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信心一去不回 中共政治局被迫「穩」方向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經濟發展環境嚴峻。中共官媒報道,中共政治局會議有四個「強調」。財經專業人士分析,對第二個「強調」中對三方面的政策做出了方向性的調整。
中國經濟在4月份持續下行,4月29日中共政治局會議承認,「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
中共喉舌新華社在對會議的報導中,約1,600字內就使用了16個「穩」字,並歸納四個「會議強調」。第二個「強調」稱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專業財經人士認為,其中羅列的三點,是中共政治局此次會議的重點。
5月2日香港財經專欄作家廖仕明對大紀元表示,第二個「強調」包括三方面: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危機、中國資本市場很不平穩,以及會放寬對中國互聯網大公司的管控措施。
「對於房地產行業,中共將允許『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對於資本市場,中共要求『平穩運行』,『完成平台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那表示過去一年多對平台經濟的嚴厲監管要結束了。」
中共統計局4月18日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房地產數據顯示,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和均價分別同期比下降了13.8%、22.7%和10.4%。
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對房地產數據的點評是,供需雙降,需求端仍在繼續探底;並且對於中等規模的房企,信用修復進展低於預期。
為刺激房地產市場,中國地方銀行從2021年開始下調樓宇按揭利率。中共2022年第一季度的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稱,3月份以來,已有一百多個城市的銀行主動下調了樓宇按揭利率,平均降幅為20至60個基點。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3月初曾提示,若放鬆按揭貸款政策進一步擴大,會對居民槓桿水平及中資銀行的資產質量帶來潛在風險。
中國的家庭槓桿率在2021年末時已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以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12%。
中共統計局4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也持續下行。
疫情反覆、原材料價格上升和供應鏈危機,讓中小企業比大企業更難生存。
4月30日,中共統計局公布的中國4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7.4%,比3月份下降2.1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50%,顯示製造業總體景氣水平繼續回落。從企業規模看,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7.5%和45.6%,低於大型企業的48.1%。
PMI是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高於50%時,反映經濟總體較3月擴張;低於50%,則反映經濟總體較3月收縮。
製造業PMI指數有五個分類指數: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
4月份製造業PMI的五個分類指數不祇均低於臨界點,並且最大的跌幅高達9.3個百分點——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祇為37.2%。跌幅位居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分別下跌了6.2個百分點和5.1個百分點,表明製造業市場的需求和生產活動顯著回落。
4月份的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分別為46.0%,創下了2020年3月首輪疫情防控措施以來的新低。財新PMI的數據取樣偏向於中小企業。
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博士李松筠2022年2月對大紀元表示:「2021年的前11個月中,中國約有437萬家中小企業永久關閉了,是同期新開業企業數量的3倍之多;估計全年註銷的中小企業數量也會再創歷史的新高,據觀察家的分析,幾乎是2019年的2倍,2018年的10倍左右。」。
中共2021年官方發布的信息顯示,中國的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以上的GDP,完成了70%的技術創新,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以及佔據90%以上的企業數量。
4月8日根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China Associ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公布的消息,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已連續四個季度下降,其中,8個分行業指數在第一季度全部下降,降幅較大的為批發零售業和社會服務業指數,分別下降0.9和0.8點個百分點。
該協會還指出,中國中小企業第一季度的運行主要特點為:企業信心和市場預期不足,投資意願低,成本高收益跌,行業景氣狀況全面下滑。
在4月29日的會議還表示要「完成平台經濟專項整改」。
廖仕明認為,這表明中共要結束對中國互聯網公司持續了一年多的嚴厲監管,但「建立市場信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如今企業家們不敢也不會像原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企業家們那麼去做。
廖仕明分析,當下放鬆政策,已經錯過了時機,目前很多人已經離開了中國互聯網行業;華爾街的資本不敢往中國投了,包括中國柳傳志家族的資金。
過去,柳傳志底下有個大型基金,一直是中國高科技公司的孵化器,原本除他自己投資外,也讓企業引薦海外資本,所以這些年中國的高端企業才發展這麼快,這麼大。
如今這些都已過去,中國恐怕需要好多年來重拾市場信心,因此當局的政策「不會有效果」。
柳傳志是中國有名的民營企業家。其女兒柳青是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DIDI Global Inc.)聯合創辦人、董事兼總裁。
2021年6月30日,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DIDI Global Inc.)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募股(IPO)。
7月2日,中共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了對其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的公告,審查期間停止新用戶註冊。
7月4日,中共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再出通報,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7月9日,中共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要求各網站、平台不得為滴滴出行、滴滴企業版等下架的共25款App提供訪問和下載服務。
柳傳志本人在2021年也被中國網絡媒體質疑,被指與其它創辦聯想集團的元老侵吞國家資產。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思齊採訪報導。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9304)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