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物價飆升有貓膩 名流家人淪犧牲品
【新視角看新聞】近日,一位上海餐飲業者發布影片,披露上海當前的超高物價行情?中共的基層組織社區居委會以「防疫」為由,壟斷了封控社區的物資採購以及援助物資的分配。
近日,一位上海餐飲業者發布影片,披露上海當前的超高物價行情,據他推算目前物價已暴漲5到10倍,物價為何如此離譜?根據不少市民反饋,中共的基層組織社區居委會以「防疫」為由,壟斷了封控社區的物資採購以及援助物資的分配,甚至出現居委會扣押援助物資導致食品變質事件。
影片中,這位餐飲業者表示:「你們知道不知道,現在上海的物價已經離譜到什麼程度了嗎?很多人說是平時的兩倍,真的是兩倍嗎?」
「我大概的算了一下,現在上海的物價應該是平時的5到10倍。」
據這位餐飲業者介紹,他在上海開了不少餐飲店,手裡有幾十家蔬菜、肉、蛋、海鮮的上游批發供應商,「我相信沒有人比我更瞭解蔬菜、肉、蛋的底價」。
他按照自己買過的團購套餐來舉例,他說:「這個裡面10斤蔬菜、2斤豬肉,要賣250元,2斤豬肉平時是30元,10斤蔬菜以黃瓜、萵筍、蘿蔔、土豆這種便宜的壓秤菜為主,這些菜平時的均價也就是2元左右,10斤就是20元,那麼這裡平時買一共只需50元,而現在賣250元,正好是5倍。」
「如果我們拆分下來算,2斤豬肉60元,10斤菜190元,那麼豬肉就是平時的2倍,蔬菜是平時的10倍。」
「那就有人問了,是不是肉菜的進價貴了呀?我告訴你,根本不是。」他進一步解釋說:「現在的肉價一手的拿貨價跟往常是幾乎一樣的,有些冷門的蔬菜甚至比平常更便宜,再加上還有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
這位餐飲業者反問道:「你說這一沒有旱澇洪災,二沒有豬瘟、禽流感,供需關係也都沒有變,那你告訴我,物價到底為什麼會漲成這樣?」
對於上海罕見的超高物價,很多人都感到震驚。
一位外賣小哥日前拍攝一段影片表示,「現在很多單都是買香菸,現在上海香菸什麼價格呢?9元的大前門,現在賣到261元,11元的紅雙喜賣到300元,45元一盒的英中華,現在賣到一條是1700元,你們這些商家有沒有良心啊?你們的良心不痛嗎?」
4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上海市發函提示相關組織者、經營者在開展「社區團購」中,不得哄抬物價、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不過,在這次中共極端的防疫運動中,令社會輿論最為不滿的機構正是中共的基層組織社區居委會。
據市民近日拍攝的一段影片顯示,上海普陀區中山北路2655弄陸一小區,該小區大部分是老年人,居委會不允許搞團購,官方配發的物資寧可爛在居委會也不給居民配送,居民突襲了堆放在樓道裡的一堆箱子,打開看已經發出惡臭。
上海市徐匯區的一位市民在影片中對官方機構扣押防疫物資表示憤慨:「把我們關在家裡,關了一個多月,不發物資,情願物資在這裡爛掉,不給我們,現在讓我們出錢購買。這是什麼國家?」
此外,網上流傳的一段影片顯示,上海寶山區政府造假擺拍給居民送物資,拍完後物資全部拉走。這段影片曝光後,引發輿論憤怒。
上海封城「清零」,不但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就是一些名人的親人也「難逃厄運」。經濟學家郎咸平的母親、知名作家六六的母親,也都因為封城造成的人道危機而失去了生命或出現生命危險。
大陸經濟學家郎咸平11日發文證實,他98歲的母親不幸離世。他表示,母親只是腎臟有一點衰竭,按照過去的診斷,只要打一針就好了。由於上海嚴格規定必須做核酸才能就醫,他母親在醫院急診室門口苦等核酸證明4個小時都沒出結果,永遠的去了。
他想去見母親最後一面,然而小區封閉,費盡口舌才允許他去醫院,但是卻叫不到滴滴(網約車),所以也沒有見上。
他的母親過世後,郎咸平除了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外,還開始質疑上海防疫「還要發生多少人倫慘劇才能收手?讓一個本來可以救活的病人死在急診室門口,到底是誰的恥辱」?
然而,就在幾天前,郎咸平還在微博大讚全員核酸,謳歌上海。
無國界記者成員、南京市居民孫林對自由亞洲分析,郎咸平已經有懺悔之意,尤其是他最後的那句話,他說遺憾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從這裏可以看出,他是以懺悔的表示來發洩不滿。
上海知名作家六六,現移居新加坡。她4月10日在朋友圈發了一篇長文,講述了自己父母在上海封城期間的遭遇。她說,兩位老人「聽黨的話」,在家閉門不出17天後查出陽性,而他們只有在核酸檢測才下樓。過了幾天身體無恙,卻被居委會天天打電話嚇唬要拖到方艙醫院,導致她母親心臟病發作。
六六原名張辛, 兩年前在武漢疫情嚴峻時,湖北作家方方記錄武漢疫情下底層悲苦的時候,六六不斷宣揚中共的所謂「正能量」。
上海市民王寶(化名)對大紀元表示,郎咸平和六六等人又可憐又可恨,可憐他們的家人被這個體制害死;可恨他們平時吹捧這個「黨」,到頭來「黨」的鐵錘不砸到自己的頭上永遠不會說痛。一旦災難降臨,就鬼哭狼嚎。
市民孫林說,這種網暴言論與中共的洗腦有關。 「中共執政70多年,已經把人們的大腦洗成紅色,大家的傾向都以暴力為主,導致了中國人的思維都是在血色的狀態下形成。」
以上的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淨、王佳宜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648)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