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飆高糧價 印太聚焦中共威脅
【新視角看新聞】3月1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布報告表示,由於烏克蘭的衝突,國際糧食和飼料價格可能上漲高達22%,這可能導致低開發國家的營養不良人數激增。
3月1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以下簡稱糧農組織)發布報告表示,由於烏克蘭的衝突,國際糧食和飼料價格可能上漲高達22%,這可能導致低開發國家的營養不良人數激增。
另外自2020年COVID-19大流行以來,食品價格已經上漲。全世界幾個糧食出口國宣布了額外的糧食出口限制,或正考慮禁止出口,以保護其國內供應。
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說:「在制定任何保障糧食供應的措施之前,各國政府須考慮其對國際市場的潛在影響。」
他說:「降低進口關稅或採取出口限制,可能有助於在短期內解決個別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但將會推高全球市場價格。」
俄烏衝突對國際小麥供應,有著最關鍵的影響。自衝突發生以來,烏克蘭港口一直無法出口糧食,產量亦下降,而糧食貿易商由於金融制裁避免從俄羅斯採購,提高了全球價格。
俄羅斯和烏克蘭共供應了世界上19%的大麥、14%的小麥,以及4%的玉米。另外,俄羅斯還是一個主要的化肥出口國。
糧農組織的糧食價格指數(food price index),在2月份創下了歷史新高,而且似乎在未來幾個月會進一步攀升,如果戰事持續延燒,烏克蘭今年是否能收穫農作物還不清楚。
屈冬玉表示,在非洲、亞洲和中東地區,許多不發達國家、低收入或缺糧國家,相當容易受糧食短缺衝擊。
例如:埃及和土耳其大約70%的小麥供應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而黎巴嫩90%的小麥和食用油進口,完全來自俄羅斯。
根據糧農組織數據,50個國家的小麥供應量,30%依賴於俄羅斯和烏克蘭。
非洲等地區的貧困國家,依靠海外供應來餵養其不斷增長的人口。俄羅斯供應非洲大部分的小麥,2020年非洲從俄羅斯進口的農產品達40億美元。
屈冬玉說,「這兩個主要的糧食商品出口國的農業活動,可能因衝突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仍然不確定而受到干擾,在國際糧食和生產成本已經很高且不穩定的情況下,可能嚴重加劇全球糧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
屈冬玉補充說「衝突還可能限制烏克蘭的農業生產和購買力,導致當地糧食不安全狀況加劇。」
與此同時,包括美國在內的大部分西方國家,正面臨著飛漲的通貨膨脹。
根據美國勞工部3月10日公布的數據,在過去12個月內,消費者價格指數上漲了7.9%,其中僅2月份就上漲了0.8%。
美國消費者已受到油價和零售價格高企的沉重打擊,在過去兩週裡,對拜登政府準備頒布俄羅斯石油進口禁令的市場擔憂,更加劇了這種情況。
另一方面,美國在印太地區一些盟友加強了對中共強硬的立場,並考慮增加軍備,對抗中共。
因中共軍機頻繁擾台,且持續在南海進行軍事擴張,在俄烏爆發戰爭背景下,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均計劃增加國防預算,以應對任何該地區潛在緊張局勢的加劇。
《金融時報》報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羅里‧梅德卡夫(Rory Medcalf)談到烏克蘭入侵事件對印太地區的影響時說:「這是一個重大的警鐘。戰爭並沒有消失。」
過去,日本公民覺得自己的安全受到美國的保障,並實施嚴格限制日本自衛隊能力和海外活動的政策。自民黨高級官員在一次非正式簡報中表示,現在選民更有可能認同日本需要採取「實際和現實」的做法,來保護自己免受不斷變化的威脅的觀點。
此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建議日本允許美國,採取類似於歐洲北約成員國所部署的方式,在日本領土上部署核武器。但他的想法被日本防衛大臣、安倍的弟弟岸信夫駁斥。
另一位接近自民黨高層決策層的人士特別指出,烏克蘭戰爭中更令人擔憂的部分:在烏克蘭切爾諾貝利和扎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站周圍的戰鬥。「俄羅斯襲擊核電站的事實告訴我們,日本需要採用新思維確保安全。」
同樣,烏克蘭戰爭,也讓澳大利亞政府更加大膽地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牢固防務關係以對抗中共。
本週,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強調了中俄兩國在「他們更喜歡的那種世界秩序」上保持一致。他認為,這表明需要在印太地區建立更強大聯盟來遏制中共。
澳大利亞今年的國防開支,預計將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2.1%,政府還宣布了根據《Aukus協議》供應核動力潛艇新基地的候選名單,為旗艦防禦項目提供動力。
洛伊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理查德‧麥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對《金融時報》說,「澳大利亞核潛艇的時間表正在被提前」
中國分析家也對俄羅斯的入侵,將如何加劇印太緊張局勢做出預測。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閆學通表示,烏克蘭戰爭「將導致更多中日衝突,更多中澳衝突」。
韓國新當選的侯任總統尹錫悅(yoon suk-yeol),呼籲政府加強其軍事威懾朝鮮,並與美國尋求更接近的安全聯繫。尹錫悅說,「烏克蘭的案例表明,你不能用紙和墨水來保護國家安全與和平。」
首爾峨山政策研究所(Asan 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高級研究員郭明賢(Go Myong-hyun)告訴《金融時報》:「韓國國防機構認為,烏克蘭沒有為戰爭做好充分的軍事準備,這將加強現有的兩黨共識,即韓國需要更多的防禦投資。」
郭明賢表示,隨著朝鮮的核計劃和導彈計劃正在推進,俄羅斯對核升級的隱含威脅,對韓國的安全產生最大影響。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Bryan Jung、夏雨綜合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7249)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