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滬電商物流供貨受阻 央視造假超市恢復營運

【新視角看新聞】上海封城,搶菜成為居民每天的頭等大事,但很多人搶不到菜,被迫購買高價菜,大批貨車被卡在高速路上,動彈不得;另一方面,央視謊稱千家超市恢復營運。

上海封城,搶菜成為居民每天的頭等大事,但很多人搶不到菜,被迫購買高價菜。上海人質疑,大批貨車被卡在高速路上,動彈不得,電商物流進不去小區,民眾收不到菜,苦不堪言。

上海物流業者陳先生4月17日告訴大紀元,現在上海很難進,目前送貨到上海的運費比以前貴好幾倍,因為沒有通行證進不來,沒背景、人脈的,通行證辦不出來。

陳先生說:「不好進,別人也不敢來,來了也回不去,現在通行證很難辦,還要拉與生活保障、防疫有關的貨才行,通行證分好幾種,反正是不好辦,想要辦上海的都辦不來。」

上海物流業者湯女士表示,公路運輸幾乎被卡死了,需要辦各種證明才走得動,導致上海物資奇缺。「上海缺菜,缺吃的東西,先解決溫飽,人民先保命,其他的東西都暫停,送保供物資的話,出保供物資證明,車子一定要有通行證,進來了就要被關14天,司機不敢來。」

山東物業者趙先生告訴大紀元,現在貨車去不了上海,也不敢去上海,去了不但要隔離,回來還要隔離半個月不划算。

近日,一張進上海的高速路照片顯示,「集運卡車都排著長隊等著,就是不發通行證給他們」,民眾質疑,外地進滬的車被擋在外面,當地順豐站點一大堆菜爛在那,「政府還在那整通行證、攔物流,只讓那些搞高價團購的通行,這城市的政府爛到底了。」

近日京東物流稱,已在全國調集3246人增援上海。對於居民下單之後多久可以收到物資?京東物流相關人士回應陸媒稱,「要看不同地區的疫情管控情況。」

4月18日,有民眾在網路上投訴,他在京東快遞上的下單,因為封控措施,而無法正常配送。

上海市民朱先生質疑,很多外省市往上海運的蔬菜,很多人吃不上,只能被迫接受團購的高價菜。

朱先生說,「它都是搞成團購,然後我們自己再搶,它是採用這種方法,都是利益啊,現在的黨員啊或者領導幹部,他們為是為了升官發財啊,他不會管老百姓的死活。」

上海市民倪先生提到,有人每天同時操作10個APP,從早上6點搶到10點都沒搶到菜,抱怨連連。

倪先生說:「官員們不但撈錢,連高速公路都封掉了,而且封是封老百姓的,他們是暢通無阻的,你看那些官員不是到處在走嘛,雖然我們不能出小區,但是馬路上的汽車開來開去,我還是知道的呀,這些都是特權階層。」

目前,擁有2500萬人口的上海市封城超過兩週,當地民眾生活物資短缺,民怨沸騰。中共央視日前報道稱,上海市超過千家超市賣場恢復營業,當地生活物資「供應充足」。不過,有攝影師披露,央視報道中的「前三個鏡頭」是由他拍攝的,而拍攝時間卻在兩週前未封控時期。

4月16日,中共央視《新聞聯播》以「上海堅持動態清零 做好生活物資供應」為題,報道了上海堅持「動態清零」的消息,並配圖顯示該市生活物資「供應充足」。央視報道稱,截至4月15日,「上海重點超市賣場,門店開業1011家。」

然而,網民「攝影費迪聞」在朋友圈發文透露,央視新聞聯播中的「前三個鏡頭」是他拍攝的,時間是「3月31日」,地點在上海楊浦大潤發(楊浦區門店)。

網民「攝影費迪聞」還補充道,這些鏡頭是給央視經濟半小時拍攝的。「我估計央視沒素材了,全上海沒攝像可用了」。

上海當局於3月27日宣布以黃浦江為界分批實施封控,而楊浦區處在浦西地區,「攝影費迪聞」提到的楊浦區此時正處於未封控狀態。

對於央視報道,不少上海市民紛紛指責官媒造謠,並要求追究央視的責任。

網民「老盛再聊大宗」4月17日發文說,面對這樣一條新聞,上海市的民眾都不淡定了,強烈要求追究新聞聯播在疫情時期造謠的責任:上海民眾自我求生購買物資艱難不公開披露,上海民眾看病難不披露,上海民眾獲得官方物資稀少不披露,為什麼在上海民眾最艱難的求生時期,造謠生事?

上述質疑貼文很快被官方刪除。對此,有網民諷刺官方「有史以來最快速度地『解決』群眾呼聲」。

在封殺輿論質疑聲音的同時,上海官方出面闢謠稱,央視畫面「反映的是4月15日金山區超市情況」。

針對官媒報道,不少網民紛紛發表評論。

「上海公信力為零,央視公信力為負,蛇鼠一窩,造謠的水平真的是低到令人髮指。」

「新聞聯播說超市人頭攢動,一片喜氣祥和,於是上海人炸鍋了。央視從開播就造謠,造了七十多年謠,你們才知道?」

長久以來,中共央視新聞不斷被曝光涉嫌造假。

2011年1月,央視在《新聞聯播》中報道中國的空軍航空兵具備遠洋作戰能力,並播出殲10實彈射擊片段。有眼尖的網民揭發,戰機擊中目標的一段畫面,實際上來自美國電影《壯志凌雲》,並貼出視頻截圖對比作證。從截圖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兩段畫面中的火焰、煙霧甚至碎片飛散方向都完全一樣。

2013年,在央視《焦點訪談》節目中,一名女子出現在鏡頭中,字幕顯示她是「北京市民」,名叫「姚春芳」。但3分鐘後,該女又出現一次,變身為「長春市某商場職工」,姓名也改為「王維」,被網民曝光僱人造假 。

事件曝光後,央視通過微博承認造假,並且發表致歉聲明。

以上的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熊斌、李淨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712)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