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膠著 最後誰是贏家?
【新視角看新聞】俄烏戰事進入膠著狀態。烏克蘭軍隊在接下來的持久戰事中,隨著美國和北約國家強有力的軍援,俄羅斯軍隊若不能支撐長期的消耗戰,最終恐怕難免自行敗退的結局。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沈舟文章,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近兩個半月,如今戰事進入膠著狀態。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東部重新集結兵力,試圖拿下頓巴斯地區,但至今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烏克蘭軍隊在接下來的持久戰事中,隨著美國和北約國家強有力的軍援,俄羅斯軍隊若不能支撐長期的消耗戰,最終恐怕難免自行敗退的結局。
在4月29日,美國國防部確認,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東部戰場總計投入了92 個營級戰術群,遠遠超過了之前的估計,可見俄羅斯軍隊下了血本。
俄羅斯軍隊共有170個營級戰術群,投入烏克蘭戰場可能125~ 130個,相當於陸戰總兵力的3/4,投入烏克蘭東部戰場的超過一半,但直到5月9日的莫斯科紅場大閱兵前夕,俄羅斯軍隊並未展開令人恐懼的凌厲攻勢。
俄羅斯軍隊吸取了第一階段戰事的教訓,沒有再貿然長驅直進,恐怕遭遇烏克蘭軍隊的埋伏,也防止補給中斷。
俄羅斯軍隊不出所料地用炮火開路,加上導彈攻擊和空襲,但更多是漫無目標的亂射,並未有效攻擊烏克蘭軍隊,因此沒有在開闊地帶展開正面的強力推進,也沒有實施長距離的縱深突進、穿插和分割。
烏克蘭軍隊的機動防禦令俄羅斯軍隊無法找到真正的攻擊目標,繼續有勁使不上,同時擔憂遭遇伏擊和反擊,因此在多條戰線上進展緩慢。
據稱,俄羅斯軍隊參謀長親自前往伊祖姆督戰,但前線指揮部卻遭遇了烏克蘭的精準炮火攻擊,目前難以證實俄羅斯軍隊指揮官的傷亡情況,但最近俄羅斯軍隊確實沒有更大的新動作。
俄羅斯兵力實際仍然不足,而且還士氣低落,最初可能設想在頓巴斯地區分割、包圍烏克蘭軍隊,現在似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按照智庫ISW的評價,烏克蘭軍隊正在進行「主動機動防禦」,即根據需要移動機械化增援部隊以應付俄羅斯的攻擊,而不是進行嚴格的陣地防禦。
烏克蘭軍隊的這一戰術應該是美軍傳授的,也得到了美軍的大量武器裝備支持。
美軍提供的M113 裝甲運兵車和高機動戰術車輛無疑確保了烏克蘭軍隊的機動性;美軍的美洲獅無人機早已進入烏克蘭,應該有效地執行了戰術偵察任務;
美軍的M-777 榴彈炮在無人機指引下,逐漸補足烏克蘭軍隊的遠程精準攻擊能力;彈簧刀無人機已經應用到戰場,神祕的鳳凰幽靈無人機估計很快會揭開面紗。
這些武器成為烏克蘭軍隊「主動機動防禦」的有效手段,美軍應該繼續提供了更廣泛的情報,讓烏克蘭軍隊始終掌握了俄羅斯軍隊的一舉一動。烏克蘭得以繼續保存實力,同時令俄羅斯軍隊不斷遭受損失。
在5月4日,美國國防部主動披露,到2022年1月,第7陸軍訓練司令部在烏克蘭西部的雅沃里夫地區共訓練了23,000名烏克蘭軍人。
美國國防部稱:重要的是培養一支稱職的士官隊伍;經過培訓的士官們可以根據指揮官的意圖,主動做出戰術決策。
烏克蘭已能熟練使用無人機進行個別攻擊,也越來越多地使用無人機引導火炮進行規模性精準攻擊。
美軍悄然在引領新一代的陸戰模式,烏克蘭軍隊率先應用到實戰。烏克蘭軍隊雖然總體戰力不如俄羅斯軍隊,但開始擁有局部的先進作戰能力。
5月6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最新一批1.5億美元的援助,包括:25,000枚155毫米砲彈;AN/TPQ-36反炮雷達;電子干擾設備;戰場設備和配件。
過去一年裡,美國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約45億美元的軍援,38億美元在俄羅斯2月24日入侵後實施。
從2014年至今,美國已承諾超過65億美元的軍援。白宮提出了下一步160億美元的軍援計劃,其它盟國也在提供更多援助。
俄軍佔領的烏克蘭南部地區,可能還剩下不到20個營級戰術群,防禦吃力,更別說繼續進攻敖德薩。
烏克蘭軍隊在東部地區機動防禦的同時,應該把最大的反擊力量用在了北部的哈爾科夫地區,切斷俄羅斯軍隊補給線的意圖十分堅決,進展也比較明顯,迫使俄羅斯軍隊不得不回防,在烏克蘭東部的攻勢可能被削弱。
4月26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主持了40國官員的會議,研究如何進一步援助烏克蘭。
奧斯汀說,「我們希望看到俄羅斯被削弱到無法再入侵烏克蘭的程度」;「烏克蘭顯然相信自己能贏。這裡的每個人也是如此」。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直接稱,俄羅斯軍隊「已經是一支較弱的軍隊」;「他們失去了飛機,失去了坦克,當然也輸掉了戰鬥」。
俄羅斯軍隊已經發射了超過2,125枚各式導彈,要迅速補充庫存估計難以做到;若缺少精準彈藥,俄羅斯戰機需要更多低空俯衝轟炸,效果難以保證,被擊落的風險也更大;俄軍要補齊損失的坦克和裝甲車,或許可以從境內的部隊徵調,但也只是權宜之計。
俄羅斯軍隊最大的問題是兵源不足,即便能全面徵兵,也難以很快擴充實際戰力,人海戰術應該沒人願意執行。
俄羅斯軍事承包商內部人士稱,俄軍需要動員60~ 80萬人才可能在戰場上扭轉局勢,俄羅斯領導人真會這樣做嗎?
俄烏戰爭已經正式進入國力之爭,克里姆林宮若繼續消耗戰,顯然無法耗過美國和北約聯合的強大軍援。美國和北約國家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徹底削弱俄軍、免除安全後患,援助烏克蘭絕不會吝嗇。
勝負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中共看來也不敢把賭注壓在俄羅斯軍隊身上,援助俄羅斯估計會更加小心謹慎,甚至可能準備出面幫俄羅斯領導人儘快找下台階了。俄軍現在退場,總比耗盡實力後只有撤兵好得多。
美國、北約和烏克蘭都沒打算給俄羅斯任何下台階,俄羅斯軍隊暫時也只能耗著,美軍訓練和支持下的烏克蘭軍隊還將繼續展示新的現代戰爭概念,各國都有機會在實戰中驗證各自的新裝備。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9392)
責任編輯:wym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