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為何中共高層 不敢放棄清零政策

【新視角看新聞】《紐約時報》發文指出,上海危機正在形成,不僅僅是一個公共衛生挑戰,也是對中共賴以生存的的一次政治考驗。

有分析指出,中共過去的清零政策導致現在不能跟病毒共存,同樣的,過去將最高領導人的政績跟疫情政策綑綁,也導致北京現在不敢調整,因為調整意味著承認政策失敗以及領導人威望受損。

歐亞集團創辦人布雷默(Ian Bremmer)寫文章表示,清零政策不會有用,但是中共還是會堅持下去,而且會實施更嚴格的隔離和封鎖,這些措施最後將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防治疫情效果還不好,但是中共領導人無法在清零政策上彈性調整。

兩年來,中共一直在國內外宣傳,中共威權制度在應對大流行病方面做得比民主國家更好,中共外交部經常指責美國和歐洲允許這麼多人死亡,並且同時宣稱,習近平的清零政策是「無可指責的」。但是上海這一輪全面封城給中共領導人帶來了很多新的衝擊。

中共長時間執行的清零政策導致了中國不能跟病毒共存的現狀,因為國產疫苗有效性低、人群中沒有足夠免疫力,根據官方數據,60歲以上的中國人中只有不到一半接種疫苗。

香港之前遭遇的醫療危機也是因為受感染的老年患者數量大,讓醫院不堪重負,過去一個月,中共官方的報告,大多數確診病例都是無症狀者,一旦感染率上升,中國的老年人口可能是最容易受到威脅的弱勢群體之一。

根據上海市衛健委最新通報,上海本輪疫情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已經超過10萬宗,但是官方迄今沒有通報一宗死亡病例。

彭博社4月7日說,儘管共產黨強力控制著局面,但是上海民間的批評聲,削弱了習近平鼓吹清零政策成功,將清零政策作為中國(中共)治理模式、繼續執政的關鍵理由;而現在距離習近平2022年秋季,在黨代會上獲得破例的第三個任期,只剩下幾個月。

《紐約時報》也發文指出,上海危機正在形成,不僅僅是一個公共衛生挑戰,也是對中共賴以生存的清零政策的一次政治考驗。

《華盛頓郵報》刊出的一篇專欄文章提問說:「現在,輪到專制的中國面對這樣的問題:基於嚴格控制的制度,是否真的能更好地控制這種大流行病?」,「中方最好能從西方汲取教訓,轉向更多的靈活性;習近平應該承認他需要一個新的戰略,但是習近平能這樣做嗎?」。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已經對COVID-19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方法,盡量避免採取嚴格遏制措施,消耗經濟和社會成本;但是中共的公共衛生專家稱,如果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疾病和死亡,官方仍然相當強烈地表示,現在不是合適的時機。

中共國家衛健委在4月6日的新聞會上說,要繼續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要求各地加強隔離點和臨時(方艙)醫院儲備;發言人還強調,上海疫情發展迅速,疫情防控正處在關鍵時期。

歐亞集團的中國問題專家艾莉遜‧夏洛克(Allison Sherlock)分析說:「習近平經常吹捧政府嚴格的疫情遏制政策,在防止高風險的嚴重疾病和死亡方面的成功,因此習近平不能允許這些政策現在崩潰。」,「雖然習近平失去必要的政治支持,以確保第三任期的風險不大,但更嚴重的疫情會令人尷尬,並且可能削弱習近平提拔盟友和主導決策的能力。」。

艾莉遜‧夏洛克表示,預計中共地方當局將繼續依靠大規模測試、臨時的局部封鎖和旅行限制來識別和控制病例,也許這些措施最後會反映出阻止國內病例的上升;但是如果沒有成功,可以預見的是「政府將毫不猶豫地部署更多限制性遏制措施」,也許,再次在中國各地重新出現更長時間的封城,就像2020年初,武漢封城一樣。

2022年對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來說具有政治敏感性,在3月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提出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並且承諾減少COVID-19防疫措施的經濟影響。

彭博社回應說,這並不是表示中國會向西方應對疫情方式的轉變。前上海政法大學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陳道銀告訴《紐約時報》,北京現在已經加倍強調清零政策,並且正在要求上海與全國其它地區保持一致,「在中國這樣的體制下,政治決定一切」,「上海不可能走一條不同的路。」

儘管有證據表明,Omicron的死亡率已經下降,不過,因為中國人口基數龐大,Omicron導致的實際死亡數可能還是會很驚人。

自媒體頻道《橫河觀點》的主講人、時事評論員橫河告訴大紀元,中共不能承受嘗試錯誤的成本,如果選擇跟病毒共存,就必須承擔病毒感染、死亡人數上升這樣的一個過程;另一方面,中共之前撒下的謊話,吹捧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高調發言已經把它自己的路堵死了。

橫河說:「習近平不斷跟動態清零綑綁在一起,如果放開清零政策,很可能被反對派抓住這個理由跟習近平算帳。」,「重要的是疫情在誰的領導下、誰的政策指引下消失的;這是一場政治鬥爭或路線鬥爭,中共官媒不少文章已經挑明了。」。

橫河表示,中共領導人的政績跟威望綑綁得太緊,政策失敗會導致威望失敗。「中共在重大問題、事件上很難轉變,因為得承受一個沉重的負擔之後,它才可能轉向。」。

橫河表示,中共一直把清零作為政治制度優勢進行宣傳的,現在疫情反撲,需要給中國國內一個解釋,國際上已沒什麼人相信中共的宣傳;有網民預測說,上海這次疫情緩和後,大批中產家庭會認真考慮出國,無論是讀書還是投資移民。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380)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