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美難防中共網攻 中俄夥伴關係日增

【新視角看新聞】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政府網站和金融機構在入侵前,發動幾次網絡攻擊,說明包括網絡攻擊在內的數字活動的增加,可能是戰爭的前奏,中俄夥伴關係使中國涉險。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表明,包括網絡攻擊在內的數字活動的增加,可能是戰爭的前奏。在入侵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政府網站和金融機構發動了幾次網絡攻擊,大多數是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

針對烏克蘭的DDOS攻擊涉及大量發送的請求、信息和其它活動,目的是讓政府網站無法正常運行。此類攻擊不僅可以破壞政府的工作能力,而且還可以隱藏其它更深層次的網絡攻擊,這些攻擊很可能更狡猾、更險惡。

這使得由中共發起、針對美國的網絡攻擊變得更重要和危險。

中共對美國關鍵的國防機構、科技、金融和其它戰略網站的多次網絡攻擊,也可能是以熱戰作為後續行動。隨著緊張局勢的加劇,中共將美國視為其最大的對手,這已不是什麼秘密。

然而,針對中共對美國機構的持續網絡攻擊,包括竊取具有戰略價值的敏感數據,卻很難被視為戰爭行為。

首先,並不是每一次網絡攻擊都能追蹤到攻擊者,還有一些人利用偽裝身分來轉移責任。此外,許多網絡攻擊來自非常老練的黑客,這些黑客並未得到中共或俄羅斯、白俄羅斯或其它政權的支持。

此外,中共可以辯稱,那些侵入許多相同系統的人只是為了錢。

眾所周知,黑客向來攻擊各種網站,尤其是醫療機構、金融機構和政府機構等高價值目標。一旦網絡滲透成功,黑客就可以植入一段代碼,阻止受害者訪問他們自己的數據,除非受害者支付一定的費用或贖金。

勒索軟件(一種旨在勒索計算機用戶錢財的非法軟件)攻擊,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網絡攻擊之一。

並且,黑客可以成功獲取數據,然後賣給中國或美國的其它對手。這使得身分問題更難證明,一旦提出指控,指控者要求作出懲罰性回應的壓力就會增加。

事實上,中共已經警告美國,在沒有絕對確定的情況下,指責要非常小心。

儘管如此,國家資助的黑客通常不僅僅是竊取知識產權(例如工業間諜活動)。其它時候,他們在測試自己滲透和監控政府關鍵系統的能力,包含了從國防到金融利益等。

數字世界中的這些活動很容易導致物理世界中的熱戰,例如Stuxnet蠕蟲病毒的網絡攻擊對機器造成物理破壞,而這通常是空襲才能做到的。

美國人和以色列人製造的Stuxnet蠕蟲病毒或代碼是數字武器,是網絡攻擊的第一個實例,直接導致高級設備的實際損壞。這種病毒在2010年,曾被用來應對伊朗的鈾濃縮計劃。

從本質上說,Stuxnet蠕蟲病毒能夠破壞或控制伊朗核武器項目中,應用於濃縮鈾的離心機。過去,導致了數百台離心機失效,減緩了伊朗鈾濃縮的進程。

中共投入如此多的資源用於網絡戰,這樣做有充分的理由。竊取知識產權來達成中共追求技術、經濟和軍事霸權的目的,持續的網絡攻擊和數據盜竊也是中共長期以來的計劃。

事實上,根據美國情報機構的年度威脅報告,中共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私營部門的網絡構成了最嚴重的網絡安全威脅。

2021年,不僅僅是美國指責中共,歐盟、北約和其它國家也正式指責中共對微軟Exchange電子郵件服務器進行大規模網絡攻擊,中共在2021年利用美國網絡漏洞的水平,比2020年高出6倍。

對美中關係的未來來說,這的確不是一個好兆頭。

另一方面,2022年2月,北京冬奧會期間,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並宣布建立「無限制」的夥伴關係,使中俄關係達到了新的高度。此時距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只有幾週時間。

眾議院「中國工作組」(China Task Force)主席麥考爾3月24日對《大紀元時報》表示,「這就是邪惡聯盟的開始,他們開始談論無限制的夥伴關係。」這「非常令人感到不安」。

在北京會晤後,習近平和普京發表了五千多字的聲明,展示了對抗西方的統一戰線。中共對俄羅斯反對北約擴張表示支持,克里姆林宮則申明支持北京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共一再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行為,也拒絕加入國際社會對莫斯科實施的多邊制裁,而且重申俄羅斯是其「最重要的戰略夥伴」。

3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警告習近平,如果北京為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提供實質性支持,將會面臨「後果」。

麥考爾說,儘管美國發出了警告,但北京仍在參與俄羅斯的宣傳和假信息活動,並幫助其避開經濟制裁。

近日,新唐人電視台獨家獲得的一份民調顯示,在受訪的美國人中,近75%的人認為,如果中共向俄羅斯提供援助,拜登總統就應該對中共實施類似於對俄羅斯的那種制裁。

民調顯示的這一立場不分黨派,共有77.8%的共和黨人、70%的民主黨人、76.4%的獨立派人士表達了這一立場。

該民調是由非營利組織「國家行動公約」(Convention of States Action,CoSA)與民調機構特拉法加集團(Trafalgar Group)合作進行。共有千餘名可能在2022年中期選舉中投票的選民接受了調查。

CoSA主席馬克‧梅克勒(Mark Meckler)說,「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不久,中國與俄羅斯結成的緊密夥伴關係,現在正將中國置於危險境地。」「美國人認為,如果國際社會能夠獲得中共在烏克蘭戰爭中支持俄羅斯的證據,中國就應該面臨和俄羅斯同樣的經濟後果。」

前美國亞太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認為,美中關係正處於冷戰狀態。而國家情報局局長艾薇兒‧海恩斯(Avril Haines)則表示,中俄夥伴關係在未來10年將只會繼續深化。

以上的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專欄作家James R. Gorrie撰文/原泉、顏抒編譯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8171)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