礎設施加速與中國的天然氣合作……與歐洲的成熟市場相比,所有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

英國3月8日宣布,到2022年底逐步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以給市場和企業足夠的時間來尋找替代進口石油。這些石油同樣占英國需求8%。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也宣布,將在2022年內減少進口3分之2的俄國天然氣,在2030年之前抵銷對俄國斯石油和天然氣的所有需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歐盟有40%天然氣和27%的石油仰賴俄國。

隨著各國尋求擺脫俄羅斯能源,可再生能源有望在中長期內得到推動。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Erasmus University)鹿特丹管理學院教授沃爾夫岡凱特(Wolfgang Ketter)說:「我們應該把現在用於天然氣、煤炭和石油的補貼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動汽車和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熱泵、建築效率升級中。」

沃爾夫岡凱特說:「(應該投入)任何能夠通過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來實現長期能源安全的東西。」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711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