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是政治運動 駐華商界怒經濟倒退
【新視角看新聞】上海市封城之後,引發了無數次生災難、悲劇,市民怨聲載道。醫務專業人士認為,上海封城其實是一場中共高層博弈的政治運動,會導致整個中國經濟倒退。
上海市封城之後,引發了無數次生災難、悲劇,市民怨聲載道。有醫務專業人士認為,上海封城跟病毒無關,其實是一場中共高層博弈的政治運動,已經成為一場鬧劇,並且會導致整個中國經濟倒退。
4月13日,中共衛健委網站發布12日24時COVID-19疫情最新情況聲稱,新增確診病例1,513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5,141例,無通報重症病例。官員向記者答疑時承認,上海市疫情處於快速上升期,社區傳播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且外溢多省多市。鑑於中共在疫情數字方面向來造假,真實情況外界無從得知,但很有可能更加嚴重。
11日,上海市衛健委稱,按照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全市開始實施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衛健委還發布10項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社會面秩序管理通告。但民眾發上網絡喊餓、求救的問題,未見官方通報解決措施。
住浦西市中心的王浩(化名)11日告訴大紀元,他有家人住浦東。現在在上海買東西全靠團購,買少了不會送,位居較偏遠的豪宅、別墅區也有可能沒人送。一次需買上百份,團購的東西很少很少!有什麼你就團什麼啊!只要有錢,餓不死滴!那又產生一個問題,沒錢的呢?不是人人都團得起!」
上海市3月28日起封控浦東;4月1日起封控浦西,之前當局宣稱各封控4天,但上海至今仍未全城解封。事實上,上海實施封城之前,浦東一些小區已被封控十多天。自3月底以來,民眾在網上發求救的影片從未間斷,次生災難頻傳,而最嚴重情況之一是,很多民眾喊餓!
上海浦西區剛封控時,王浩就曾向大紀元表示,奧米克戎病毒傳染力極強,他住市中心雖然人口相對密度小,被封閉在家中的情況誰也逃不了。「大樓下面警察用封條都封了。上面的意思要『清零』,下面人誰敢不清。全世界就中國要『清零』。」
中共「清零」政策下,上海單日確診數仍不斷飆升,僅官方通報數字,截至4月10日上海此波疫情累計已超過20萬人染疫。
王浩說,「這麼封控跟病毒沒半點關係。上海衛健委公布數據20萬感染,重症只有一例,數據擺在那,還跟病毒有什麼關係?」身為緊急救援教練官的王浩說,「這其實是一種博弈、一個運動啊!。」「講白了這叫政治正確。我們懂醫的知道,張文宏說的其實都是對的。他不敢明說,欲言又止。」
張文宏原是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
在中國十大頭部企業工作的施蕾(化名)13日向大紀元表示,她的街區有3、4例陽性確診,仍屬「封控區」。那即使公司在「防範區」也去不了。她認為已經到了要與病毒和平共處的階段,不需要花那麼多物力、財力去封城。
施蕾說:「我們會反思一個問題,等我們解封之後,可能因為現在引起的社會問題所造成嚴重的影響,會遠遠高於這次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再這樣下去,民營企業撐不住了,那我們就一定會失業啊!我們現在現金流非常緊張。」
王浩認為,現在不僅是白領階層要擔心失業的問題,還是「整個中國經濟要倒退多少年的問題。上海是經濟中心,中國是生產型經濟,完全關掉(封城)這中國經濟就完蛋了,不能這麼搞呀!奧米克戎清零防疫政策到現在為止就是個鬧劇!」
中共政權實施的嚴酷「清零政策」,不僅讓上海民眾怨聲載道,也引起了外國駐華商界的強烈不滿,認為嚴厲的疫情封控措施,已經對很多企業造成顯著干擾。
美國駐華商會和歐洲駐華商會正在表示抗議,他們認為嚴格檢疫、強制測試、封鎖隔離和旅行限制等做法,對公共衛生方面造成了巨大傷害。
總部位於芝加哥的中美總商會會長任劍浩(Siva Yam)的評論反映了西方社會的逐漸認知,那就是把中共病毒從一種致命的威脅,轉變為可控制的公共衛生挑戰,歐洲和亞洲的各國政府也已把對新冠病毒的鬥爭,轉變為謹慎的妥協。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也表達了對中共新冠病毒戰略的擔憂。「上海及周邊地區的停工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公司營運、供應鏈和人員配備能力嚴重受損,還要受到地方政府的干擾。」
4月8日,中國歐盟商會寫信給中國副總理胡春華,抱怨「從物流、生產到整個供應鏈都發生重大中斷」。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在信中警告說,嚴厲的清零政策「影響了中國在世界其它地區的形象,同時削弱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伍德克表示,他對中共實行的「大規模檢測和隔離」表示懷疑,認為這很難抵擋奧密克戎(Omicron)變種,並敦促中共採取舒緩的政策。但這引發了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反駁,在記者會上堅稱「動態清零」的「路子是對的,效果是好的」。
4月11日美國下令駐上海領事館的所有非緊急工作人員和所有家庭成員離開上海,原因是當地疫情案例迅速攀升,以及中共為應對疫情採取的嚴厲限制措施。這又遭到了趙立堅的跳腳抗議,稱這是美國「借疫情搞政治操弄」。
「政客」網站分析,中共可能無法在「二十大」之前放鬆「清零政策」,大多數觀察家預計,習近平將他的信譽與「清零政策」綑綁在一起,上週習近平在北京冬奧表彰大會上,仍然為嚴格的防疫政策辯護,自稱應得「防疫金牌」。
以上的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梁欣、徐簡綜合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8617)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