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股面臨完美風暴 高層如何抉擇?
【新視角看新聞】中概股連續3個交易日大幅下跌引發業界關注,有學者認為中概股下跌受到多方面影響,投資者失去信心是主因之一,中概股從美國退市幾乎已成定局。
截至3月14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連續下跌3個交易日暴跌,每天下跌幅度均在10%左右。對於這個現象,台灣財經專家吳嘉隆對大紀元分析說,中概股下跌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國疫情惡化封城,一線城市也封城,影響到很多科技股的生產活動;第二,如果中國繼續援助俄國,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可能美國會對中共進行制裁;第三,美國加強了對在美上市中企的監管,這帶動了恒生科技指數的重跌,最後帶動恒生指數重跌,一些中國服務企業的股票跟著大跌。
財經專家吳嘉隆表示,中共現在決定要從經濟和軍事上援助俄羅斯,美國對此事是了解的,所以先給中共警告,要制裁中共。中共原以為美國跟歐洲國家有分歧,可以拉攏它們,其實不是這樣,烏克蘭戰爭讓歐洲大團結,美國跟歐洲又大團結,再加上原來的日本、澳洲,結果這次烏克蘭戰爭,美國打擊了俄國和中共,團結了歐洲、韓國,最後解決了台灣問題,就叫一石五鳥。
大陸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對大紀元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導致了一萬億美金的流動出現問題,金融最怕的就是中斷流通或者終止流通,或者死亡流通,市場流通沒有了,貨幣來往沒有了,那可能災害不僅是短期的,而且是中長期的,這肯定會影響到股市。
鞏勝利同時說,美國前年通過了一個法案,就是對上市公司有政府背景和黨政背景的,做了一個明確的規定,這個條款、這個法律文件將深度影響中國在美國上市的所有中概股的未來。
鞏勝利說,有政府背景和黨政背景的企業,基本上在美國資本市場沒有辦法拿到資金,那要退出去,因為自從那個法案出來以後,美國審計要求,比如股東,還有上市的披露的信息,還有股東的政府背景、黨政背景等。這個規定主要是針對中國資本的,就是中國的企業。
評論人士文小剛也對大紀元表示造成中概股大跌的根本原因,一個是美國對中概股不斷加強監管,中概股退市風險大增;另外,中共當局不斷對民營科技公司打壓,使投資者看不到希望,最後拋盤離場。
文小剛分析說,戰爭會導致股市波動,但這種波動是全球的,不會只局限在中概股身上,3月14日,綜合反映中概股表現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下跌11.73%,這是中概股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幅度超過10%。但是相同時間,美股其它指數表現平穩,道瓊斯指數跌幅為0.26%,納斯達克指數跌幅為2.04%,標普500指數跌幅為0.94%。
中共當局從不允許螞蟻集團上市開始,就不斷打擊大陸科技公司,阿里巴巴、騰訊、滴滴、美團等公司都遭到中共「整頓」;另外,「雙減」直接把整個教育板塊給減沒了;「房住不炒」「三道紅線」打擊房企,順便把物業也拖垮了;當局還停發了遊戲版號;3月11日,中共國家菸草專賣局發布了《電子菸管理辦法》,打擊電子菸行業,思摩爾、悅刻等電子菸板塊的中概股暴跌;評論人士文小剛表示經過中共當局這一年多的折騰後,投資人士感到這些企業發展已經沒有前景了,紛紛撤資。
依據美國的《外國公司問責法》,從2021年年報起,如果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連續三年無法審查發行人的會計師事務所,這各股票將被禁止在全美交易所交易並強制在美股市場退市;2021年6月提出的《加速外國公司問責法》草案提議,將審查時間從三年縮短為兩年。草案目前僅在參議院通過,尚未形成正式法案。
而中共的法律規定不允許把企業的審計文件送到海外;對此,財經專家吳嘉隆認為中共當局不想遵守美國的規則,遲早要退出美國資本市場。
評論人士文小剛認為中共之所以不敢拿出審計底稿讓美國審計最主要的還是害怕造假被曝光,而財務造假在大陸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幾年幾乎每年都有外國投資公司指控中概股企業財務造假,最典型的就是瑞幸咖啡,瑞幸咖啡開始對造假指控極力否認,到最後不得不承認造假,並且付出巨額賠償後退市。
對於中概股的未來,財經專家吳嘉隆認為美國警告無效,中概股當然要下市退市,而中央的錢袋子壓力大、財政壓力大,所以現在是採取收割韭菜的模式,大企業、有錢人、藝人、網紅都成了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基本上就凶多吉少了。
大陸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也表示中概股可以說沒有未來,美國證券機構制定的這部法律就是對中國資本釜底抽薪,因為中國是一個能源比較匱乏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煤炭,還有包括鐵礦等都需要進口,如果沒有外來資金支持,它的未來不可想像。
面對中概股及股市的暴跌,中共副總理劉鶴3月16日主持召開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表示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但文小剛認為,中共不會退讓,這是它的本性,而且從會議發布的消息來看,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政策,對股市、對樓市、對宏觀經濟,都是在喊口號,股市在口號刺激下有反彈,但應該只是曇花一現。
3月16日,面對大陸股市及香港股市反彈,《華爾街日報》也表示中國股市正面臨一場由新冠奧密克戎變異株、地緣政治和監管衝擊形成的完美風暴;即使中國股市當前估值似乎已處於歷史低位,不排除短期內反彈的可能性,但如果上述三個基本面不利因素沒有一定程度的減弱,股市出現結構性反彈的希望就不大,投資者入市抄底還太早。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駱亞、劉毅採訪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744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