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倫敦證交所停俄牌 中共損失在所難免

【新視角看新聞】倫敦證交所宣布,暫停在俄羅斯的所有產品和服務。俄烏戰爭,中共和俄羅斯保持貿易,但中共通過「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在烏克蘭佈局已久,所以無論支持哪邊都有損失。

據路透社報導,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本週停止在俄羅斯發布新聞和評論後, 3月11日又宣布,將全面停止向俄羅斯提供產品和服務。

倫敦證交所在一份聲明中說,「LSEG確認,它正在暫停對俄羅斯所有客戶的所有產品和服務,但要符合任何監管要求。」

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後遭到了嚴厲制裁,除了各國政府不斷加大制裁力度,西方公司也紛紛斷絕了與俄羅斯的業務聯繫。

LSEG週三開始採取的措施,是對俄羅斯上週頒布的一項新法律做出的回應。根據該法律,任何可能損害俄羅斯軍隊聲譽的事件都被視為非法,故意傳播俄羅斯當局所認定的「假新聞」將按刑事犯罪處理,相關記者可能遭到長達15年的監禁。

俄羅斯官媒將入侵烏克蘭稱為「特別軍事行動」,而非「戰爭」或「入侵」。

這項法律頒布後,俄國當局封鎖了五家外國媒體以及社交媒體臉書、推特;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媒體出於安全考慮,也主動停止了在俄羅斯的工作。

另一方面,聯合國航運機構3月11日表示,該機構將尋求建立一條安全的海上走廊,使滯留在黑海和亞速海的商船及船員能夠安全駛離,免受武器打擊的風險。

據路透社報導,烏克蘭海事官員告訴該媒體,自從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並控制了水路以來,在黑海(Black Sea)和亞速海(Sea of Azov)發生的戰鬥,已導致約100艘懸掛外國國旗的船隻和數百名船員滯留在烏克蘭港口。

上週,導彈擊中了一艘懸掛孟加拉國國旗的貨船,導致一名船員在烏克蘭奧利維亞港(Olvia)喪生。最近幾天,導彈還擊中了另外四艘船,其中一艘沉沒。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召開了視頻會議,並討論不斷升級的局勢。

該組織會後發表聲明稱,國際海事組織祕書長林基澤(Kitack Lim)表示「他承諾立即採取行動,在包括沿岸國家在內的有關各方的合作和協作下,實現藍色安全海上走廊」。

聲明中稱,海上走廊將「允許海員和船隻從黑海和亞速海的高風險和受影響地區安全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烏克蘭指責俄羅斯軍方在導彈襲擊中以奧利維亞港口設施為目標,而俄羅斯否認在故意針對平民。

國際海事組織理事會參與舉行了這次會議。理事會譴責俄羅斯對商業船隻進行襲擊、扣押和搜索,並要求俄羅斯「停止其非法活動,以確保海員的安全和安康,以及所有受影響地區的國際航運和海洋環境的安全」。

另一方面,中共國有企業正在考慮購買俄羅斯能源和大宗商品類公司的資產,或增持此類公司的股份,以緩解國際上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給中共政府帶來的壓力。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Albert Song)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的國有企業購買俄羅斯此類公司的資產或股份,既是為了利益,也是為了在國際上有一定的話語權。」

宋維駿表示,類似的事情在以前就發生過。他說:「美國制裁伊朗,禁止其原油出口。但伊朗將原油產地冒充成馬來西亞或者是阿曼,偷偷運到中國,中共給現金和物資來進行交換——這就是一種互相支持的狀態。中國買俄羅斯的股份和物資也是類似這樣的行為。」

能源合作被中共視為中俄貿易合作的「壓艙石」。 2021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產品價值高達3,342.9億元(約合534.9億美元),同比增長47.4%,佔當年中國自俄進口總值的65.3%。俄羅斯是中國第一大能源進口來源國,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國,以及第一大電力進口來源國。

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曾在1月2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俄中兩國已形成能源聯盟,並強調能源是俄中「雙邊物質合作的基礎」,兩國就能源合作的領域既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涉及能源原料加工。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較大。 3月8日,國際原油最高價格已逼近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前的歷史價格高點,但10日油價遭遇了兩位數的下跌,原因是阿聯酋支撐增產,並督促歐佩克國家跟進。但連續的原油價格上漲已波及下游,導致下游商品的成本激增。

中共官媒新華社於2月28日發表文章,討論俄烏戰爭帶來的危機是否能扼住歐洲能源的「喉嚨」。文章稱,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庫存處於10年來的最低水平,屬於「氣短」,而俄烏戰爭有可能導致歐洲「斷氣」。「斷氣」一語雙關,也指生命終結。

在全球能源緊張的大趨勢下,中共想藉機抓住能源獲利,而面對國際制裁的壓力和限制,俄羅斯目前也在積極地向中共靠攏。宋維駿說:「俄羅斯的所有黃金都存放在央行金庫,無法在國際市場上拋售,這是個比較大的問題。但俄羅斯可以偷偷賣給中共,換取外匯。」

但儘管中共積極佈局,宋維駿認為,中共無論支持誰,都會遭受到損失。他說:「中共在烏克蘭佈局幾十年了,那裡是『一帶一路』重要的中轉站,而且也是中歐專列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並且烏克蘭的能源、礦產也是賣給中國的。俄羅斯更不用說了,所以中共是兩難的境地。」

中共在從俄羅斯大舉購買能源、糧食等大宗商品的同時,積極出口家電、汽車、工程機械等產品。 2021年1月至11月期間,中俄跨境電商貿易額增長187%。

中共海關總署3月7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2月,中俄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幅為38.5%,已超過去年全年的增幅水平。

2021年全年,據中共商務部2月發布的數據,中俄貿易額同比增長35.9%,達到1468.7億美元。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馨、李思齊綜合採訪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7251)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