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釋信號 中共政策轉向救經濟?
【新視角看新聞】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外釋放信號,疫情爆發和經濟低迷讓中共高層感受到壓力,迫使中共改變過去一年,打壓經濟部門的措施。
根據中共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發出的通稿,在中共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4月29日的會議上,總書記習近平及其他高官宣稱,將要推動互聯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台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意思是,將放棄過去一年內,針對互聯網公司的打壓行動,改為常規管理。
但是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
在會議內容傳出後,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股股價出現了兩位數的暴漲。A股港股和人民幣匯率拉升,外資也從賣出轉為淨買入。
多家英文媒體4月29日搶先報導說,中共最高互聯網監管機構網信辦,將於5月初與多家科技巨頭會面,討論放鬆監管等事宜。
香港《南華早報》最早披露這一消息,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為了使大型科技公司在提振經濟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當局將與科技企業展開座談,並且將賦予互聯網平台更大空間,來幫助支撐目前陷入的經濟困境。
消息說,監管當局將向企業保證,不再要求整改或處以意外罰款,適用對象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以及字節跳動等。同時,最早將於5月初召開一次聯合監管會議,讓所有監管機構達成一致意見。
《華爾街日報》也報道說,消息人士透露,北京正準備暫停長達數月、針對科技公司的整治行動,因為官員們正在尋求停止中國經濟迅速惡化的辦法。
在中共當局政策已引發整個科技行業股票拋售和裁員浪潮的一年後,因嚴苛的COVID-19清零政策,中國經濟前景也變得越來越黯淡,消息人士把這次會議視為一個改變的前兆,顯示中共官員們已經承認監管措施對私營部門造成了損失。
此時,支持科技行業或許有助於中國經濟。因為市場正在迅速下調2022年的中國經濟增長預期:Omicron變種病毒擴散,導致中國最大和最富有的城市 - 上海封城一個月,現在又有可能使首都北京癱瘓。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黃天磊(Tianlei Huang)說:「中國政府似乎已經意識到,中國在許多事上走得太遠了,包括在科技平台和財產平均分配這倆方面,因此現在正在進行路線修正。」。
4月29日的政治局會議中指出,當局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實現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目標增長約5.5%。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可能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因為中共正面臨來自COVID-19疫情、烏克蘭戰爭、房地產行業下滑和消費支出疲軟上升的風險。
政治局會議後的通稿也宣稱,「COVID-19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但同時,會議又重申,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這是中共政府過去在面臨經濟衰退時期,頻頻祭出的刺激方案。
《華爾街日報》稍早報道說,習近平在閉門會議上告訴官員們,要確保2022年中國的經濟增長超過美國,並且計劃通過加快製造業、技術、能源和食品行業的大規模建設項目來實現經濟目標。
澳新銀行(ANZ)的經濟學家表示,習近平高調呼籲加大基礎設施支出,即便這樣的作法會以推高中國的槓桿率為代價,這項呼籲反映出,領導層對2022年達成增長目標承諾的重視。
中共五年一度的黨代會將在2022年秋天舉行,除了習近平爭取第三任期之外,還有各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數十名高官,將爭奪最高層官員的晉升機會。
彭博社對此分析表示,由於習近平要為黨代會上成功獲得第三個任期做準備,維護最高領導人的聲譽,對爭取連任越發重要,而經濟增長這40多年來,一直被中共用來強調中共執政合法性。
在過去,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兩項指標,也是高層對地方官員打分、選擇晉升官員的一個參考,所以,地方官員也將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視為議程上的首要任務。
但是,4月29日的政治局會議又再次強調「堅持動態清零」,「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因極端的清零政策與經濟不能兼得,隨著中共領導人重申對清零政策的承諾,經濟學家們擔心,不可預知的封城隨時可能擾亂供應鏈,並且暫停工廠生產。
作為衡量消費的一個關鍵指標,3月份的中國零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而且普遍預計4月份會進一步下滑,中國失業率也上升到了2020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接受《新蘇黎世報》(NZZ)採訪時表示,跟清零相比,北京當局目前的經濟刺激措施就「像截肢後給的創可貼」,「在商界對清零政策會改變有信心之前,投資的雄心不會回來」,「沒有任何財政政策可以彌補這種限制。」。
為了二十大前保經濟,中共多個機構,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外匯局密集開會,官方媒體也發表一系列文章,強調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和市場有信心。
對於官方一再宣稱的5.5%年增長目標,伍德克認為不太實際,可能低於4%甚至更低。
在清零和經濟之間,誰會成為短板?伍德克表示,北京發出的政治信號是明確的,「所有的地方官員現在只有一個指標:清零」,一個官員不會因為轄區內經濟績效不佳丟掉官帽,但如果出現疫情,就可能會丟官。
伍德克說,「中共系統聚焦清零,導致許多決策者處於一種自我毀滅模式,中共不關心短期經濟,在當前的政治中,重商的政治人士幾乎熬不下去,一次又一次地從上層得到明確指示:如果你的城市裡有確診病例,你就有問題。」,「這是相當可悲的:中國是第一個進入這個大流行病的國家,而中國也是最後一個出來的。但同時,中國卻一直在告訴全世界,中國是最棒的。」。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9126)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