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股價大失血 潛在風暴令人擔憂
【新視角聽新聞】大陸上市公司股價大失血,在A股、港股、美股全綫大跌。對大陸經濟造成衝擊,包括疫情及封城措施、地緣政治風險、中概股除牌風險和中共針對科技企業的監管風暴等。
大陸上市公司股價面臨大失血,在A股、港股、美股方面,全線大跌。分析認爲,有多重的因素對大陸經濟造成衝擊,包括疫情及封城措施、地緣政治風險,以及中概股除牌風險和中共針對科技企業的監管風暴等等。
香港恆生指數在這週前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10%,是2008年以來最大的兩日累計跌幅,該指數跌至六年來最低水平。
美國金瑞基金中國互聯網ETF(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 ETF)關注在香港和境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美國金瑞基金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自(3月10日)以來累計下跌了近30%。美國金瑞基金的五大持倉股包括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百度和美團,佔持倉份額的46%。
《華爾街日報》3月15日分析指出,在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日趨惡化,是大陸上市公司股價下跌的原因之一。
大陸許多城市再次「被封鎖」,包括科技和製造業中心深圳市,從3月14日至3月21日封閉七天。而深圳是富士康中國公司和騰訊的總部所在地,阿里巴巴、京東、美團等科技企業都在深圳設有業務。
上海市是大陸金融和製造業中心,那裡也有一些小區封閉,學校停課,全部客運站停運。重工業城市長春市從3月11日開始封城,開放時間不定,豐田汽車工廠因此被迫停工。
3月15日大陸股市收市價,創下21個月新低,滬(上海)指收跌4.95%,是兩年多來最大跌幅。路透社分析表示,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商業情緒下滑。
消費者情緒低迷,也使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大陸上市房企股價出現下跌:在這週前兩個交易日,恒大集團累計下跌21%,碧桂園則下跌將近28%。
另外,全球供應鏈也正面臨挑戰。美國半導體企業邁威爾科技有限公司(Marvell Technology)總裁馬特·梅菲(Matt Murphy)在3月14日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表示,大陸新一輪的封城,很可能將衝擊到科技產業供應鏈。
他說:「封城很有可能導致電子行業供應鏈全面中斷,影響最嚴重的是深圳市。」。
台灣富士康是蘋果公司供應商,在深圳市的工廠已經暫停生產。富士康在發給CNBC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只有政府批准,才能重新開放工廠。
CNBC表示,疫情對經濟造成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半導體等行業的關鍵電子元件供應鏈。晶片短缺更衝擊到汽車製造等行業,導致這些企業被迫減產。
3月14日,美中兩國外交官員以俄烏問題進行了七小時會談。路透社表示,一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在會談後,透露消息說,美方直接表達了對中共支持俄羅斯的擔憂,以及「某些行動的潛在影響和後果」。
3月14日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師下調了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等多家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評級。
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由於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風險上升,很多國際投資者正減少投資,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六至十二個月內都「不可投資」。
3月14日中概股大跌、拼多多暴跌21%、百度下跌8.4%,阿里巴巴和京東則跌幅至少10%。
在3月15日當天交易日,港股和A股同時開市大跌。
香港恆生指數收跌5.7%,開市後最低位,一度距離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時的1,870點,差距大約只有一成。恆生指數的中國企業指數下跌6.58%,是2008年以來,最低水平。
彭博社認爲,中共拒絕譴責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投下棄權票,但中共在地緣政治方面,正在爲此付出代價;
國際社會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與中共對待台灣作比較;經濟分析師認爲,中共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是中國經濟下滑的原因之一。
有中國學者主張,中國與俄羅斯切割。中共國務院參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胡偉最近發文說,中國應該「儘快與俄羅斯切割,以擺脫中國面臨的孤立」。但文章很快被刪除,大陸網絡上留下的更多是支持俄羅斯、批評美國的言論。
美國證監會(SEC)3月10日披露一份中概股除牌風險名單,包括五家公司——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以及和黃醫藥。
根據美國法律,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如果連續三年不接受美國監管機構審查,可能被除牌。
3月10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大跌,阿里巴巴下跌8%,京東下跌16%,拼多多下跌17%,中國在線房地產中介公司貝殼找房,更是下跌了24%。
儘管很多中概股即將要、或已經在香港上市,但仍可能被美國投資者拋售,尤其是考慮到地緣政治風險。
在中國方面,《華爾街日報》3月14日有知情人士說,金融監管機構最近發現,微信支付無視官方的反洗黑錢規則,在遵守「了解你的客戶」和「了解你的業務」等規定方面存在漏洞,很可能將面臨「破紀錄罰款」。
有知情人士說,罰款金額仍在商議中,可能至少高達人民幣數億元,將遠遠高於過去的這類罰款金額。
3月14日港股市場,騰訊一度大跌10%,阿里巴巴跌幅超過10%。
就在疫情、地緣政治風險和監管風暴同時到來的時候,阿里巴巴和騰訊都傳出, 在未來可能裁員10%至30%的消息。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玉潔綜合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7410)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