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實戰論軍力 世界前三差距拉大
【新視角看新聞】俄烏實戰中,俄羅斯空軍無論總體規模、制空能力和空襲效果都相去甚遠。俄軍沒有向外界展示出現代化的立體作戰能力,與世界軍力第二的名頭不相符。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周田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的文章。
俄烏戰爭還未結束,世界軍力前三名的差距,一再被拉開。
美軍一枝獨秀,無人能及;俄羅斯和中共軍隊應該暫時還能留在排行榜的前三名位置,但綜合軍力就難以與美軍匹敵。
俄軍在實戰中暴露了多方面的差距,包括情報、遠程精準攻擊、空戰和空襲、聯合作戰、士官戰術質素能力、補給、總體規劃、組織和指揮等。
在過去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軍發動首輪導彈攻擊後,空中攻擊隨即展開。
美國空軍的96架F-15C專門用於制空作戰的所謂「空優」戰機;48架F-15E、212架F-16多用途戰機,主要進行戰術空襲;參與空襲的戰機,包括A-10攻擊機144架、F-111F攻擊機64架、F-117A攻擊機42架、B-52轟炸機36架。
美國海軍投入了F-14戰機109架、F-18戰機89架;美國海軍陸戰隊也部署了F-18戰機78架、AV-8B攻擊機84架。
美國陸軍投入了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245架、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141架。
以美軍為首的盟軍總計部署的固定翼飛機,包括其它的偵察機、預警機、電戰機、加油機、運輸機等,超過2,780架;共出擊了超過10萬架次,投下了8.85萬噸彈藥。
美軍的空優戰機牢牢掌控了制空權,伊拉克空軍完全不是對手。美軍佔有了絕對制空權後,通過空襲癱瘓了伊拉克的空軍基地;美軍更大規模的精準空襲基本摧毀了伊拉克的主要軍事目標,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隊的行動。
經歷海灣戰爭31年後,俄軍入侵烏克蘭,也出動了大批主力戰機;美國國防部估計,俄軍總計部署了約300架多用途戰鬥機。實戰中,俄羅斯空軍無論總體規模、制空能力和空襲效果都相去甚遠。
俄軍出動了大批精銳戰機,包括Su-35、Su-34、Su-30多用途戰鬥機,還有前蘇聯的Su-27戰鬥機和Su-24、Su-25攻擊機等。
烏克蘭戰機估計主要從西部機場起飛,似乎俄軍戰機並未試圖控制烏克蘭西部空域,也沒有大規模轟炸烏克蘭西部的機場設施,弱小的烏克蘭空軍還在運作。
烏克蘭正急迫地希望得到東歐國家的Mig-29戰機,烏克蘭飛行員可以立即操作、投入戰鬥。
俄國空軍並沒有專門的空優戰機,Su-35、Su34、Su-30都從S-27發展而來,屬於更注重對地、對海攻擊的多用途戰鬥機,前蘇聯的Su-27戰機反倒相對更像空優戰機。
相比之下,俄羅斯不但沒有專門的現代化空優戰機,第四代戰機的數量與美軍的差距也較大;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Su-57剛剛開始交付,但似乎沒有投入烏克蘭戰場。
俄軍戰機從質量到數量,與美軍都難以匹敵,在烏克蘭戰場上的表現也確實令人大跌眼鏡。對於俄軍情報能力的差距,也真實地反映在空襲效果上。
在俄烏戰爭早期,空襲中發射的導彈,並沒有真正摧毀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指揮和通訊系統,沒有能彌補地對地導彈攻擊的不足。
而在俄烏戰爭後期,俄軍戰機使用了更多非引導性的傳統炸彈,變成了無目標的狂轟濫炸。俄軍導彈時而偏離目標,炸彈時常落入居民區,沒有能有效的空襲烏克蘭軍事目標。
俄軍戰機也未能與地面部隊有效配合,幾乎沒有對地面戰鬥提供直接支援。俄羅斯空軍看似佔據了空中優勢,但地面部隊仍在獨自與烏克蘭軍隊交戰,甚至大批直升機都沒能及時支援裝甲部隊。
俄軍戰機出動次數不少,但對烏克蘭西部的空襲較少,幾乎沒有威脅到烏克蘭的補給線,美國和北約的武器源源不斷地送到了戰場。
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仍然在大修,海軍沒有能力從黑海發動空中攻擊,空襲的重任全部依靠俄羅斯空軍,俄羅斯空軍需要應付烏克蘭東部、南部、基輔和哈爾科夫各地的任務,也確實沒有能力再兼顧烏克蘭西部了。
美國空軍之外,配備了F-35戰機的美國海軍,實際空中戰鬥力恐怕也超過了俄羅斯空軍。
俄軍第四代戰機不斷被烏克蘭防空系統擊落;美國的單兵毒刺導彈和英國的星光導彈,令俄軍直升機如同驚弓之鳥,在空中不斷釋放出干擾彈,顯得相當狼狽。
中俄關係正常化後,中共從俄羅斯引進了Su-27生產線,仿製了殲-11;再進一步引進了Su-30,仿製了殲-16,目前是中共的主力戰機,現役大約150架。中共最後又購買了24架Su-35,但沒有繼續仿製。
由於中國國產發動機性能達不到要求,中共仍然在大量進口俄羅斯的飛機發動機。儘管中共號稱國產機載設備性能超過了俄羅斯,但並未在實戰中得到驗證,而且核心零件很可能是來自西方國家。
中共的殲-20模仿了美軍的F-22,但一直沒有能真正量產,發動機不過關仍然是關鍵的一項難題。美軍證實,殲-20主要用於空戰,應該沒有空襲能力。
中共現有的2艘航空母艦,同樣是前蘇聯航空母艦的仿製品,艦載機殲-15也模仿了Su-33,但Su-33已經被俄羅斯航空母艦放棄不用了。中共航空母艦並沒有真正形成戰鬥力。
中共始終沒有能獲得俄羅斯的轟炸機、攻擊機技術,只能繼續模仿、改良前蘇聯的早期轟炸機;中共也沒有真正獲得俄羅斯的加油機技術,直升機還在抄襲模仿中。
俄羅斯空軍在實戰中的表現,與美軍的差距相當大。除了戰鬥機和攻擊機外,俄軍的偵察機、電戰機似乎也沒有發揮作用,美軍的偵察機和電戰機卻對烏克蘭軍隊提供了關鍵的支持。
世界軍力排名第一、第二空中力量的巨大差距,應該令排名第三的中共相當受挫。
在中共軍備競賽的壓力下,擁有155架F-15和62架F-2的日本空中自衛隊正加緊升級,若訂購的147架F-35全部交付,真實戰鬥力恐怕會緊隨美軍,壓倒中俄。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815)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