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滬封城苛政仍未央 高層內鬥持續升溫

【新視角看新聞】上海自4月20日宣布社會面清零以來,政治化操作手段明顯增強, 上海封城亂象有增無減,同時高層權鬥在上海封城事件上的聚焦反應似有升溫跡象。

以下新聞內容,取材時評論員郝平文章,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

上海自4月20日宣布社會面清零以來,政治化操作手段明顯增強,疫情數字應聲下降,但封城苛政下的上海人依舊生活在圍城之中,不少人仍在極端政策造成的災難中掙扎。上海封城亂象有增無減,同時高層權鬥在上海封城事件上的聚焦反應似有升溫跡象。

4月22日,上海高調出台「開展社會面清零攻堅九大行動」政策指出,將開展社區管控行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流動聚集。同日,孫春蘭在上海調研時強調要乘勢而上、一氣呵成,鞏固擴大攻堅成效。

中共說的比唱的好聽多了,但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4月19日晚,上海浦東、浦西等十多個區突然出現鐵絲網封路現象,人行道路也被封鎖,並且是連夜完成的。

回想1961年的8月12日夜晚到13日凌晨,在蘇聯赫魯曉夫的支持下,東德領導人簽署指令封鎖邊界,大批木材、煤渣磚和帶刺鐵絲網被運到了東柏林。一覺醒來,東柏林人發現自己去不了西柏林上班了。

中共上海當局這是在建立21世紀滬式柏林圍牆嗎?

社會面清零的底層邏輯是,一個個上海人的悽慘悲劇會被埋得更深,「每家都有一個痛苦的故事」會被中共強行改寫為「講好中國故事」。4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發出一則警情通報,57歲的鄭某某為博人眼球而編造影片,內容為「家政人員自述其服務的老人在家中挨餓致死」。

4月23日,網上又有一段關於上海的悲慘故事在流傳。來自山東棗莊的一位婦女錄影片留言說,自己一家7口人,有2個孩子,一個不到2歲,一個不到7歲,關在家中一個多月,政府只發了3次物資,都快要餓死了,特意留錄音和遺言存證!

另一則影片顯示,上海同仁醫院,一位母親帶著小女孩在外面等了4天4夜也沒有得到治療,母親快要瘋了,質問:「上海到底怎麼了?」

4月23日,環球網刊登題為《上海全市封控還會持續多久?就上海市民關心的問題相關部門答問》的文章稱,「只要我們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正常的生活就會早日到來」。封城苛政猛於虎,中共毒性遠大過新冠。

4月21日中共前元老葉劍英的孫女葉靜子在微博上發聲,寫下了一段帖文:「這次沒有人故意搗亂是不可能的。廣州深圳都沒有這麼一塌糊塗,怎麼能搞成這樣?損失比烏克蘭還大了。」

葉靜子是葉劍英二子葉選寧之女,現任宋慶齡基金會理事,香港星際文化集團(Brilliant Culture Group)董事總經理。2月21日,葉靜子也曾為江蘇鐵鏈女大膽發聲。葉靜子在微博上實名譴責徐州當局,「豐縣肯定只是冰山一角,其它的呢?21世紀還存在這麼原始行為,人性去哪裡了?」

葉靜子關於疫情這段話非常明顯,意有所指。上海是江澤民勢力老巢,盤踞著韓正餘部,上海防疫的種種亂象,基層官員躺平,連體制內名流都無法倖免的次生災害,還有觸目驚心的抗疫物資倒賣,京東在上海的派送至今仍受阻撓,等等一系列事件,如果沒有盤根錯節的政治敵對勢力的阻撓和干擾,這些現象不會如此混亂不堪。

深圳封城一週,經濟損失成為詬病,但與上海封城的慘狀相去甚遠。

4月20日,「之江系」大員應勇轉任人大賦閒,被外界視為習近平在高層政治角力中受挫,李強的「不爭氣」,無疑又給習陣營增添了不穩定因素。4月21日,江派反習大將傅政華被逮捕,與應勇賦閒有關,足見高層權鬥拆招甚密。王岐山大秘田惠宇被查,讓權鬥更顯刀光劍影,凸顯中共高層政治格局的複雜纏鬥生態。

為此,4月21日,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發表題為《有些人想肢解上海了》的網文。

該文一度上了百度熱搜。文章力捧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批判上海復工,強調要尊重客觀規律,這樣的論調無疑和習當局的大節牌顯然不同調不同音,其中某些語句幾乎句句是劍,劍指習當局在逆改革行事,與客觀規律作對。

顯然,習當局病毒清零和近年的左轉政策,在政界、學界、民間都引起了很多人的相當反感,此文目前仍能搜到,且一度上熱搜,背後沒有反習政治勢力背書,在言論自由空間如此禁錮的今日中共國,是很難想像的事,也根本做不到。

內鬥升溫,離不開習二十大謀連任這個核心權鬥問題。習近平堅持清零不動搖,也是意在為二十大連任加分。日前,習近平突出「奇招」,從各種權鬥糾纏中騰挪抽身,為連任造勢布局。

近日,新華社報導,為了貫徹習近平的「指示」,中共將從4月15日到5月16日,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就中共二十大的相關工作在網上徵求公眾意見。黨媒稱通過網絡平台,就黨代會工作向全社會徵求意見,這在中共歷史上尚屬首次。

中共早已左右了民眾的話語權,徵求公眾意見,並不是為廣開言路,而是人為製造想要得到的民意。中共在權力鬥爭中,通過「控制民意」來獲得權力鬥爭優勢的,其實並不是首次,毛澤東反右、對劉少奇的批判、打擊鄧小平,與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等,不都是輿論先行嗎?只不過那時沒有網絡而已。而政治鬥爭這張大網、群眾運動這個路子,從來就沒有擱置過。

中共二十大的相關工作在網上徵求公眾意見,這一舉動,說明內鬥相當激烈,需要藉助民意支撐擴大贏面,同時,也意味著,權鬥選邊已經公開化,並推向社會。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882)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