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與白俄被制裁 全球化肥嚴重短缺
【新視角看新聞】烏克蘭危機持續,全球化肥供應鏈,因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受到制裁而陷入危機。兩國的鉀肥出口,合計佔到了全球市場的四成左右,在2022年,全世界的鉀肥供應鏈,將面臨巨大缺口。
烏克蘭危機持續,全球化肥供應鏈,因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受到制裁而陷入危機。尤其(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 兩國的鉀肥出口, 合計佔到了全球市場的4成左右,在2022年全世界的鉀肥供應鏈,將面臨巨大缺口。
最近全球最大的三家集裝箱航運公司;瑞士的MSC ( 地中海航運公司 ) 、丹麥馬士基(Maersk)航運公司以及法國的達飛輪船公司(CMA CGM)都宣佈,除食品、醫療、人道物資外,暫停所有往返俄羅斯港口的貨物預訂,包括往返俄羅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以及遠東俄羅斯地區的港口。
俄羅斯除了是能源、糧食出口大國外,俄羅斯還是全球三大化學肥料(氮肥、磷肥、鉀肥)最主要的來源國之一。由於三家集裝箱航運公司的航運巨頭拒載,導致俄羅斯大宗商品出口受到嚴重打擊。
俄羅斯總統普京於3月10日在政府會議上表示,西方國家試圖阻止俄羅斯化肥、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的供應,這將在全世界範圍內產生嚴重的後果。
肥料研究院(TFI)在3月3日的聲明中,對烏克蘭的局勢表示擔憂。聲明特別列舉了, 俄羅斯在全球化肥市場中的重要性。
肥料研究院(TFI)報告說,俄羅斯是全世界含氮肥料(氨和尿素)以及鉀肥的第二大生產國、磷酸鹽(磷肥)的第五大生產國。在全球的出口市場上,俄羅斯佔到了全球氨出口量的23%、尿素(碳酰胺)出口量的14%、鉀鹽出口量的21%、以及加工磷酸鹽出口量的10%。
此外,俄羅斯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並且供應全球天然氣市場四分之一的出口份額。而天然氣是生產氮肥的一種主要原料。
在這同時,白俄羅斯也因為支持俄羅斯而受到歐盟的制裁。
在2022年3月2日,歐盟輪值主席法國宣佈,由於白俄羅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過程中, 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盟決定對白俄羅斯實施制裁,禁止白俄羅斯的木材、鋼材和鉀肥等等產品出口到歐盟國家。受制裁商品,佔了白俄羅斯對歐盟出口的七成。
2021年12月2日,美國財政部將白俄羅斯的國有鉀肥生產商Belarus Potash(BPC)放入了制裁黑名單內。2022年4月1日,將是美國公司中止與BPC及其子公司業務往來的最後期限。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21年,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鉀肥產量在全球排第二和第三位,分別佔比19.5%和17.4%。
在鉀肥的出口方面,受到美國制裁的白俄羅斯鉀肥公司(BPC)的鉀肥出口佔到了全球市場的五分之一,再加上俄羅斯鉀肥公司,兩國合計在全球鉀肥市場的份額超過了四成。如果制裁一直持續下去,那全球鉀肥供應鏈將面臨巨大缺口。
氮、磷、鉀是促進農作物生長的三大營養元素。氮肥能促進作物的枝葉生長;磷肥能促進開花結果; 鉀肥能夠促進根莖的生長,增強農作物抵禦病蟲害和抗倒伏性的能力,並能促進糖份和澱粉的生成。因此,化肥的供應對各國的農業生產是非常重要的。
2022年3月5日,中共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十三屆中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後, 唐仁健與記者見面活動中表示,在2021年,中國的河北、山東、河南、陝西、山西五個省,遭受了罕見的秋汛( 立秋至霜降之間發生的河水暴漲),有1.1億畝的冬小麥,比正常情況晚播種了半個月,約佔了冬小麥總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
通常小麥因播種晚,會在返青期追加氮肥,如碳酸氫銨或尿素;到小麥拔節期除了追加氮肥外,還要配合磷肥和鉀肥,如磷酸鈣、氯化鉀等。而小麥後期多會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等。
在三大化肥的供應中,中國在鉀肥供應方面,對外依賴度很高。
最近中國的化肥價格持續上漲。中國農資流通協會報告說,3月7日,中國尿素批發價格相比一年前增長了近三成;磷酸二銨的價格相比一年前上漲了一成半;而氯化鉀的價格相比一年前,則上漲了九成。
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所長賀燕青,在3月初接受官方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國內的鉀肥價格比國際價格還高,所以賀燕青建議加大鉀肥的進口,來緩解中國市場的供應緊張情況。
不過,賀燕青也表示,白俄羅斯的鉀肥受到制裁,以及俄羅斯皆受到SWIFT (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制裁等,將加劇國際鉀肥緊缺的狀況。
路透社的報導說,2022年3月10日,巴西農業部部長特雷莎·迪亞斯(Tereza Cristina Dias)表示,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和烏拉圭,這六個南美國家,將向聯合國糧農組織提交了一個提案,建議將化肥排除在對俄羅斯的制裁之外。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化肥進口國之一,其使用化肥的85%都要依賴進口。 2021年,巴西進口約4,000萬噸化肥產品,其中近四分之一(總計900萬噸)是來自俄羅斯。
在美國,有機構預期化肥價格飆升, 可能導致美國的農作物種植從玉米轉向大豆。
由於玉米是肥料密集型農作物。根據標普全球商品指數(S&P Global)2021年12月的預估,由於化肥價格指數達到歷史新高,2022年玉米的種植成本壓力將明顯高於大豆。因此,農民將可能轉向種植需要肥料較少的大豆。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宛綜合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740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