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封城亂象叢生 民怨鼎沸忍無可忍

【新視角看新聞】上海封城導致亂象叢生,民怨鼎沸。有上海浦東市民說,當局瘋狂「清零」造成的次生災害頻發,他們身在其中有很多切身體會,民怨已經到了能忍耐的極限。

4月16日晚,上海浦東市民趙馨(化名)告訴大紀元記者,「當地的封控措施仍在加碼,浦東又發表了一份『告浦東新區全體居民書』,引用了國家的所謂科學決策,堅持動態清零,就是下定決心繼續對上海進行封控。」

趙馨提供的「告浦東新區全體居民書」中稱,浦東的感染人數仍在高位運行,連續4天超過1萬人。並承認整個浦東已封控20天,有些小區已封控一個多月。

告居民書還以Omicron傳染性很強為名,要求居民堅持遵守「全域動態管理」,並聲稱一旦放棄之前的所有努力和犧牲都將付諸流水,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趙馨說,「浦東發表的這份告居民書,當然也是全上海的告居民書。核心就是搞動態清零。孫春蘭到上海來了,看到上海的亂象,還要搞動態清零,我不相信真的能夠動態清零?全中國都有疫情的話,你做得到清零嗎?」

上海3月初爆發疫情,28日起,浦東、浦西兩區實施為期4天的「分區封控」,同時在封控區內進行多輪全民核酸檢測,封閉小區的大門上鎖,原定4月1日解封,由於感染人數居高不下,解封無望。

4月初,中共副總理孫春蘭到上海督戰抗疫,聲稱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不動搖。4月9至10日,孫春蘭重返上海。11日起,上海劃定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實施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7624個封控區當日起足不出戶。

趙馨認為:「當局把上海人封起來發國難財,我們都有很多切身體會。要求我們兩天一次下樓做核酸核酸檢測,他們就是撈錢,其次的問題是物價高漲,重病患者得不到救治等。」

「上海是一個有物價監管的城市,它不是一個絕對的自由經濟的城市,它的供應商、供應鏈的上游,很可能就是他們(政府)自己在裡邊賺錢,控制物價。」

趙馨說:「這次疫情老百姓被迫買高價物品,以前的青菜3塊錢一斤,現在青菜15塊錢一斤都算便宜了。」

近日,一位上海餐飲業者發表影片說,現在上海的物價應該是平時的5到10倍。」「一沒旱澇洪災,二沒有豬瘟、禽流感,供需關係也都沒有變,那你告訴我,物價到底為什麼會漲成這樣?」

根據上海市民反饋,中共的基層組織社區居委會以「防疫」為由,壟斷了封控社區的物資採購和援助物資的分配,甚至出現居委會扣押援助物資導致食品變質事件。

上海市民拍攝的一段影片顯示,上海一社區居委會書記被指「貪污防疫物資」,被社區人員攔截,該書記稱「我有權力支配這些物資」,雙方發生爭執。

上海嘉定馬陸鎮的一段錄音顯示,一名男子已沒有食物吃,他同住的老人已經餓暈,他向居委會求助,居委會的人員還說:「現在買什麼東西都是要靠搶的呀。」

上海防疫清零政策下,不僅老百姓挨飢抵餓,重症患者也救醫無門。

趙馨說:「4月15日我們有個鄰居半夜12點心臟病發了,打電話120急救電話,他們竟然說,讓病人自己去找醫院。鄰居在群裡面說,該怎麼辦?怎麼辦?我只是想說,現在大上海竟然到這種地步,我真的很無語。」

趙馨指出:「告浦東居民書竟然還說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你們說現在疫情死的人多,還是這次疫情封控延誤搶救死的人多?」「現在老百姓都只能在私底下罵,在網上罵都被封殺了。」

趙馨還透露現在政府基層的管理非常混亂:「有一個小區業委會發給小區的外國人一份通知,大意是說,今天我們的政府突然有一個通知,要求明天每個人測試兩次核酸。大家永遠不知道我們政府下一步要幹嘛。」

趙馨稱,「政府官員還對小區的外國居民說,你們先自我測試,然後8點鐘下樓,排成隊伍再進行核酸測試,如果你覺得這個不合理,你是對的。」「但是你們只能夠去遵守規定,直到解封。因為我們也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趙馨說,上海人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凡事你得有個度,如果你還要這樣封下去,你看看大家會不會跟你政府幹起來。你難道沒有想到老百姓能夠忍耐的底線問題嗎?」

趙馨表示,「現在大家都知道,包括社區的人、包括物業、包括各方面其實都躺平了。每天都覺得你就是在亂搞,但是不知道你要搞什麼。」

4月16日,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在「第11屆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上說,上海封城搞得民怨四起,這可能是地方政府故意要給習近平難堪。

董立文指出,地方政府以一刀切的方式殘暴地清零,很有可能是故意的,既然防疫清零是習近平親自下令、指揮與部署,地方就故意貫徹清零給你看,清到讓民眾都活不了。

董立文舉例,「就像去年習近平下令要減碳,結果地方一刀切減到大缺電,就是故意要給習近平難堪。」

4月初,時事評論員周曉輝的文章分析說,上海官員心中對中央清零政策不滿,導致行動上的抵制或者怠政。在習江持續博弈下,他們也有意「躺平」看中南海的笑話,並通過自己的不作為或亂作為給北京添堵,有的基層官員則藉機發財。

以上的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韻、梁欣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680)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