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滬抗疫晚會突遭撤 動態清零元氣大傷

【新視角看新聞】就在上海疫情持續延燒之際,4月13日中共上海東方衛視番茄台舉辦「抗疫晚會」,消息一出抗議聲浪四起,網絡上罵聲一片。迫於輿論,該晚會臨時取消。

就在上海疫情持續延燒之際,中共上海官方舉辦「抗疫晚會」,消息一出抗議聲浪四起,網絡上罵聲一片。迫於輿論,該晚會臨時取消。

4月12日,中共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稱,上海市連續8天報告新增感染者數超過1萬宗,疫情處於快速上升期,且蔓延多省多市,預計未來幾日新增感染者人數仍將處於高位。

由於中共慣於隠瞞疫情真相,實際染疫人數或比官方公布的數據更多。

上海新增感染者人數還在持續攀升。上海封城已十多天,市民買不到菜、買不到藥、沒生活物資,亂象頻出混亂現象頻頻出現,抗議聲浪此起彼伏。

就在此時,上海當局舉辦「抗疫晚會」的消息一出,再次引發批評。4月13日凌晨,東方衛視番茄台通過微博發表消息稱,原定4月13日晚20:30分播出的《眾志成城 同心守滬——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暫停播出。

根據網路流傳的節目表顯示,演出內容包括歌曲、魔術、舞蹈等,有大量明星參與,並稱此舉意在讓受靜態管理的上海人民能夠感受溫暖等。

該晚會的預告出來後,引發大陸網民反彈,紛紛發帖痛罵上海政府當局。

網民「一線榜單」說,「看得出,評論區民眾的呼聲,卻十分真實:多播點現實裡的東西吧,現在不需要歌頌,需要的是真的扛事幹活的人,請東方衛視24小時上街直播,走進基層24小時現場直播看看現在老百姓缺什麼,請開闢民生專欄,讓所有社區投稿,告訴你們當前所需。」

網民「yuan881688」說,「臉呢,不要了嗎?臉面是靠自己努力去掙的。你這一天增長2萬多,連拐點都沒到,還有心思錄這些,踏踏實實地去做事不好嗎,多關心一下醫護人員,多報道點實事。」

網民「嘉欣悅」說,「有很多新聞媒體脫離了底層,脫離了老百姓。他們關心的是領導需要什麼樣的節目,而不是為群眾發聲。」

網民「web0yan」說,「上海真的是魔都,群魔亂舞,辦晚會的目的無非就是用煽情引導不利輿論,大疫當前,其心可誅。」

網民「丘玉軒0Ar」說,「上海現在極度缺乏物資,我在上海的浦東三林,重災區,菜肉很難搶到,每天吃什麼都要計劃著吃,真的是在溫飽邊緣徘徊,誰有心思管你又唱又跳,虛偽。」

網民「奔跑的少年991」說,「東方衛視好樣的,每天2萬+病例,上海本次直接超過疫情至今2年的全國總和。居然還有心思辦晚會,就問上海人都吃到菜了嗎?」

網民「計步器」說,「應該加個市民買不到菜,在家快餓死。醫院擠兌,市民來不及救治死亡的節目。」

此外,大陸音樂作詞人王海濤也在微信朋友圈發文說,東方衛視4月7日向他的經紀人發微信,希望晚會取得他歌曲免費使用授權,他表示無論免費或有償,都不會授權歌曲在該晚會使用,但東方衛視仍用了這首歌並在預告片中播出。

有人建議王海濤提出訴訟,他回應說,「這官司沒法打」,在上海人水深火熱的時候,他不會幹這樣的事。

此外,上海因疫情封城衝擊經濟,民眾消費也大幅下滑,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個人消費貸款減少170億元(人民幣,下同)。

4月12日,央行上海總部發表《2022年一季度 上海 貨幣 信貸 統計數據 報告》顯示,上海個人消費貸款減少170億元,個人汽車消費貸款減少120億元,其它消費貸款減少213億元。

另外,第一季度住戶短期貸款減少178億元。《第一財經》表示短期貸款的減少可能是受個人消費貸款減少影響。

對此,光大銀行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表示:「疫情蔓延令人們外出心理偏謹慎,且上海加強了疫情防控力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服務業及非必需品的消費需求產生影響。」

另外,個人貸款中,樓宇按揭規模增長同樣不及去年同期。第一季度上海個人樓宇按揭增加163億元,同比減少140億元。顯示儘管在過去一段時間,雖然多家金融機構加大樓宇按揭投放力度,但房地產市場整體處於恢復階段,房地產銷售要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仍需要一段時間。

上海鏈家研究院監控數據也顯示,3月份上海全市新建商品房共成交4926套,環比下降33%,同比下降45%;成交金額362億元,環比下降27%,同比下降33%。

報道表示今年上海二手樓宇按揭審批和放款大多在一個月內就可完成,而在去年第四季度,可能需要花費4~6個月時間;同時,首次置業和二手樓宇按揭利率已由此前的5%和5.7%分別下降為4.95%和5.65%。

因為中共當局對待疫情依然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上海全城已經被全面封鎖,造成工廠停工、碼頭貨物堆積、商店關門,整個上海經濟停頓。

著名獨立經濟學家鞏勝利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就上海封城問題表示:「上海(因封城)每天經濟損失一百億人民幣,上海是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也是財政收入最高的一個城市,上海如果(封城)延續一段時間,那非常麻煩。」

上海是一座國際性的大城市,不僅是中國經濟、財政、航空、港口物流中心,也是全球的金融和貿易中心。長期封鎖會對世界經濟產生不良影響。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表示,這次「清零」大概不會這麼順利,而且不只是衝擊中國的經濟,也將造成全球性的影響。「這會是一個連鎖效應。如果無法快速達到『清零』效果而繼續拖延封城,將會造成全球供應鏈的混亂,連累到美國與歐洲的經濟增長。」

以上的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許夢兒、劉毅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505)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