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建方艙清零難 強收陽轉陰個案
【新視角看新聞】上海全面封城近一個月。中共堅持實施的「動態清零」防控,在全市大建方艙醫院,但是新增感染人數仍不斷上升。疫苗專家表示,封城「清零」的可能性為零。
擁有2,500萬人口的中國第一大都市上海全面封城近一個月。中共堅持實施「動態清零」防控措施,在全市大量興建所謂「方艙」的臨時醫院,但是新增感染人數仍然居高不下。疫苗專家表示,封城「清零」的可能性為零。
現任新唐人電視台(加拿大)總裁的王紹九博士,曾經是法國疫苗公司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的資深疫苗科學家,同時在2003年曾任SARS疫苗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王紹九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Omicron(奧米克戎)的特性來說的話,『清零』的可能性為零。」
王紹九解釋表示,唯一可能清零的情況,是在2020年1月初,如果當時在武漢把早期毒株限制在市內的話,將局部感染的人群隔離開,倒是有可能。一旦(病毒)出來了,就不可能清零了,尤其後來的病毒是高傳染性的,病毒一旦變種是不可能清零的,除非整個中國跟外界完全隔離。
王紹九指出:「在冬奧會的時候,我就覺得,中國肯定會出大事,因為中共的防疫政策是不可能把Omicron擋到國門之外的。」
他說,因為Omicron傳染率極高,一旦進入社區傳染,就不可能阻止,大部份的感染者是沒有症狀的,你不知道他有沒有感染上病毒,病毒在社區傳播後,要清零是絕對不可能的,科學上來說就叫「零可能」(zero chance)。
上海的知名防疫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過去兩年曾在很多公開場合上多次提出人類要與病毒共存,但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總顧問、原衛生部部長高強則痛批此番言論,認為:「與病毒共存」絕不可行!
王紹九博士指出,「即使是上海的首席專家張文宏也說要跟病毒共存。現在等於說是中共高層親自部署,親自說要清零,大家都得跟著清零,所以現在就是政治掛帥了,大家都不敢說話。」
中國產的疫苗有效性被質疑,王紹九表示,「中國大陸疫苗有效沒效,對Omicron的控制上可能沒有太大區別,關鍵在於致死亡率。如果疫苗還有作用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死亡。」
王紹九認為疫苗再好也不可能清零,因為「全世界其它國家有的用中國疫苗的,有的用輝瑞的,即使是西方的疫苗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達到清零的,例如現在加拿大大多數是Omicron病例,感染的很多,但是感染就感染了,咳嗽幾下,幾天不舒服就過去了,過去了反而會對控制疫情有幫助,因為這樣就會有自然免疫。」
根據中共官方統計,截至4月13日,上海設置臨時醫院(方艙)床位約20.4萬張。當日持續有多所小學、公寓住宅、廠房被徵用隔離點。全市爆發多宗抗議事件,反對當局在社區內設臨時醫院(方艙)。
多位民眾在網上反映「陰性也被拉走」,一名上海網民表示,「真的和網上很多例子一模一樣,三天前疾病防控通知我去臨時醫院(方艙),後來測了兩天陰性,早上公安通知晚上要轉送去醫院和隔離。小區裡有十幾宗同樣情況的,能申訴的渠道都申訴遍了。」
上海市徐匯區日暉六村居民葛開英,在網上發出資訊,稱自己在4月5日做抗原檢測出現陽性反應,當日又做了核酸檢測。但目前為止,健康雲上沒查到她陽性的報告。她向居委提出申請,若真是陽性,她希望能居家隔離。
4月23日,葛開英向大紀元記者講述她的這一段經歷時,還心有餘悸。
葛開英表示,「3月中旬我丈夫去世了,在極度悲傷中我渾身癱軟無力,除了下樓做核酸檢測外,整天躺在床上哪裡也沒去,那時社區已開始封控了。」
4月5日,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上門要給她做抗原檢測,結果呈現陽性。於是當天又做了核酸檢測。目前為止,健康雲上都還未查到她陽性的報告。
當天葛開英就向居委會提出:若真是陽性,申請能居家隔離。她並且提出二個不去臨時醫院(方艙)的理由。
「第一個是,我丈夫才去世,我身心倍受打擊,去臨時醫院(方艙)我會承受不住。另一個是,我家是屬於煤氣、衛浴獨用,大門緊閉與周圍鄰居隔絕開來的,我一個人有居家隔離條件,我也會遵守隔離守則。居委對此不置可否。」她同時打了12345熱線,反映自己目前的狀況和請求。
在4月11日左右,她自我檢測抗原呈陰性,立刻向居委會做了報告,此後一直都是陰性。
4月17日,居委會帶人來給她做抗原檢測,結果也是陰性,她以為沒事了。但當天下午斜土派出所警察上門來,用對講機呼叫葛開英去臨時醫院(方艙)隔離。「但斜土派出所警察根本不容許我說話,理也不理就走了,走前撂下話『不去就採取強制措施』。」
葛開英說,「自從4月5日檢測出現陽性反應,我家大門就被貼上封條,就是不能出門,鄰居看到封條就知道你是陽性的。雖然已經正常了,但是核酸檢測都還是工作人員上來幫我做。」
那天警察走時,揚言要採取強制措施,葛開英心理惴惴不安好一陣子。直到4月23日她告訴記者,「警察沒再來了,應該沒事了。」現在她終於放下心頭大石,她也感謝記者和網民朋友的關心,也感謝大家陪她度過這段令她煎熬的日子。
對事件的處理手法,王紹九博士指出,「這就是亂來了,如果陽性的是年輕人,你給他關在那裡,對他沒什麼好處,如果陽性的是老年人的話,80多歲了,在臨時醫院(方艙)也得不到更好的護理,對他的治療也沒什麼好處。」
「這都是政治運動,不是根據科學做出新的調整,還是拿舊一套的做法搬過來用,其實是禍國殃民的,真的製造了很多的人間悲劇。」
王紹九認為,科學的方法是「把最危險的人群保護起來,給他們最好的條件和護理,儘量不要讓重症出現,降低死亡率,同時讓其他人能正常的生活。」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梁耀、李熙採訪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8933)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