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動態清零」 如何涉中共複雜內鬥?

【新視角看新聞】上海封城製造的次生災難遠大於疫情本身為標誌性事件,習當局的「動態清零」政策面臨空前挑戰。挑戰背後,是複雜的中共內鬥,政治鬥爭將隨著疫情而變化。

以下新聞內容,取材自時評論員王赫文章,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

由上海封城製造的次生災難,遠大於疫情本身為標誌性事件,習當局的「動態清零」政策面臨空前挑戰。挑戰背後,是複雜的中共內鬥。

習近平如果在「二十大」上三連任,將打破鄧時代以來的慣例,這時政績會是一個重要籌碼。而習「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疫情防治及其總結出的「動態清零」總方針,就成了中共內鬥的一大目標。

疫情防治本質上是個醫學問題,根據疫情變化調整政策是自然之事;但是,習當局之前把「動態清零」上綱上線,捧到了與西方相對比的「政治優勢」、「體制優勢」的高度上,以致調整空間很小。

面對政敵的攻擊,在三連任的壓力下,強硬堅持,甚至不怕一錯到底。但是,「動態清零」政策帶來的種種問題,恰好為反習勢力源源不斷地提供彈藥。

目前習當局的被動,有習自身僵化的因素,但習近平並不是醫學家,他是被那些支持「動態清零」的專家誤導了。如果沒有人在他面前拍胸脯保證,習還會這麼堅持嗎?因此,中共體制的根本性弊端,是「政治掛帥」、沒有學術自由、言論自由,解決不了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問題。

當前,習當局對「動態清零」的堅持,不是一個醫學問題、科學問題(學術界並無定論,但當局會利用權力壓制反對者或不同聲音),而是政治鬥爭問題,政治鬥爭將隨著疫情的變化而變化。大概只有「二十大」結束後,才有機會調整政策。

跟「動態清零」直接相關的是全民核酸檢測、打疫苗。而核酸檢測、疫苗都是要花錢做的,這就牽扯巨大的經濟利益的分配問題。哪些人來做這個生意?各做多少,各做哪些區域?中共政治局常委一級都牽扯進去了,爭奪之激烈,是外界難以想像的。

例如,2月網路上流出一段疑似哈佛學者黃萬盛在私人聚會上的談話錄音,其中講到:中國某集團公司,僅靠核酸檢測一項就賺了6,700億元;按北京大學教授李玲給出的,2020年中國抗疫產生經濟收益數字,就將近要67萬億元,而僅這個集團令人難以想像的收益數字,才只占總抗疫收益的1%。

這就是利益集團對國家防疫政策的綁架,其中的內鬥也是凶猛的。最近,北京市衛健委主任於魯明落馬,中國疫苗巨頭科興公司的政府事務中心高級經理曹曉斌突然「病逝」,普遍認為與此有關。而2020年以來,習當局也一直在加大醫療衛生領域的反腐力度,恐怕不是巧合。

舉例說,1月12日,與鍾南山關係密切的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龍頭企業「金域醫學」,其全資子公司(「鄭州金域」)區域負責人,被河南省許昌市公安局宣布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

罪名則是涉嫌傳播病毒,非常離奇。

金域醫學大股東之一是「國開博裕」,而博裕資本的實際控制人,是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雖然遭受這次打擊,「金域醫學」的實力還是很強悍的。直至近日,4月12日,中國政府採購網公布了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外送檢驗服務項目招標結果當中,金域醫學獨家得標金額超過2,500萬元!

疫情防治中,還有個中醫體系和疫苗體系的博弈問題。相較突出的例子是,去年8月6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四川頻道當中的發文:《中醫藥在兩次抗疫中的卓越表現》。發文中披露了兩派相鬥的一些內情,隨即遭刪除,但又被一些官媒轉發。

而社會上對中國疫苗質量的詬病,起底蓮花清瘟膠囊是「世紀謊言」這件事,都體現出了兩派的互鬥。

中央和地方矛盾是中共的老問題,毛澤東都解決不了。習近平上台後,不斷推進中央集權,自己當上了「核心」,但中央地方矛盾卻也解決乏力,各級政府責任權利的制度規範還沒有建立健全,主要是倚靠「講政治」強行壓制。

地方的反彈也是強烈的,突出表現的是躺平。

例如,去年下半年,中央強調「減碳」、搞考核,許多地區就「搞運動」,「一刀切」拉閘限電,不顧民生、放大矛盾,弄的習當局也是傷透腦筋。

這波疫情,進一步出現了新的特點,傳染力強重症低死亡率低,在許多國家被視為「大號流感」,上海當局根本不想搞大動作,也想「與病毒共存」。

上海還有一個特殊性,它是江派的老巢,李強雖是市委書記,但其實根基不牢。上海本地官員很抵制中央強壓下來的「動態清零」,也是躺平,上海市政管理水平,原本是大陸最高的,現在則急劇下降,放大和製造了民生災難,目的是讓老百姓的矛頭指向習當局。

「動態清零」政策,其實質含義是講「政治第一、維穩第二、科學第三」,中共內部的派系鬥爭、經濟利益爭奪,都潛藏其中。估計到「二十大」定盤之前,習當局都會要求「動態清零」要實實在在執行下去,內鬥不會停息,而且還會根據疫情的變化而變化。

而中國疫情的真實情況,被中共嚴密封鎖,可能非常嚴峻。習當局「動態清零」政策的鼓吹者,同時也是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4月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未來新冠病毒變異及疫情發展方向非常複雜,既有可能向傳染性增強、致病性減弱方向發展,也有可能向傳染性和致病性都增強的方向發展;要準備迎戰可能發生的規模化疫情。

吳尊友的這個說法,用意頗深。一方面,是對控制疫情沒把握,事先做心理建設;另一方面,是替習當局把未來可能防疫失敗的責任甩出去,推給上天。代表,這是為自己和習當局預留後路。

可悲的是,中共「動態清零」及其背後的內鬥,從來就沒有真正考慮過廣大的中國老百姓,真正承受災難的永遠都是老百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881)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