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觀察】中共攻台 香港將成基地?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近期的「國安日」數篇發文,將香港放首位,引發外界關注,而有關習近平一旦攻台,香港將被作為軍事基地的說法也被提起。
中共近期「國安日」的數篇發文,在列出所謂國安問題的標準表述是「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將香港放首位,引發外界重視,關於習近平一旦攻台,香港將被作為軍事基地的說法也被提起。
香港《明報》4月19日報道稱,「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的排列順序,是2021年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第三份歷史決議」確立的,其中所謂「涉海」鬥爭,主要是指南海和東海釣魚島的主權紛爭。
報道寫出,這表明北京對香港問題在國安領域的重視程度,高於其它問題,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頭等大事,就是為《基本法》23條立法,而且這次立法應該不會在2003年立法的基礎上,而是另起爐灶。
不過,大紀元記者查詢發現,2022年3月8日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在兩會做報告,在提及《反外國制裁法》時,列出的順序是「涉疆、涉藏、涉港、涉台、涉海」。
台灣軍事專家、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羅列所謂的國安成就,把香港放在第一位,除了凸顯過去幾年中共在香港所謂維持社會穩定的一個成果,「最主要就是要凸顯出習近平個人的領導威信,香港的穩定是攸關2022年習近平能不能安穩連任的一個重要因素」。
李正修說,不管其它國家怎麼樣批評中共侵犯新疆、西藏人權等等,對中共統治並不會產生影響。至於涉海就牽涉到國際事務,相較於香港或台灣來講,中共認為不是最迫切的問題,而台灣是中共目前最難以掌控的一個問題。
香港著名學者練乙錚曾經分析說,香港對於中共武統台灣具有地利和物流優勢,一旦兩岸開戰,香港會被中共利用成為重要的軍事要地,香港目前已經有幾十個中共駐軍基地,所有兵種齊全,駐軍已經有一萬多人,戰爭爆發時可以大幅增兵,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香港物流非常先進,將戰略物資運輸到香港,比福建容易。
練乙錚提到,軍事投射力量可以迅速從香港出發到台灣,中共最先進的戰機,從香港到高雄之間只需時15分鐘到30分鐘,香港有兩條機場跑道可以使用,一條是香港國際機場的「第三跑道」,啟德舊機場跑道也可以翻新使用,另外,香港港闊水深,任何潛艇甚至航空母艦都可以停泊在香港,因此中共一定會對香港這些地理優勢有所盤算。
而李正修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把香港作為軍事基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最主要香港是一個彈丸之地,已經擠入了七百多萬人口,如果要再派更多的軍隊到香港的話,對於香港社會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負擔。」。
李正修認為,中共在準備攻台的計劃中,不會把香港列為軍事備案,畢竟香港離台灣還是有一段距離,「雖然有學者說從香港到高雄的戰機飛行,只要15到30分鐘,如果這樣來看,為什麼不部署在台灣的對岸呢?譬如說福建或是浙江,那時間更縮短了,更何況如果要讓香港成為攻台的軍事基地、後勤基地的話,中共必須派遣更多的解放軍到香港去,要移交更多的武器裝備到香港。這樣其實就等於繞一大圈。」。
李正修認為中共軍隊不會從香港出發,不但是繞太遠,而且會陷香港於動亂,對於習近平的軍事部署來說,不太划算。
對於中共將香港作為一個軍事基地的說法,台灣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這對台灣來講只算是一個警示,特別是防衛方面的警示,事實上中共攻打台灣反而是不利的。
蘇紫雲說,香港成為軍事基地對於解放軍的戰力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香港靠近中國廣東一帶,就像中國海軍另外一個近岸的準備基地而已,在地緣上面對於台灣沒有什麼影響。
蘇紫雲表示,從烏克蘭戰爭持續到現在,對於中共的警示就是,中共要攻打台灣,比俄羅斯攻打烏克蘭難度高太多,因為烏克蘭是地面的防衛,台灣是海洋的防衛。
另外從經濟上可能受到的制裁看,依照2021年中共官方統計,外貿進出口的第一大經濟夥伴是東協,第二個是歐盟,第三個是美國,第四是韓國,第五是日本,如果中共攻打台灣,美國、歐盟、日本、韓國都可能是經濟制裁的發起者。
蘇紫雲說,「這些國家經濟制裁會對中國造成很重大的影響,畢竟俄國的出口大部分是依賴能源,是比較單一的產業,但是在中國有更多元的企業,如果遭到經濟制裁,受到影響就會更大,這可能會讓中國在軍事風險之外,承受更多經濟上的不可預測的風險。」。
香港有線財經台前台長顏寶剛日前撰文分析指出,隨著未來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習近平對台灣動武的機會愈來愈高,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不再重要。
顏寶剛認為,一旦中共對台灣動武,作為軍事要地的香港,誰做特首可以保障習近平的安全係數,誰最有能力將香港微弱反對聲音完全消滅,避免傳導到大陸,影響14億同胞,這才是習近平最大的考量,所以李家超成為下屆特首的不二之選,是北京唯一支持的候選人。
李正修對大紀元表示,香港是攸關習近平能不能順利延長到下一任期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香港下個月就要進行特首的改選,李家超成為中共官方所謂最信賴的人選,主要是警隊出身的背景,尤其在過去幾年,強力鎮壓香港市民的抗爭,更深得中共領導人的讚賞。
李正修說,「李家超的出現,代表中共將香港的穩定視為首要任務。至於香港是否能繼續成為東方之珠,成為亞洲金融中心,其實不是習近平最在乎的。」。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8770)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