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上海疫情和習大祕 李強的二十大仕途

【新視角看新聞】最近上海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增,中共一直堅持措施嚴厲的「清零」防疫,但顯然未能奏效。由於這次上海疫情失控,可能會衝擊到2022年秋天的中共二十大人事。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岳山文章,於大紀元首發。

最近上海的新冠病毒本土染疫病例爆增,並波及到鄰近省份。

官方在3月27日宣布以黃浦江為界分區的「浦東」「浦西」先後封城。而於3月2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吳凡還公開否認「封城」。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了兩年多來,和世界其它地方溫和的防疫策略不一樣,中共一直堅持措施嚴厲的「清零」防疫,顯然未能奏效。

上海曾經是中國大陸唯一未進行全民檢測的一線大城市,在這一波疫情中防線也被打破。

上海3月20日至3月26日報告的新增本土感染者已經突破一萬,其中多是為無症狀感染者。

3月27日上海再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0例,無症狀感染者3450例。這可能是中共官方被隱瞞的數據。

3月27日晚間,上海官方宣布,自3月28日起,上海將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新一輪的封鎖和全市分區核酸檢測。

中共黨魁習近平於3月17日在政治局常委會下指示,強調堅持動態清零,以控制疫情。

但習近平也要求「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按上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吳凡提到,3月26日的原本不封城的理由,說是如果上海市停下來,會「影響整個國家(中共)的經濟和全球的經濟」。

中共眼中想減少的代價可能只是經濟,可是從一直未放鬆的社區封控來看,民眾被封後的苦況,並不被中共當局放在眼裡。

先前,儘管未封城,上海已出現不少亂象,有護士表示,因為醫院急診暫停被拒診而後死亡;有感染者抱怨,被收治後,沒有人管;部分封控社區因為不斷延後解封時間,導致居民群聚抗議……

這一波疫情讓上海防疫專家張文宏成為批評焦點,因為張文宏在3月25日才說,「目前上海整個傳播指數級的上升已被打斷」,但上海疫情未見改善。

張文宏於2021年7月底,曾經提出和世界接軌的「與病毒共存」觀點,算是比較開明的人士。張文宏隨後就被前中共衛生部長高強等一批有官方背景人物批評。

針對上海這次疫情,張文宏在3月14日曾經在微博發文表示,香港已經「積累了大量與病毒鬥爭的經驗」,張文宏與港大病毒學專家有「高度一致」的看法,像「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顯降低了」,「重症率與死亡率真的低於流感了」。

張文宏的說法,大有向香港防疫看齊的味道。

香港在爆發第5波疫情後,至今已經有7039人染疫死亡。目前已有趨緩,3月27日又新增8037例確診病例,已經是連續2天跌破1萬例。

香港並沒有宣布封城,但在北京的「清零壓力」下,也大舉進行嚴厲封控,但早前已經暫緩全民強制檢測。

香港歐洲商會3月24日發布調查報告,表示近五成外商確定或正在規劃搬離香港。

習近平在3月17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曾經強調,要對造成疫情失控的失職官員追究責任。

就在3月17日這一天,吉林省官方宣布16名官員及公職人員因疫情防控不力被追責。

而廣東因為東莞一所看守所爆發疫情,包括省公安廳副廳長在內的6名官員,在3月13日被撤職。

這種追責,其實就是一種中共官場的卸責文化。到目前為止,上海官場卻還沒有人因為疫情失控而被追責,到底李強是怎麼想的,仍然不得而知。

目前上海遲遲不搞封城的防疫模式,也不處理官員,是外界估計預測是不是習近平對李強交予特權,允許試錯(trial and error),還是李強斗膽出頭「創新」隨著國際大流,不跟進習近平中央指令呢?

因為曾經有熟悉中共官場潛規則的人士認為,李強在上海抗疫一直是採用「全聽專家的」方針,這其實和習近平向來強調的「黨管一切」是有衝突的。

不管何種原因,上海正式宣布要分區封城,這表明李強終於也扛不住了。

3月27日晚間,李強在上海疫情防控會議上表示,新一輪封控檢測篩查是「關鍵之舉」。

李強的說法,是「要堅決貫徹」習近平「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

同時,李克強掌管的中共國務院第五督查組,先前已進駐到上海督查防疫工作。

3月22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及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與第五督查組組長、海關總署副署長張際文等人「座談」。

由於這次上海疫情失控,再惡化下去,可能會衝擊到2022年秋天的中共二十大人事。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出生於1959年7月在浙江瑞安,是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李強是習近平主政浙江時,擔任省委祕書長,曾經是習近平的「大管家」,被視為「之江新軍」的核心人物。近年來,不時傳出李強將會在中共二十大更上層樓、晉升政治局常委、甚至接任總理的消息。

李克強在2022年兩會記者會中,已經承認2023年要卸任總理。

按照慣例,其總理職位,一般是由現任副總理接任,除非習近平首次動用2021年修改的中共全國人大組織法,讓全國人大常委會在人大閉幕期間,提前任命李強為副總理。李強另一種可能,是接替韓正的第一副總理位置。

進入3月,一份準備好幾個月後的中共北戴河會議敲定的二十大人事名單,應該已經在緊張角力中。作為習近平的親信,李強的一舉一動都被黨內政敵瞄準。

習近平親自指揮的所謂「抗疫大戰」,正成為中南海內鬥的重要一環。一旦李強出錯,讓中共所吹噓制度的優越性受到損傷,不止李強本人的仕途受阻,甚至習近平的連任也會受反習派的狙擊。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7892)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