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智慧手機時代 怎樣看護兒童?

【新視角看新聞】因為擔心各類壞人傷害,現在的孩子一直要到很大的年紀父母才允許他們自由活動,即使玩耍,也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兒童沒有機會體驗互動、保護自己。

以下的文章內容,取材自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Karen Gough撰文/溫芳編譯報道。

上週搭飛機的時候,我留意了一下周圍的孩子們。除了嬰兒,其他所有的兒童個個都在盯著屏幕,沒有一個孩子在看書或是望向窗外。他們的家長也都在看手機,當然,有的偶爾抬起頭和孩子們說點什麼。

我旁邊坐著一個小男孩。他在手機上玩遊戲。他的家人坐在走道的另一側,小男孩不時地看他們一眼,然後繼續玩他的遊戲。我忍不住兩次喊男孩看飛機窗外諸如小島這樣的景色,我不希望他錯過這樣的機會!

這很成問題:孩子們錯過了很多機會。可是,他們常常又看到太多他們本不應該看到的東西,孩子們在谷歌上能搜索任何內容——世界上任何糟糕的信息,色情、暴力、欺凌,任何負面的信息他們都會看到。他們年幼的心智根本無法消化這些信息。別說孩子們,很多時候連我自己都無法消化這些信息。

我認為,放任孩子們從電子屏幕上得到娛樂,會使他們患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長時間盯著屏幕成長的孩子喪失了兒童應有的童真。

因為擔心各類壞人傷害我們的兒童,現在的孩子一直要到很大年紀,父母才允許他們自由活動。有些兒童甚至從來沒有自由地在社區活動的權利,即使和小夥伴們玩耍,也在父母的眼皮底下。

學校對兒童的看管也很嚴,兒童從來沒有機會體驗自己怎樣和其他兒童互動、怎樣保護自己。

我認為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兒童,了解到太多世界醜陋的一面,自己卻完全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在這樣的世界中生存,更別說知道自己該怎樣去發展。

社交媒體上展現的各種「完美」的照片、「美好生活」的假象是最危險的內容之一。像抖音(TikTok)、Instagram這些社交媒體,都在推廣一種虛構美好生活的意識形態。

作為女孩子,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我們小時候,都有人警告過我們不要把自己和雜誌上模特的形象對比、告訴我們那是經過處理的照片。現在的情況比以前糟糕百倍以上。年輕人通過手機,隨時都能看到不真實的照片。

年輕人如此沉迷於自拍,他們認為自己隨時看起來都應該是「完美」的狀態。他們當然辦不到,於是產生了抑鬱和焦慮的心理。

很多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都沉溺於網絡遊戲。這給他們營造一種生活很刺激的虛假的氛圍,而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被囚禁在虛擬世界中的奴隸。很多長時間玩遊戲的人,都是具有抑鬱傾向或有社交心理障礙的人。他們通過玩遊戲麻痹自己。

可能有的人認為我對兒童看手機的問題反應過度。我可以保證,我的擔憂很在理。

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學會(AACAP)和兒童醫院協會(Children’s Hospital Association)宣布,COVID-19疫情以及各種公共衛生應對措施,使得原來已經很緊急的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更加迫在眉睫。

其實在COVID-19疫情襲擊之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已經很成問題。

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說,「美國估計有410萬12~17歲的青少年至少經歷過一次抑鬱症,這個數字占這個年齡段人口總數的17%。」

年輕人抑鬱和焦慮症比例的攀升,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咎於2007年iPhone的誕生。2012年,多數美國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機。2015年,三分之二的青少年都有一部智能手機。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導致這些後果:

• 青少年出現「攀比和失望」的心理狀態,他們發現自己的形象、身材和氣質怎麼也無法和社交媒體上的照片相比。

• 作為家長也都在看手機,忽略了孩子。本該在公園裡陪孩子們玩耍的時間,他們也在煲著電話粥。

兒童需要父母的關注,但是他們父母的注意力焦點經常被電話奪走,久而久之,這會導致他們的自尊心受損。兒童需要通過與父母目光的交流,肢體的觸碰,感覺受到關愛,而很多父母的注意力經常被電話奪走,而沒有放在孩子身上。

我所認識的每一個青少年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焦慮和抑鬱。

年輕人真的受害很深。即使是我的孩子也不例外,我們限制她使用手機的時間。但是我女兒說,我應該等到她16歲的時候才給她一部手機。

當然除了手機以外,其它的環境因素也有責任。

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該怎麼辦呢?以下是我的想法:

一、不要給孩子智能手機,給他們一部只能發短信和打電話的手機,帶各種按鍵的那種。

二、給智能手機上貼上警告標籤:「警告:智能手機會導致年輕人抑鬱和焦慮。」


三、以身作則,從家長做起,放下手機,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四、帶孩子們旅行的時候,給他們看書,或者和他們一起收聽有聲讀物。

五、和孩子們外出在等待的間隙,如果孩子們感到無聊,不要遞給他們手機,應該隨身帶一本書,讀給他們聽。如果沒有帶書,可以和他們說話,陪他們玩耍,給他們一張紙讓他們畫畫也不錯。


六、如果他們有了手機,要限制他們使用的時間。僅刪除各種應用程序是不夠的,要知道通過瀏覽器,孩子們一樣能看到網上各樣的內容。

七、不允許孩子們在臥室內玩手機。

八、如果孩子需要在互聯網上寫作業,把屏幕放在公共區域,方便家長監控。

我看到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為了避免孩子給自己添麻煩,就遞給孩子們手機讓他們自己玩。也有的父母以為,給孩子們手機,他們才不會在同輩中感到自卑。

希望年輕的家長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停止這樣瘋狂的行為,採取行動來守住下一代的童真。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397)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