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俄攻烏反陷險境 中共犯台難度更高

【新視角看新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反陷險境,台海兩岸都關注俄烏戰爭帶來的啟示。共軍攻台不可能使用總體軍力,還要防止西方國家支持台灣制裁中共,共軍攻台難度更高。

軍事強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反陷險境,台海兩岸都關注俄烏戰爭帶來的啟示。有軍事專家指出,中共打台灣難度更高,並深度剖析俄烏戰爭陷入僵局原因,以及影響對台海兩岸局勢的看法。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陷入僵局,至今進入第37天。前台灣軍事專家、2021中華民國國防總檢討諮詢委員亓樂義指出,俄軍在這場俄烏戰爭真的打得不好,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沒料到會遭美國、歐盟、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聯手制裁,對俄羅斯來說這次是歷史的轉折點,整體國力下降的開始,不只是因為軍事上的對決損失而已,也使俄羅斯經濟全面的發展遇到阻礙。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歐亞研究員海斯(Maximilian Hess)指出,全球制裁將使俄羅斯經濟遭受打擊,未來的5年人民生活水平,恐怕會倒退30年,重回舊蘇聯時代。

亓樂義提出,這要看國際制裁的力道而定,「但是這次大概是有史以來,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制裁是那麼的全面,而且是這麼堅定和持續的。」

亓樂義表示,全世界都在研究俄烏戰爭的啟示,尤其俄軍打仗對共軍來說,最具有參考價值,因為俄中兩國在戰爭思維上很接近,武器裝備及訓練也非常接近。

亓樂義則說,「俄羅斯久攻不下烏克蘭的這場戰爭,可以說是給共軍帶來一個極大的教訓」,亓樂義相信,習近平在軍委會裡面,一定有告訴幾個軍頭說,你們趕快去研究俄軍攻烏受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亓樂義認為,「習近平一定想說俄羅斯怎麼會打成這樣子,間接也會想到中共攻台搞不好也差不多。」

亓樂義指出,何況大家都很清楚共軍比俄軍更貪腐,像前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都因此被懲處。

俄軍攻烏屢遭挫敗,不但給共軍很直接的教訓,也會讓想統一台灣的習近平感到受挫,對習近平而言,可說是當頭棒喝。

亓樂義表示,「凡是共軍客觀分析會看到現實:打台灣太困難了代價太大,遠遠高過俄烏戰爭。」

亓樂義指出,俄烏中間沒有海是地面的,俄軍一下子就攻進來了;但台灣四面有海,跨海作戰難度有多高?而且台海戰爭絕非以兩岸有多少導彈、部隊的對比看輸贏,因為中共軍攻台灣不可能使用總體軍力,還有要防止西方國家支持台灣制裁中共。

亓樂義強調,從俄烏戰爭可見俄烏的總體軍力對比,差距很大,但小國並不一定會輸。這是給台灣人至少有三個啟示:

第一啟示,台灣人要展現抗敵的意志這最重要,「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助後,天助、人助才會進來」。

這是要立足於現有裝備的基礎上去做,台灣首先不能期待別人能夠援助你,國軍要先頂得住敵人第一、二波的前期攻擊。

第二啟示,台灣人具備抗敵意志,還要根據國軍現有的裝備,來做資源的最有效分配,比如說台灣的基本戰力跟不對稱戰力之間,「政府應該要怎麼來調整,讓整體國軍防衛能力最強。」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及台灣國際研究學會3月15日舉辦「烏克蘭戰爭與台海安全」民調發表會,顯示若中共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有70.2%受訪者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也有近7成民眾表示支持延長義務服役期,恢復徵兵制。

另外,有一份關於面對俄羅斯與烏克蘭大戰的影響和局面的網路民調顯示,有近8成網友贊成延長服役期;有超過5成網友贊成女性應該當兵。

第三啟示,如果美國援助台灣,包括武器裝備怎麼運來,後續主戰裝備怎麼投入,及美軍情報監視偵察如何支援,政府都要去考慮。

還有這次烏克蘭的刺針便攜式導彈在戰場立功,台灣非常需要這樣的防空武力;此外,台灣跟美日安保的情報鏈還沒有建立,此時是台灣跟美日等民主國家建立合作機制的好時機,政府應推動這些具體事項,遇到問題要解決。

政治評論員張正修指出,從普京攻打烏克蘭的政策來看,把烏克蘭政府變成傀儡政府是其最大目的,而中共其實想借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與佔領,考量將這件事作爲中共武統台灣的正當性。

習近平本來跟普京合作,兩國想要建立起全世界的霸權地位,但沒想到這次俄軍入侵烏克蘭打成這個樣子,是普京誤判形勢出了差錯。

張正修表示,俄羅斯遭受美國、歐洲等民主國家制裁,普京的戰爭已使俄國經濟嚴重倒退,也因國力削弱,普京更有求於中共,普京應該已經要求中共提供武器裝備等,而習近平會以什麼方式援助俄國,尚無法知道。

張正修認為,俄軍開戰受挫,中共的國際政治有些政策被打亂了,(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應該是在摸索一條新的路,如何突破美國的封鎖。

而在俄烏開戰前,烏克蘭是中共一帶一路重要合作夥伴,俄烏戰爭已經重創一帶一路經貿戰略,中國經濟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會讓想要連任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在習近平第三任的連任之路上不會順利。

張正修表示,習近平提出「武統台灣」做為連任的目標之一,但俄烏戰爭後,習近平也擔心中共攻台灣會遭到美國等民主國家制裁。

張正修也指出,台灣政府應該思考:習近平如果進行武統台灣之下的中國(中共)內部可能發生的變化,比如未來也有可能會有反習派,針對習近平進行政變或是軍事攻擊。

張正修舉例,在中國東部與南部如果發生內亂時,台灣應思考與未來的交戰團體乃至新國家建立結盟關係,這應是蔡英文政府在對中共政策上可以思考的一個新方向,讓台灣與中共國內可能產生的民主勢力結合,進而使共產黨勢力縮小乃至消滅來保衛台灣。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063)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