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市值暴跌 共同富裕聽者藐藐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科技巨頭騰訊及阿里巴巴總市值共已蒸發逾1兆美元。中共高喊的「共同富裕」,與日益加大的城鄉差距背道而馳,更因李克強淡化處理受阻。
中共當局自去年起擴大對企業的監管力道,科技股在中國股市暴跌中首當其衝。外媒統計指出,自香港恆生科技指數2021年2月觸及新高點以來,中國科技巨頭騰訊及阿里巴巴總市值共已蒸發逾1兆美元。
根據彭博社3月15日彙編的數據顯示,恆生科技指數在去年2月創下紀錄高點以來,該指數成分股共損失2.1兆美元,騰訊及阿里巴巴合計就占了一半以上。
報導指出,自中共遏制科技企業獲利能力以來,恆生科技指數已自高點下跌65%。由於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使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中企可能被迫自美國交易所退市,人們擔心經濟放緩波及營收成長,也使股市重創。
彭博社3月14日報導指出,在美國交易的中企股票去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榮景,如今,它們自高點已下跌72%,接近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跌幅,與那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代初網際網絡泡沫破滅期間78%的跌幅也相差不遠矣。光是阿里巴巴就損失了約5,220億美元的市值,這是全球最嚴重的股東財富縮水。
文章提到,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結盟後,市場擔心此舉將損害中國經濟的全球龍頭地位,跌勢加劇;還有,中企自美國退市的風險日益增加,也令股市承壓。香港投資公司Brooke Capital Ltd.創始人布魯克(Jonathan Brooke)說,俄羅斯的損失對投資組合經理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影響。
中國社交平台3月13日開始傳出科技業巨頭騰訊與阿里巴巴的裁員消息,員工內部猜測騰訊預計裁員10%至30%,阿里巴巴裁員30%,相關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榜。消息傳出後,騰訊與阿里巴巴14日股價狂洩約10%。
上週,就已有阿里巴巴員工在職場社交平台透露,公司即將開始新一輪裁員,旗下MMC事業群就裁員20%,多個業務線已經初步敲定裁員名單。
不只如此,《華爾街日報》3月13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中國金融監管機構最近發現,微信支付無視官方的反洗錢規則,被發現允許通過賭博等非法交易方式轉移和清洗資金。
知情人士說,微信支付必須核實在其平台上交易的用戶身分、交易的資金來源,以遵守相關。
知情人士說,中國央行在2021年例行檢查中發現了騰訊這些不合規行為。罰款金額仍在商議中,可能至少達人民幣數億元,將遠遠高於過去的這類罰款額。
3月15日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的「共同富裕」,這次兩會也不太好意思提了,實在是與現實相差甚遠。就算習近平真能連任,經濟衰退仍然是最大的麻煩。而世界可能陷入戰爭和軍備競賽,對民生的衝擊巨大。債務危機、通貨膨脹、失業問題、躺平的影響、瘟疫造成的經濟停滯,都會成為中國經濟的幾頭灰犀牛。加上外交、軍事衝突、台海問題、病毒溯源、烏克蘭戰爭的後遺症,都可能讓習近平和中共翻船。
在3月11日人大閉幕當天的李克強記者會上,有外媒提問的中共搞「共同富裕」令外國資本擔心。李克強只說了一句:「我們說共同富裕,那是要共同奮鬥的」,然後就轉移話題。
相反,李克強工作報告中重點強調的是,他和他的顧問們一直在推動的「新型城鎮化計劃」。
習近平本人在兩會期間也沒有熱衷談「共同富裕」。據官方媒體報導,當習近平在開幕當天參加內蒙古自治區代表團的分組會議時,他本人只提到了一次「共同富裕」。
《日經亞洲評論》3月10日刊發報導認為,李克強的工作報告淡化了「共同富裕」,相比去年的官方講話中對這些政策的強調,這些遺漏很明顯。
報導說,「共同富裕」最初被認為是這次全國人大會議的中心議題,但其實被放在了次要位置上。
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正式印發支持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
2021年8月17日的中央財經委會議上,習近平發話直指「高收入」階層及人群,強調要「共同富裕」。當天官媒報導中,「共同富裕」提了16次。
「共同富裕」的核心內容是通過稅收等工具手動進行民間財富「三次分配」。這一制度呼籲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和高收入者自願捐款,這引發外界對於當局搶奪民間財富的質疑和討論。
中共當局在去年底就自曝「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並頻頻喊出「穩字當頭」。
近期中國本土疫情再起,3月1日至14日,中國本波染疫突破1.5萬例,波及28個省區。由於中共一貫隱瞞疫情,這還是可能造假的數字。
中國問題分析人士文昭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共過嚴的防疫政策也是社會亂源,若繼續鎖國,恐須付出更加巨大的經濟代價。
《日經》3月10日的報導表示,中國經濟的蕭條將放緩到中共所不能接受的水平;而經濟放緩的原因不是別的,而是中共的極端經濟政策。
報導引述一名中共高級官員披露,中小型私營企業正在失去動力。如果情況不變,中國經濟可能會瞬間崩潰。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以「共同富裕」來說,實際是要從中國的企業家、明星等手中摳錢,捐給窮人。這些在習的層面想得很好,但是現在無論是官員,還是富人,都沒有所謂「共同富裕」的這種動力。未來經濟會繼續下滑,沒人真心把習當回事。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賴意晴、寧海鐘綜合採訪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7411)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