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出「國內大循環」訊號 中共擔憂被北約脫鉤?
【新視角看新聞】4月10日,新華社公布中共《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再次提出「國內大循環」。中共擔憂與北約脫鉤,又不得不重新撿起了「內循環」的口號。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楊威文章,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
4月10日新華社公布中共《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再次提出「國內大循環」。4月10日中共外交部忽然對北約提高了對抗的調門。看來,中共擔憂被脫鉤,又不得不重新撿起了「內循環」的口號。
2021年4月30日,中共《求是》雜誌刊登了習近平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述說;「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習近平表示,「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發生深度調整」;「新冠肺炎疫情也加劇了逆全球化趨勢」,「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2021年4月,習近平就提出要建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並認為「內循環」是「先手棋」和「主動的戰略選擇」。
在外界質疑下,中共很快將「內循環」改口為「雙循環」,後來更多模糊地稱為「新發展格局」。
2021年12月10日,中共政治局七常委參加經濟工作會議,罕見承認「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再次要求「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
然而,2022年國際局勢再次突變,俄烏戰爭牽動了整個世界格局。中共不惜中美關係繼續惡化,也不惜搞壞中歐關係,偏要支持俄羅斯給西方各國添亂,很快地導致中共進一步陷入國際孤立。
西方各國聯合針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美國政府和歐盟領導人相繼警告中共不要援助俄羅斯。
中共表面上不肯示弱,但暗自裡卻極度擔憂可能面臨與俄羅斯同樣被嚴厲制裁的處境。因此,「內循環」再次浮出了水面。
4月10日,新華社報道,《外交部:中國(中共)的發展是全世界的機遇,不是任何人的威脅》。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北約負責人「妄議中國對外政策」,「更對中方施加脅迫」,中方(中共)「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報道還指出,北約「不斷地製造對抗、製造事端」,搞集團對抗的「新冷戰」,甚至認為「北約已經搞亂了歐洲,不要企圖再搞亂亞洲,搞亂全世界」。
中共大概放棄了與歐洲緩和關係的機會,直接針對北約,貌似要對抗到底。新華社公布中共《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重提「內循環」,似乎也在故意給西方國家看。
新華社特別強調,中共《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的文件,實際在2022年3月25日已經下達,並且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實際是中共的一個政治文件,而不是一項市場經濟政策;雖然號稱「市場」,但不倫不類地稱作「統一大市場」。
《意見》表示,要「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破除各種封閉小市場、自我小循環」,形成「國內大循環」。
這樣的做法,等於是要破除現有的市場運作,只能按照中共的規劃變成「統一大市場」。
中國大陸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產生的,外資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大陸,屬於外資的市場化運作,中共權貴因此掌握了大量財富,中共藉機穩定了政權。
如今,眼看外資大批撤離,外貿形勢嚴峻,中共被迫又喊出了「內循環」的口號。
假如中共真能做到經濟「內循環」,早就不用冒著風險「改革開放」,也就不用通過出賣廉價勞動力,還要大量補貼、操縱匯率,千方百計地賺取美元了。
《意見》直接認為,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市場規模、結構、組織、空間、環境和機制建設的步驟與進度,堅持放管結合、放管並重,提升政府監管效能」。由此可見,所謂的「統一大市場」最終都掌控在中共手裡。
《意見》特別提到,要「加強黨的領導」,「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做到全國一盤棋,統一大市場」;包括「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城鄉統一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統一的資本市場」、「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等。
這哪裡是什麼「市場」,完全是由中共一手操控的計劃經濟模式。
《意見》還提出,要「健全統一的社會信用制度」,「形成覆蓋全部信用主體、所有信用資訊類別、全國所有區域的信用資訊網絡」、「新型監管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中共已經把嚴厲的控制手段都準備好了。
中共不得不打著「內循環」和「統一大市場」的旗號,趕緊回到計劃經濟,以應對西方國家的脫鉤,或者準備主動脫鉤。
在4月11日,李克強在江西召開座談會,除了江西省委書記、省長,還召集了遼寧、浙江、廣東、四川的省長通過視像座談經濟形勢。
李克強則説,「要高度警惕國際國內環境一些超預期變化、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高度重視當前物流不暢對經濟循環的影響」;「要加強對外部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的跟蹤研判,及時研究制定應對預案」。
習近平和李克強的話,都公開表達了對外部形勢的擔憂。
中共4月10日發表《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重提「內循環」,既透露了無奈,試圖向外展示準備與西方繼續對抗的態度。
不過,中共的「內循環」能否真正能應對外部脫鉤,中共高層應該心中也多少有數。告別市場運作帶動的經濟高成長,回到失敗的計劃經濟老路,顯然不是中國(中共)未來應該選擇的發展之路。
「清零」防疫自亂經濟之後,「內循環」和「統一大市場」恐怕是中國(中共)經濟另一個更大規模的政治自殘。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8490)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