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互換地位 誰贏得中國糧食交易
【新視角看新聞】長時間以來,烏克蘭都是中共長期糧食安全計劃裡面的重要供應商。俄烏之戰把中共原來的糧食安全策略複雜化,中共與烏克蘭的長期交易,很可能會被俄羅斯所提出更大的交易搶走。
中國的糧食安全一直是令中共頭疼的問題。俄烏之戰使得中共糧食安全政策更為複雜化。現在俄烏開戰後,對中共的糧食策略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讓我們逐一分析中國農業現狀。
中共通過政府文件和喉舌媒體雙管齊下,不斷宣傳糧食安全問題,比如宣布會進口糧食來保證中國在幾年內達成糧倉穩定。
南伊利諾伊大學(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的一份研究顯示:「2015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進口商,占了整個蔬菜市場的15%,也是第七大食品進口商,佔食品市場份額的5%,和第四大牲畜進口商,占了市場份額的7%。」
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約22%,而耕地面積卻只占世界總耕地面積的10%。Nation Master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總耕地面積大約是1.2億公頃,每人平均為0.083公頃,遠低於世界每人平均水平,世界排名第140位。
根據中國兩所農業大學的幾位專家,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所做的介紹,中共在全國推行的兩個農業目標是互相矛盾的。第一個目標是要以低成本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供應,目的是轉換土地資源、把農用地轉換為工業用地。第二個目標是實現全國95%的糧食需求自給自足。
但是兩個目標在很多方面是矛盾的:
一、快速發展的城市化和商業化,導致耕地面積減少。
二、工業污染導致土地質量退化。
三、灌溉水資源的缺乏。
四、不斷增長的生產成本。如:勞動力、肥料、電力、設備、其它材料成本等。
五、隨著時間的推移,產量提升的空間不斷減小。
再加上中共制定的各種政策給農業帶來限制,包括缺乏土地所有權、有限的土地使用權、缺乏積極性,導致產量低,以及農業利潤比其它行業低等各種問題。不難理解,中共的制度必然會導致糧食短缺。
中共推出了好幾項政策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例如:
一、持續為農業提供大筆補貼,人為為農民製造利潤、激勵提高產量。
二、自2007年以來,法律禁止在中國開辦生物燃料工廠。
三、研發抗病、抗蟲害的基因改造大米、玉米和各種穀物。
四、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研發了耐鹽、高產的水稻品種。
五、增加種子油、小麥這類需要大片土地種植的農作物的進口量。這與中國人的飲食結構越來越西式、肉類比例增加的趨勢相矛盾。肉類生產會減少生產人類直接食品的可用土地,同時又增加了對穀物飼料的進口需求。
六、增加國內食品產量的重點措施是收購外國農企和農場。
以上措施對改善中國的糧食安全起到的影響力很小,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一份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共在歐洲、北美和大洋洲收購了很多家大型農業公司。報告說:「這包括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收購瑞士農用化學品和種子公司先正達(Syngenta),雙匯國際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以及中國糧油食品集團公司(COFCO,簡稱中糧)收購了兩家大型農產品貿易公司——來寶農業(Noble Agri)和尼德拉(Nidera)。」
在海外農場方面,中共在南美洲注入了大筆的投資。例如,中國最大的農業綜合企業北大荒集團,在阿根廷收購了234,000公頃土地,用於種植大豆和玉米。重慶糧食集團斥資15.75億美元,則在巴西和阿根廷購買土地種植大豆、玉米和棉花。
然而,中共在海外購買的很大一部分農場竟然在烏克蘭。
據大紀元報道,中國從烏克蘭進口的玉米占烏克蘭出口量的30%、小麥占烏克蘭出口量的28%。CNBC報道,2021年烏克蘭取代了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玉米供應商。
中共已經在烏克蘭投資多年,有兩個目的。一是把它作為「一帶一路」的項目通往歐洲的陸地上的門戶,二是想獲取烏克蘭的農業資源,以及其它像鐵礦、鈦、煤和鈾等資源。
2019年中國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夥伴,交易額達190億美元, ViewsWeek的報告顯示,中建新疆建工集團租用了10萬公頃的烏克蘭土地,作為中國的「海外農場」。根據2014年與該國最大的農業企業KSG Agro簽署的50年計劃:「烏克蘭將先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ipropetrovsk)東部地區,為中國提供至少10萬公頃的優質農田,這幾乎相當於香港的面積。」
中共這些投資很明智,烏克蘭所擁有的土質是世界上最肥沃「黑鈣土」,占世界總量的超過四分之一。長時間以來,烏克蘭都是中共長期糧食安全計劃裡面的重要供應商。
可是後來俄羅斯拋出了更誘人的交易,可能還帶有不錯的折扣,因為俄羅斯現在受到很多國家的制裁。
2月4日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顯示,俄羅斯最近與中共達成了15項貿易協議。很多項聚焦於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碳氫化合物(如原油、天然氣、煤礦)方面,大約在未來25年內總計達數百億美元,遠遠超過了中共之前與烏克蘭達成的交易。
而且,據路透社報道,中共還取消了對俄羅斯小麥和大麥進口的限制。烏克蘭與中共的交易,很可能會被俄羅斯與中共的更大交易搶走。
中共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希望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不要波及到中共的貿易夥伴。也許需要幾年時間,等烏克蘭塵埃落定之後,中共可以重新啟用在烏克蘭的海外農場。
食品安全仍然是中共首要關注的問題。俄烏之戰把中共原來的糧食安全策略複雜化。中共與俄羅斯的貿易很可能會取代本來與烏克蘭的貿易,至少在短期內肯定與俄羅斯的貿易更合算。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Stu Cvrk撰文,溫芳編譯。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7493)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