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國際制裁俄 中共角色變得尷尬
【新視角看新聞】 台灣立委表示,俄軍入侵烏克蘭遭美國等國制裁,夾在美俄間的中共角色尷尬。中國問題專家指出,中共擔憂一旦沒有了俄羅斯,恐成民主國家聯盟下一個圍剿的對象。
台灣立委表示,俄軍入侵烏克蘭,遭美國等國制裁,夾在美國與俄羅斯間的中共角色變得尷尬。中國問題專家則分析,中共擔憂一旦沒有了俄羅斯,恐怕會成民主國家聯盟,下一個圍剿的對象。
台灣立委林俊憲1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隨著俄烏衝突遲遲無法落幕,世界各國紛紛對俄國祭出制裁,就連因為擔心少了俄國介入,引發中東亂局再起,而一直不願表態的以色列也加入了。世人都在問:中共呢?事實上,中共態度一直曖昧不明,一下和俄羅斯會談發表聯合聲明,一下又對支援俄羅斯矢口否認,與過去鮮明親近俄羅斯形象反差非常大,中共的壓力其實可以理解,這是政治與經濟上的兩難。
林俊憲指出:「中(共)國親俄其實不是什麼歷史情感因素」,更多是現實政治的考量,否則無法解釋為何中共與蘇聯交惡後,反而因為冷戰結束回溫。
林俊憲分析主要有兩點原因:中亞問題和抗衡美國。俄羅斯的勢力長年深入中亞,才使得中國西部得以成為穩定的大後盾,將軍事重點擺在東部沿海的美國、日本、台灣上,支持俄羅斯,其實就是在穩固自家後院,避免中亞動盪連帶引爆新疆這顆大炸彈。
林俊憲表示,俄羅斯從2014年入侵克里米亞後就受到制裁,俄羅斯與西方經濟已掛鉤不深,失血尚且如此嚴重,一旦中共面臨同等程度的制裁,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既怕俄羅斯倒台衝擊自己,又怕與西方關係繼續惡化,這就是中共如此瞻前顧後的原因。
林俊憲說,回頭看看台灣,台灣處於對抗中共的最前線,會堅定站在自由世界一方。
台灣總是有些人在鼓吹台灣要遊走美中之間,以便謀取最大利益,聲稱這是小國的生存之道,大畫所謂的「三角形」。但現在號稱第二大國的中共,在美俄之間都如此尷尬了,兩面游移等於兩面不是人,才沒人管你國家大不大,謬論不攻自破。
林俊憲表示,我們必須開始理解,全球化的時代已經過去,美中交惡、俄烏衝突,一再打破過去我們所認為的,世界已然和平的假象,面對極權不是靠示弱就能化解,近來歐洲覺醒就是最好的例子。
尤其台灣處於對抗中共的最前線,更沒有猶豫的本錢,堅定站在自由世界一方,是台灣最好、而且唯一的生存之道。
中國問題專家、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16日在臉書表示,波蘭、斯洛維尼亞和捷克,這三個國家總理15日搭乘火車訪問烏克蘭,在基輔會見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支持烏克蘭的各國民眾們,在給他們三個國家總理鼓掌的同時,也會加大給北約其它國家壓力。下週拜登要拜訪歐洲,一定會大幅增加支持烏克蘭的力度。
矢板明夫說,而在俄羅斯方面,各國的經濟制裁的效果日益明顯,白俄羅斯、中共等幾個好友還在觀望,雙方實力此消彼長,局勢應該會愈來愈對烏克蘭有利。
他認為,俄烏戰爭打到今天,俄羅斯軍的士氣早已低落,飛彈已經快打完,今後即使精兵能夠進入戰場,「補給不通暢」與「沒有制空權」這兩大問題,依然沒辦法解決,所以不可能對戰局帶來巨大改變。此刻的俄羅斯總統普京,應該已經開始考慮該如何體面收場的問題了。
早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時,為了將克里米亞制裁的影響降到最低,俄羅斯一直努力擴大對中國天然氣出口。今年2月,俄羅斯還簽署了一份為期30年的向中方供應天然氣的合約。雙方更同意以歐元,而非美元支付。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對克里米亞實施制裁後,俄羅斯給了中方有利的貿易條件。這既來自北京的壓力,也是因為俄羅斯需要出口收入。
對於傳出俄羅斯要求中共在經濟和軍事上支援的新聞, 矢板明夫說,中共的外交部發言人雖然否定支援俄羅斯,但是,這條新聞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站在習近平的角度看這個問題,絕不希望自己的好朋友普京就此倒下。因為俄羅斯跟中共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一旦沒有了俄羅斯,中共很可能會成為民主國家聯盟下一個圍剿的對象。
矢板明夫說,但是習近平也知道,現在支持俄羅斯,可能觸動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底線,引起國際眾怒。要是中共也成了全世界經濟制裁的對象,可能影響到今年秋天,共產黨二十大習近平的連任。
縱觀今天的國際社會, 矢板明夫指出,能夠帶領全世界制裁中共的,只有美國,所以北京政府現在正在努力地,觀察著美國拜登政府的一舉一動,評估自身風險。
矢板明夫說,如果沒有美國等幾個北約的主要國家在背後支持,烏克蘭可能早就亡國了。反之,如果美國等其哪國家願意加大支持力度,俄羅斯馬上就會支撐不住。美國不論財力、軍隊、情報、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樣樣都比俄羅斯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在美國加上歐盟三十個國家面前,俄羅斯的國力其實很小。
至於中共會不會介入? 矢板明夫認為,這是影響今後烏克蘭戰局的關鍵。所以,美國對中共援助俄羅斯的態度,可能決定今後世界的走向。他希望拜登總統能夠早日振作起來,發揮出自由民主社會的領袖的風範。
矢板明夫分析,如果美國的反彈,是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的話,中共就會在水面下向俄羅斯施予援手。但是如果美國態度強硬,沒有任何轉圜餘地的話,中共可能就會對俄羅斯的求援視而不見,繼續保持表面上的中立。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744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