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俄國石油何處去? 悄悄低價進中國

【新視角看新聞】標普全球商品指數3月22日的消息顯示,中國買家正在積極購買便宜的俄羅斯原油。

標普全球商品指數(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以下簡稱「標普商指」)3月22日的消息顯示,中國買家正在積極購買便宜的俄羅斯原油,報道中說,受到創紀錄折扣的吸引,中國買家已經返回俄羅斯現貨市場購買5月裝船的烏拉(Urals)原油。

標普商指在報道中提到,中國華南地區的一家國有煉油廠的消息人士透露,煉油廠有一批俄羅斯烏拉石油的船貨,將於6月交貨,價格相當低,CFR中國貨物的價格每桶折價約17美元。 CFR是指由賣方負擔貨物運送至指定港口所需的成本和運費。

標普商指還說,來自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位於華中、華東、東北和華南的許多煉油廠的消息說,烏拉原油的價格很具有吸引力,因此,中國石化、石油公司正在尋找運輸烏拉原油的船隻,因爲很多船隻都不願意冒險,中國一些獨立煉油廠也已經開始收購烏拉原油,不過交易都是悄悄進行,避免引起公眾關注。

標普商指還透露,由於市場預期日益明朗,中國的獨立煉油廠也開始返回俄羅斯ESPO混合原油的遠東現貨市場;ESPO原油產自東西伯利亞地區,主要通過輸油管道,出口到中國黑龍江的大慶。

大紀元記者多次致電中石化核實上述消息,無人回答,截至發稿前,中石油未回覆大紀元記者的郵件查詢。

根據《希臘航運新聞》(Hellenic Shipping News)2月底的分析報告認為,如果給出吸引的折扣,中國會接受更多的俄羅斯石油,因爲中國的大多數煉油廠都可以分解俄羅斯的ESPO原油、烏拉原油、索科爾(Sokol)原油等,這些俄羅斯的原油可以替代包括來自中東和美國的供應。

除了海上運輸外,更多俄羅斯液化石油氣也通過鐵路流向中國;路孚特Eikon的數據顯示,由於針對西方目的地的出口受阻,俄羅斯3月份對中國的液化石油氣(LPG)鐵路供應量預計比2月份增加了兩倍,從2.4萬噸增至7.2萬噸;俄羅斯液化石油氣通過位於中俄邊境附近的遠東天然氣終端運往中國,年運送量為180萬噸。

北美投資顧問Mike Sun對大紀元表示,中國企業在這個時候大量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除了趁著俄能源價格低增加儲備之外,顯然也可以幫助俄羅斯。

2022年3月23日,北約祕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說:「中國向俄羅斯提供了政治支持,包括散布公然的謊言和錯誤消息,盟國擔心中國可能為俄羅斯的入侵提供物質支持。」。

西方的擔心是有原因的,俄羅斯在2014年因吞併克里米亞而受到國際制裁之後,中共就以合作的方式獲取俄羅斯能源,同時也向俄羅斯輸血。

克里米亞危機之後,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經濟制裁,2014年5月20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雙方簽署戰略夥伴關係協議,表示將建立全面的能源合作關係,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簽署了一份中俄東線天然氣供應合約。

根據該合約協議,從2018年起,俄羅斯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應天然氣,供應量逐年增加至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總價值4,000億美元,金額之大,超過了俄羅斯與歐洲任一國家的天然氣交易合同。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於2014年9月開工,貫通東西伯利亞氣田與俄羅斯東部的港口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另外,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線在中國境內經過了9個省區市,從黑龍江黑河、經過吉林長嶺、河北永清,最終到上海。

之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兩家公司在2015年5月簽訂了中俄西線管道,也稱西伯利亞力量2號輸氣線,對華供氣協議,西線設計線路從西西伯利亞的新庫茲涅茨克通到中國的新疆,與中國的西氣東輸管道連接起來,設定年輸氣量300億立方米,不過2號輸氣線到現在還沒有開始建設。

比利時布魯塞爾管理學院的地緣政治能源專家馬可·朱利(Marco Giuli)2022年3月9日對天然氣價格指數(NGI)說,中共不太可能與西方走在一起,並且與俄羅斯斷絕關係,一旦俄羅斯與西方的商業聯繫被切斷,特別是在能源方面,可能會將俄羅斯推入中共手中。

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停止了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天然氣輸氣管道;美國加大對歐洲的液化天然氣供應,推動歐盟各國逐步淘汰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這可能會推動普京加速擴大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

普京在2022年2月訪問了北京,期間兩國朝著擴大了能源合作方向又邁出一步, 達成爲期10年、總價值高達1,175億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氣交易,以及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價值200億美元的煤炭協議。

據俄羅斯石油公司官網2月4日消息,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Oil)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簽署了經哈薩克斯坦向中國供應1億噸石油的協議,協議期為10年,中國西北部的工廠將對原油進行加工。

2月4日當天,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也與中石油達成協議,建造一條新的100億立方米的輸氣管道,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天然氣輸送到中國,路透社的消息說,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可能會利用太平洋庫頁島(Sakhalin,薩哈林島)附近的油田向中國提供更多的天然氣。

不過,中俄東線輸氣線路2021年的輸送量僅爲100億立方米,預計到2025年才能達到380億立方米的輸氣量目標,而規劃中每年設定產量300億立方米的中俄西線輸氣線路,和最新達成100億立方米遠東天然氣線路,仍需要時間建設,短期內中國難以大幅提高從俄羅斯的油氣輸入量。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張宛綜合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797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