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共戰狼外交處處碰壁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力求一個緩和與穩定的國際環境,卻由於「戰狼本性」、缺乏戰略遠見、涉外系統的各自為政與外交操作的僵硬,使「大國外交」深陷困境,「周邊外交」處處碰壁。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王赫文章,於大紀元首發。

中共外交有兩大基軸,一是「大國外交」,一是「周邊外交」。

「大國外交」,主要是指中共與美、歐、俄的關係。

俄烏一戰,使中美歐俄四角發生巨變。目前中共舉步維艱,是與俄羅斯聯手與美歐對抗,還是站在美歐與俄羅斯中間,形成一個不等邊三角?

在「周邊外交」中,中共就是一副戰狼姿態了;不過,進入2022年,尤其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明顯受到了相關國家的抵制。

3月15日,日本就因中國船隻進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進行調查一事,提出抗議。

但是中共不接受日本立場,中共主張的東海海洋權益包括延伸至沖繩附近的大陸架全部區域。中日至今沒有達成東海劃界,因此糾紛不斷。

3月24日,中共外長王毅低調的突訪印度。這是2020年中印邊境致命衝突後,中共最高級別官員的到訪。在俄烏戰爭導致國際戰略格局急劇變化之際,中共急需拉攏印度。

3月22日王毅在巴基斯坦出席伊斯蘭合作組織(OIC)會議時的表態(「中國與伊斯蘭會議組織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擁有共同的願望」),引發印度怒火,印度外交部直接點名批評王毅。

王毅在分別與印度外長、國家安全顧問的會談中,提出一套話術,即三點思路:要以長遠眼光看待雙方關係;雙方要堅持「中印互不構成威脅,互為發展機遇」的戰略判斷;把邊界問題上的分歧擺在雙邊關係適當位置,堅持雙邊關係正確發展方向。

這三點思路,遭到印度的堅決反對。印度外長表示,只要在有爭議邊界就會有大量軍隊部署,這表明中共對印戰略欺騙的破產。

3月26日,王毅訪問尼泊爾,簽署了九項協議,但沒有一項是關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尼泊爾總理德烏帕(Sher Bahadur Deuba)會見王毅時,強調貸款不是尼泊爾目前所希望的,而是在贈款援助下尋求從中國獲得更多項目。

3月4日,中共海事局3月在官網發布航行警告表示,從當天傍晚6時起至3月15日傍晚6時進行軍事訓練,並提供了有關水域的坐標,位置大約是在海南三亞和越南順化之間,通告以「禁止駛入」作結。

就此,3月7日,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認為,中共的上述公告中,所涉及的部分水域屬於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定的越南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要求中共尊重且不侵犯越南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不採取使形勢複雜化的行為。

3月8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強硬回應:中共在自己家門口開展軍事演習活動合理合法,無可非議。

事實上,越南與中共分歧是巨大的。除南海爭端外,比如在對AUKUS的態度上,中越大相逕庭。

2016年杜特爾特就任菲律賓總統後,中菲關係從「南海仲裁案」的低點開始「轉圜」。中共對菲律賓實施的是「兩手策略」:在向菲律賓提供經濟援助的同時,又利用其優勢,軍力在兩國有爭議的島嶼和海域對菲保持壓力。

而中共經濟支援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壓力卻在逐漸放大,加上美國強化對菲律賓支援政策,杜特爾特過去兩年又開始走向美國,再度調整對華政策。

進入2022年,由於俄烏戰爭與台海緊張形勢的衝擊,又大選在即,菲律賓對華政策的調整力度加大,舉例而言:

其一,3月28日起,菲律賓和美國展開為期12天的規模空前的聯合軍演,有3800名菲律賓人和5100名美國人員參加。

2022年軍演的規模前所未有,一方面意味著美國和菲律賓的防務聯盟「重回正軌」(菲美關係在2016年杜特爾特就任菲律賓總統後發生波折),另一方面劍指中共(兩國演習主要聚焦南海地區可能發生的衝突)。

其二, 3月14日,菲律賓召見中共大使,要求中共,有一艘中共軍艦艇未經許可進入菲國群島水域、於1月29日至2月1日,在蘇祿海徘徊(lingering)三天、並無視撤離命令之事作出說明。中共宣稱是在「進行無害通過(innocent passage)」。

依照國際海洋法,外國船舶享有海道通行權,但不能做電子偵察或軍事行動;鑒於中共軍艦的航跡並非是連續和快速的(其應在作軍事測繪),菲律賓認定中共觸犯國家主權。

其三,3月2日,在黃岩島(菲律賓稱斯卡伯勒淺灘)周圍,一艘中共海警船(舷號3305)朝著菲律賓「馬拉布裡戈」號巡邏艦(BRP Malabigo)方向約21碼(19.2米)的區域進行近距離活動。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PCG)表示,這是2021年5月以來,中共海警船和菲律賓船第四次在黃岩島發生此類事件。

4月8日,杜特爾特將與習近平視像會晤。杜特爾特表示,杜特爾特擔心俄烏戰事會升級至核戰或擴散到亞洲,甚至演變成北京進攻台灣,「問題是一旦變成全面戰爭,菲律賓也將會受影響,因為這裡有美國人」。顯然,搖擺中的菲律賓正與中共拉開距離。

5月9日菲律賓總統大選,新總統上台,菲律賓對華政策和菲中美關係再度面臨變局。

2022年,中共進入多事之秋。除俄烏戰爭的衝擊外,

(一)中國疫情突起,深圳、長春、上海封城,「清零」政策造成巨大民生災難,天怒人怨;

(二)中國經濟衰蔽,股市動盪,外資開始流出中國;

(三)圍繞「二十大」習近平三連任,中共內鬥激化,等等。這些都使中國的局勢高度緊張,難以預測。

這時,中共急於調整外交,力求創造一個緩和與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卻由於其「戰狼本性」、缺乏戰略遠見、涉外系統的各自為政與外交操作的僵硬,使其「大國外交」深陷困境,「周邊外交」處處碰壁。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82xx)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