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中俄同時面臨 最後的戰略抉擇
【新視角看新聞】俄軍在烏東進攻已經展開,也迅速催生西方40國軍事會議,聯軍指揮部已現雛形。若俄國選擇撤軍,仍可利用民族主義,暫保目前政治地位。
以下新聞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楊威文章,於大紀元首發。
4月26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德國與40個國家的官員會面,共同協商如何進一步援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
在美國駐德國軍事基地內召開的這次會議,是一次軍事會議,參加這次會議的國家政府都清楚,這意味著自己決定承擔可能被俄羅斯視作敵人而帶來的風險,也可以說,大家都認為俄羅斯必敗無疑;俄羅斯外長威脅可能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但是這些國家共同參加的軍事會議表明,各國軍隊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開始準備可能的世界大戰。
據稱,這些國家的GDP總和占全世界的60%,約為56.96萬億美元;其中,美國2021年GDP約22.94萬億美元,約占世界的24.16%。2021年,俄羅斯GDP總額約1.65萬億美元,排名第11位,約占全世界GDP總和的1.74%。
如此懸殊的對比,多少已經反映在目前的俄烏戰場上,如果再繼續下去,看不到俄羅斯取勝的機會。
美國及盟國已經設定這場俄烏戰爭的結局,不但要打敗俄軍,還要讓俄羅斯無力再戰;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說,「希望看到俄羅斯被削弱到無法再入侵烏克蘭」;「烏克蘭相信自己能贏,這裡的每個人也是如此。」。
一場消耗戰將拖垮俄羅斯,無論俄軍被徹底趕出烏克蘭,還是俄軍大量損耗後無力再戰、被迫撤離,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將不復存在,經濟將千瘡百孔、一蹶不振,在國際政治上將失去大國地位。
類似的戰局,前蘇聯在入侵阿富汗時已經演繹過一次,也成了前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俄羅斯聯邦因為入侵烏克蘭而分崩離析,這樣的可能結局不能排除,克里姆林宮的主人不可避免地會更換。
克里姆林宮若清醒的話,應該知道在烏克蘭戰場的敗局已定,此時若主動撤軍,不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至少可以保存實力,而且俄羅斯領導人可以繼續利用民族主義,暫時保住目前的政治地位。
俄羅斯領導人可能還抱有僥倖心理,若確定無法取勝時再撤兵,甚至期望烏克蘭在談判中讓步,割讓領土換取停戰,仍然是克里姆林宮的勝利。不過,目前烏克蘭人不會接受割讓領土和談,烏克蘭內部沒有聽到投降的言論,更多人滿懷同仇敵愾的豪氣,這也是各國願意支持的基礎。
烏克蘭領導人不會搭上自己的政治生涯,背上喪權辱國的千古罵名;相反,烏克蘭領導人意識到,此時獲得美國等40國的支持,是烏克蘭從未有過的機遇,憑此一戰收復失地、奠定烏克蘭的主權和國際地位,可謂千載難逢;烏克蘭戰後重建也必然獲得西方的支持。
俄羅斯領導人可以繼續觀望,但將付出軍力和國力不斷損失的代價;若等到無法支撐時才被迫撤軍,會失掉更多本錢;美國10萬大軍正在中東歐邊界高度戒備,一旦反攻,俄羅斯將難以抵擋,俄羅斯越早撤軍,越能更多留住家底,否則可能滿盤皆輸。
俄羅斯的選擇,必然會影響到中共的選擇;但相比之下,中共的選擇十分有限。
若俄羅斯繼續硬抗而被打垮,背後的中共立刻就會被暴露出來,那時中共再選擇與俄羅斯切割已經太晚,更可能不得不繼續支撐俄羅斯、防止俄國崩盤;中共也希望俄羅斯被削弱,從而令克里姆林宮被迫接受中共的擺布,不過,中共的算盤卻可能落空。
俄羅斯正因為看到中共和美國、西方的對抗態勢,才產生誤判、入侵烏克蘭,克里姆林宮曾經認為,戰前拉住中共是一大妙筆;如今,克里姆林宮恐怕開始醒悟,試圖利用中共的同時,也被中共利用了,中共至今沒有表達希望俄羅斯撤軍的態度,而是希望俄羅斯繼續耗下去,俄羅斯不但無法再與美國和北約抗衡,最後連身邊的中共也防不住了。
俄羅斯若被拖垮,在中美之間充當第三者的戰略地位不再,克里姆林宮易主後,或者不得不在中共和西方之間做出戰略選擇;俄羅斯可能不會與美國和西方非常友好,但靠近中共將繼續被西方削弱,為了擺脫中共的威脅、操控,俄羅斯將來需要疏遠中共、適當靠攏西方。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誤判,主要的原因是克里姆林宮與中共走得太近,吞下苦果之後的俄羅斯,若不想重蹈覆轍,就需要與中共適當切割。
若俄羅斯迅速撤軍,保存一些實力,中共還會試圖利用俄羅斯對抗美國和西方;無論俄羅斯如何選擇,中共都難以主動與俄羅斯分割,也因此不得不走上對抗美國和西方的前台,印太北約或許因此很快就被催生。
中共唯一的機會,就是現在立刻表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但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還要迅速地給予烏克蘭實質性的援助,但是目前情況下,中共領導人對美國和西方示好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至少在二十大之前,中共領導人不會承認自己的外交政策失敗;二十大之後再試圖重新調整,俄烏戰爭的結局恐怕已見分曉。
4月28日的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稱,北約「不斷製造對抗、製造事端」,「搞亂了歐洲,難道還要搞亂亞太,搞亂全世界嗎?」,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
可見,中共沒打算與俄羅斯切割,也沒打算與美國和北約緩和關係。
美國及盟友們的目標明確,先打垮俄羅斯,清除北約的威脅;同時也在故意給中共看,至少令中共不敢輕舉妄動,等搞定了俄羅斯,西方將回過手來一心一意地針對中共,無論冷戰、熱戰,中共的結局也都不遠了,俄羅斯或許只希望吞併鄰國,中共卻要爭霸、統治全世界。
克里姆林宮尚有選擇的機會,俄羅斯人民也還有選擇的機會;中共的機會不再有了,但中國人民還有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只是機會確實不多了。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9129)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