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斬8官平封城民怨 官媒失信反促囤糧
【新視角看新聞】上海極端封城,導致亂象叢生,民怨四起。在中共黨媒猛批上海官員「躺平」之後,上海紀委連續三天內,通報處理8名基層官員,引起輿論關注。
4月9日晚,中共新華社報道,從上海市紀委監委獲悉,上海市閔行區3名官員因疫情防控不力被處理。其中閔行區梅隴鎮黨委書記陳冬發,黨委副書記、鎮長張震二人,在梅隴鎮疫情防控工作中,領導組織不力,未能及時遏制疫情擴散被免職。
上述基層官員被處理之時,正值上海疫情持續攀升之際。
4月10日,上海市衛健委通報,9日新增感染人數超過2.4萬例,這已是連續第8天創疫情感染人數新紀錄。
上海市副市長宗明9日在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稱,經過多輪疫情篩查,發現了相當數量的陽性感染者,防控形勢極其嚴峻。
為了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上海9日在全市範圍內展開新一輪抗原檢測,全市繼續實行分區管控。
在嚴格防控措施下,上海醫療崩潰,居民與抗疫一線人員起衝突,被困家中數日已經斷糧,或面臨斷糧的民眾怨聲載道,而當地防控措施還在持續收緊中。
時事評論員郝平10日刊文稱,中南海目前急於想把上海的疫情壓下去,文革式防疫看來一時半會還鬆動不了。
郝平認為,中南海收緊疫情防控路線基本有4個盤算:包括進一步削弱上海幫的力量;用軍管封控防民變和政變,疫情清零也將人性清零;為保二十大實施全面軍事化維穩,避免被政敵制肘;為持續鼓吹、製造虛假制度優勢提供政治敘事範本。
新華社等中共黨媒近日連續發表數篇文章反覆強調「動態清零」,並要求各級官員要求官員配合「動態清零」政策「挺身而出」,不要「躺平」。
中共《人民日報》7日發表題為「越是防疫吃緊 越要摒棄『躺平』心態」的評論文章稱,當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需警惕「躺平」、「與病毒共存」等言論。
上海黨報《解放日報》也在頭版刊文,指中央指示上海要「行動迅速有力」,各級領導沒有理由再拖延、躲閃等。
新華網在9日再刊發評論指,「從過往疫情防控經驗看,只有集中優勢兵力,儘快『動態清零』,才能迅速遏制疫情擴散勢頭。」
資深媒體人林保華近日對美國之音說,上海一直在探尋「與病毒共存」,中共動態清零政策帶來的人道災難,引發基層官員採取「躺平」的方式因應,是一種「變相的自治運動」,這觸動了中共最敏感的神經,它最怕的就是人民的集體行動和自治能力。
【橫河觀點】主持人橫河4月7日在節目中分析,中共一直把清零作為政治制度優勢來宣傳,如今疫情反撲,官方需要給老百姓一個解釋,所以上海此前的另類抗疫,就可以拿來當作中共清零失敗的替罪羊。
上海在嚴格的封鎖下,很多居民忍飢挨餓、甚至開始以物易物的消息,在國內微博上傳播開來。
儘管網管不斷的刪帖,但如何囤積食品已成為大陸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北京、廣州等多地民眾動手儲存糧食。
4月7日,中共官媒北京廣播電視台發文稱《不必囤糧!北京市糧食儲備有10個月供應量》,並稱「有完善的政府儲備和應急投放體系」。
消息傳出後,《南華早報》報道,在北京當祕書的張小姐(Helena Zhang)在過去一週購買了近20公斤西紅柿、土豆、扁豆和芒果,並計劃增購大米、麵粉和其它必需品。「即使最壞的情況發生,我還存了很多麵粉,可以蒸饅頭,就著豆腐乳吃。」
張小姐表示,上海的亂象讓她不再相信官媒。
張小姐想起小時候家人在地窖儲存大白菜,這個方法啟發了她,「在北京的氣溫下,土豆可以保存很長時間,胡蘿蔔也可以。」張小姐說,北京一些住宅小區通宵關閉,居民完全依賴社區工作人員購物,「還是靠自己比較好。」
上海的2600萬居民已被封鎖一週或更長時間,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的採訪,居住在浦東新區陸家嘴富人區的季先生說,「我有兩個朋友,都是資產中上層的人,一個吃米飯舔腐乳已經舔了一週,一個則在吃發霉長芽的土豆。疫情之後,他們還會繼續留在這裡嗎?」
《南華早報》報道,過去一週,各地網民發出多份「倖存指南」。其中一個名為「丁香醫生」的醫療網站發布了一份被突然隔離時需要哪些物品的清單,以及如何長期儲存食物,引來很多關注。
4月10日,微博上的一個熱門話題——「如果突然收到隔離通知,我應該準備什麼東西?」 吸引了超過4100萬次觀看和14,000條評論。
一位博主甚至發起了一個生存課程,以299元(47 美元)的價格出售有關如何在災難中求生的課程。
網民「鐵桃禾」說,「上海同事常在群裡分享搶糧搶菜實況。今天突然發現北京同事也開始囤糧了,甚至有個同事專門買了個冰櫃。」
在中國南方,囤糧文化較少,但也發生了恐慌性搶購的報道。廣州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雖然發文《不必囤糧!廣州「米袋子」供應充裕》。但廣東省省會廣州市的一位女士說,她週日早上去一家超市時,很多商品已經賣光了。
網民「月驚山」說,「看到廣州的呼籲,物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本來都放心了,結果看到上海之前也是這樣呼籲的,對廣州的呼籲也開始將信將疑。」,政府的公信力蕩然無存。
以上的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韻、徐簡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469)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