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疫情解解封封 全球供應鏈更「添堵」
【新視角看新聞】因疫情而封鎖一周的深圳,於3月21日宣布解封,暫時恢復一周的生產和生活秩序。但疫情限制解除後,深圳鹽田港卻更加壅堵,使全球供應鏈瓶頸更加嚴重。警訊指向,中國汛期可能遭受澇災。
因疫情而封鎖一周的深圳,於3月21日宣布解封,暫時恢復一周的生產和生活秩序。但疫情限制解除後,深圳鹽田港卻更加壅堵,使因疫情和俄烏戰爭而造成的全球供應鏈瓶頸更加嚴重。
3月20日,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報稱,21日至27日期間,深圳公交、地鐵全面恢復運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單位等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
但隨著工廠生產和物流恢復正常,全球第四大集裝箱港口深圳鹽田港壅堵加劇。
CNBC商業分析師洛里·拉羅科(Lori Ann LaRocco)表示,儘管封城期間鹽田港並未關閉,但實際上貨運業務已經停擺,港口不僅需要接受船隻靠港,還需要有人開卡車、將貨物搬出倉庫,沒有人就等於沒有貿易。
據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上周估算,中共當局對卡車司機的病毒檢測要求,以及深圳和附近城市之間更嚴格的道路控制,對該地區卡車服務影響達40%。
深圳市某電子廠一名員工3月22日告訴大紀元,經過一周的封城,深圳元氣大傷,物流和生產都受到很大影響,他所在的公司連工資都不給,員工在微信群裏追問老闆「甚麼時候發工資」,老闆都不敢回應。
貨運代理公司CargoTrans國際採購副總裁斯蒂芬妮·盧米斯(Stephanie Loomis)表示,中國疫情封鎖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可能類似於去年蘇伊士運河堵塞所造成的損失。
中國製造業約佔全球製造業的三分之一,深圳則是中國的製造業、科技和物流中心,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從中國運往美國的海運貨物中,約25%需要經過鹽田港,而深圳50%的出口貨物和中國90%的電子產品都要通過鹽田港運出。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經濟學家俞偉雄教授對大紀元表示,需要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國家,特別是美國,都會受到深圳封城的影響。
俞偉雄告訴大紀元:「目前深圳宣布暫時解封一周。如果因疫情嚴重深圳再次封城,會造成更多的不確定性。這樣解解封封,將給企業和全球供應鏈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果需要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出現短缺,勢必加劇美國當前面臨的通貨膨脹。」
2021年6月,深圳鹽田港因疫情封鎖近1個月,造成數萬個海運集裝箱積壓,導致許多船隻不得不在港口外等候數周,嚴重衝擊了全球供應鏈。
2022年2月中國新年假期和3月深圳等地封城,使美國西部港口稍有喘息,最繁忙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終於有機會處理此前積壓的貨物。據南加州海事交易所(MESC)數據,3月17日兩大港停靠的船隻只有48艘,遠低於1月初創下的109艘。
不過,長灘港副執行主任諾埃爾·哈切加巴(Noel Hacegaba)3月15日告訴彭博社,深圳封鎖所造成的影響將波及洛杉磯的海運樞紐。
洛杉磯港執行主任吉恩·塞羅卡(Gene Seroka)3月19日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預計,未來幾周會有大量船隻湧入。
據分析公司BCA Research預測,中國疫情動態對全球通脹前景,構成上行風險,除中國經濟放緩對全球經濟活動的直接影響外,中國疫情封鎖措施可能會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
俞偉雄表示,中共「清零」政策是最糟糕的防疫政策,它不僅會對中國,而且會對西方經濟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他認為中共應該審視「清零」政策,考慮採納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與病毒共存」策略。
另外,他認為中共「清零」政策,將會加速全球擺脫或降低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事實上,這種趨勢早在疫情爆發後就已經漸漸發生。如果中共採取更嚴厲的『清零』政策,會加速全球的這種抵抗。」
另一方面,中共水利部發布信息,南方部分地區由於持續降雨,14日至17日累積降水量50毫米以上雨區的覆蓋面積達16.2萬平方公里,最大雨量達183毫米。受降雨影響,長江下游沿江支流秋浦河、黃湓河發生超警洪水。依據中國入汛日期確定的有關規定,今年入汛日期為3月17日,較往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5天。
稍早前在3月8日召開的「兩會」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今年中共「兩會」上承認,今年汛期,特別是6至8月份的汛情,北部、南部發生洪水的可能性較大,北部大於南部。從流域來講,北部嫩江、松花江、黑龍江、海河流域中北部水系、黃河中游幹流及支流、涇河、汾河等河流有可能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南部、長江上游、珠江流域西江、東南沿海珠河有可能發生區域性洪水。中部地區長江中游、漢江下游有可能發生區域性乾旱。
江河定期的漲水現象稱為汛。汛期是指江河連續漲水的時期。通常有兩種涵義:一是指河水自起漲至回落的時期;另一是指河水上漲和回落到某一水位(或流量),須進行防守的時段,即防汛期。
河南水利廳處長馮林松在入汛前召開的全省防汛會議上承認,新鑒定的38座病險水庫,其中13座是大中型水庫,25座小型水庫由市縣政府負責利用地方債等資金組織修復。並再次提到鄭州去年「7.20」特大暴雨洪水災害。
2021年7月20日,河南鄭州遭遇特大暴雨。鄭州城外的常莊水庫無預警洩洪長達14小時,直到20日深夜才發出通告,鄭州市區已成水鄉澤國。洪水倒灌入鄭州地鐵,但地鐵5號線仍未關停,導致沿線多路段淹水,數百名乘客被困在車廂裡。另一個是鄭州市區長達4公里的京廣路隧道,在五分鐘之內淹沒。洪水退去後,從京廣北路隧道拖出260多輛泡水車,部分已經變形,到處都有屍體。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溫妮、梁欣、王佳宜綜合採訪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7715)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