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評價習近平》 誰是操盤手
【新視角看新聞】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及歷史系教授吳國光。吳教授在中國和西方的頂尖學術機構深造,長期研究中共歷史和體制,曾是《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和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的智囊團成員。
本次的節目內容,取材自《林瀾對話》製作組,專訪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及歷史系教授吳國光的內容。
對於俄烏衝突走向到底採取哪種政策,可能會加劇中共高層內部的分裂。習近平也是持續地面臨著內部的挑戰,其中一個跡象是1月19號,加拿大中文網站「留園網」,突然發表了一篇題為「客觀評價習近平」的文章,內容「慘不忍睹」。
第一就是他的文字風格不中不西,看得很不暢順;另外一個,就是它邏輯的混亂,在不斷地偷換概念。
凡是一個人標榜:你在客觀評價什麼事物的時候,很可能他實際上就是不客觀。
我覺得其中最大的邏輯混亂,就是說中共現在這些做的壞事情,都是從習近平開始。
我想突出一個事實,就是實際上網絡的控制也好、對民間社會的控制也好等等⋯⋯甚至對私營、民營企業的打壓也好,都不是開始於習近平。當然習近平確實把這個事物大大地推進了一步。
那麼為什麼這個文章要把這些事情,都歸到習近平頭上呢?實際上很多人已經指出,這篇文章的要害,就是所謂「反習不反共」。
中共在過去「後天安門時代」形成的一個權貴精英集團,他們做背後的操盤手。
那具體到人,自從「後天安門」以來,中共形成的這樣一個權貴集團,你說是江澤民、曾慶紅那很可能;你說是朱鎔基、溫家寶那也很可能;甚至是劉雲山、王兆國、劉延東這些團派的人物,那是不是也有可能;甚至太子黨鄧樸方、陳元、劉亞洲這些人都有可能。
為什麼不認為是自由知識分子所為?為什麼不認為是海外的、可能完全站在非中共立場的這些人所為?
寫文章的人,是有意把習近平,和中共在習近平之前的作為切割開來。在這點上我想是非常不客觀的。
中共大外宣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是有一個非常精緻的安排。我過去講過,中共的「精緻宣傳」。這個宣傳是分成多種層次,其中一個就是這種安排:大外宣的外圍渠道,只對外國人、只對在海外的華人、在自由社會裡經營它那一套宣傳。不對中國大陸的人去講,因為受眾所面臨的、身處的環境不一樣、接受的程度也不一樣。
忽然一下子,幾乎所有的中文網都在推這個文章。很多大外宣的機構,都是在江澤民、胡錦濤時代得到重大利益的,他們很多都是江胡時代撥著款來養著的。這一次這麼集中地、大力地推這篇文章,我認為是一個各方配合的,很難看作是一個完全自發的動作。
這篇文章出來以後,後邊又推了不少文章,如《客觀評價薄熙來》其中講了薄熙來很多好話,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某一些力量既不願意看到習,當然也不願看到薄。因為習和薄的做法,很多是相同的。所以,他們想借習的手,把薄剷除。現在讓薄熙來在監牢中死掉,對習近平來講,是一個太容易的事情。你只要刺激他一下,讓他去幹這個事情,所謂的「借刀殺人」。
當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我們知道當年薄熙來手下有很多文人謀士,心比天高,但是政治智慧比較缺乏,這些人在裡面推波助瀾,也使得薄熙來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另外,索羅斯在史丹福說習不可能連任,然後《客觀評價習近平》這篇文章在整個海外掀起一個高潮,這兩個時間是大致吻合的。
海外的中文媒體是五花八門,不像在中國,中宣部發一個指令,所有的媒體就開始行動。海外的中文媒體分布在各國,有的只是社區的範圍內,有的網站是以比較自由的面目出現的,有的網站是以粉紅的面目出現的。那麼怎麼忽然就全都來幹這個事了呢?是不是中宣部也發了一個指令呢?可以合理推測這個事情。
文章發表之前,基本上包括西方的輿論,都不懷疑習近平能夠在中共二十大上,順利實現第3任期的連任。
因為習前十年當中,各種動作的力度都非常大。那麼他對於中共整個內部的掌握,看起來是非常強力的。包括軍隊、公安、宣傳機器、組織系統等等也是。
那麼現在這個文章出來以後,這一波的輿論熱潮過去以後,包括索羅斯就是明確地講,習近平第3任期是不可能的。
這個「出口轉內銷」也好,還是其它的原因也好;我聽說,(文章)在中國內部也在持續地發展。好像中國很多地方上也認為說,習近平很可能沒有第3任期了。這個發展的作用不可小視。如果說從現在到秋天的中共二十大,這半年的時間裡,如果這個輿論能夠持續發展的話,這對習來講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但是另一方面就是說,它也提醒了習有反對勢力存在,而且相當有野心,要明確阻止他的第3任連任。所以習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從現在到秋天,習還有足夠的時間組織反擊。
從2021年的11月中旬,到現在已經4-5月的時間過去了。人們不斷地懷疑:「習能不能真的掌控中共整個權勢集團、他能不能順利實現他的二十大連任」。
兩會期間可能還要營造一種,比較「平和」這樣一個景象。先是過年、然後是北京冬奧會、然後是兩會,這些日子對中國來講、對中共來講,都是一些多多少少比較門面的、比較喜慶的一些日子。
等這些事情都過去以後,看習近平還有沒有這個反擊力量。我個人的判斷覺得,這些文章可能只是促使習下更大的重手,下一步可能習在黨內清洗的力度,可能會加碼。如果他做不到這一點,那可能他的政治生命,也真的是就這樣了。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7356)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