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隨美加息樓市泡沫 李家超上任經濟退位?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支持香港特首李家超「被廣泛視為中國將安全置於商業之上的標誌」。專業人士稱,穩定港元匯率要消耗大量的外匯儲備,對樓市泡沫是巨大的威脅。
5月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簡稱金管局)宣布,依據預設公式上調基本利率50個基點至1.25%,即時生效。
5月6日,金管局公布4月底外匯儲備為香港近一年半來最低。專業人士稱,穩定港元匯率要消耗大量的外匯儲備,對樓市泡沫是巨大的威脅。
美國時間5月4日,美聯儲宣布加息50個基點,並公布了縮表方案。金管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於5月5日也宣布加息作為回應,按聯繫匯率制度來穩定港元和美元間的匯率。
香港1983年10月17日起實施聯繫匯率制度,金管局稱其為「香港貨幣金融穩定的支柱」,即通過自動利率調節機制及履行兌換保證的承諾把港元兌換美元的匯率穩定在7.75至7.85之間。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宣布加息時表示,美國加息會導致香港和美國的利息差擴大,這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會引發套息交易,驅使資金從港元流向美元,因此港元匯率會相應由強轉弱,這屬於正常現象。
套息交易指在外匯市場中買入高息貨幣而賣出低息貨幣,將買入的高息貨幣存入該國銀行,以賺取其中高於低息貨幣國家的利息的一種市場投機行為。
5月6日,金管局公布了香港最新的外匯儲備資產數據。4月底的外匯儲備為4,657億美元,比3月底減少了159億美元,為2020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
5月7日,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Albert Song)對大紀元表示,美聯儲或更激進加息應對高企的通貨膨脹。港元和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是香港難以抵擋的金融防線。
若想穩定港元匯率,就要消耗很多的外匯儲備。考慮到香港是聯繫匯率制度,香港金管局會嚴格跟隨美聯儲的加息進程,香港亦難以獨善其身,但加息對樓市泡沫是巨大的威脅。
宋維駿直言,「香港的資產價格泡沫很可能面臨破裂的風險,而香港是非常典型的國際市場,香港資產價格泡沫的走向又對全球資產有指導性作用。
所以,高槓桿、高負債的群體應該警惕,尤其是收入穩定性比較差的群體更應該警惕。」。
依據聯繫匯率制度,香港金管局須提供兌換保證。7.75的港元兌換美元現貨利率為「強方兌換保證匯率」,7.85為「弱方兌換保證匯率」。
當資金流出港元令市場匯率轉弱至「弱方兌換保證匯率」時,金管局隨時準備向銀行買入港元來推高港元利率,使港元匯率恢復至7.75至7.85之間。
香港隨著美國加息,而引爆房產困境;再由香港特首李家超來執政,那香港要走向什麼樣的局面呢?
李家超「當選」香港特首,他是一名武官出身的行政長官,從1977年加入警隊以來,在保安事務有多年經驗,但其它經驗欠缺,就上任政務司司長,期間只有短短不足一年。
在小圈子選舉下,1,000多名包括工商界人士在內的選委,就將這個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交給一位毫無財經、商業經驗的北京授意人選管治,外界解讀為「維穩優先,經濟退位」,香港的經濟前景令人擔憂。
根據外國傳媒的報導,香港的嚴格防疫政策導致現時的經濟下行,加上越來越多人才離開香港,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已受到威脅。2022年第一季度的本地生產總值(GDP)與2021年同期比,收縮了4%,表現差於預期。
阿拉伯半島電視台5月初的報道顯示,香港在過去2020年、2021年因政治鎮壓和嚴格的防疫政策而受苦,這些措施刺激高技能專業人士外流,並將曾經繁榮的國際商業中心,變成了世界上最孤立的城市之一。
報道又指出,中共支持李家超「被廣泛視為『中國將安全置於商業之上』的標誌」。
香港美國商會前會長早泰娜(Tara Joseph)在該報道的訪問中說,香港作為商業中心,未來將由無商業經驗的人領導「令人震驚」。
早泰娜認為,李家超不是商人並與安全機構有聯繫,又指出當局繼續限制出入香港的時間越長,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在接受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訪問時,直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會「在艱難中逐漸失去」。
劉銳紹解釋,現時香港的金融地位倚賴中國資金,並期望在香港賺取豐厚利潤的跨國企業,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從香港外移的資金數量減少,減弱香港對外資的吸引力。
劉銳紹提出警告,金融業的收縮或打擊可一下子出現,就說現在香港的美資公司數目,已減少兩成多至約1,000間。
劉銳紹評論,北京選擇李家超,而不是曾傳出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任特首,是考慮在香港活動時,以「國家安全包裝的政權安全」為重,生怕國際社會透過香港進而影響中國。中共以政權安全為主,政策對香港造成損失並非其高度重視的事。
另一時事評論員程翔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也對香港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感到悲觀。他說,除了外匯兌換等金融自由度外,也要有言論自由、信息流通等配套,才能建立透明的營商環境。
他認為,中共考慮國安高於經濟利益,「不會珍惜香港百年來所建立的、跟國際社會的關係,因為它覺得,香港這種狀態會影響共產黨的政權安全。」
在台灣,學者與政界人士對香港經濟前景不看好。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范世平分析,現在的香港最需要的是由專長經濟的人來帶領,卻找了警察出身的武官,因為「維穩」才是中共的要務。
李出任特首象徵著香港確實步入警察國家,擺明就是「不搞經濟」,可以預期政治管控在李家超就任後,趨向嚴重,外商外資將會撤出,香港金融的盛況將不復過往。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指出,香港未來只會注重順從北京的政治方向,而經濟發展則變成可有可無。他認為,日後香港經濟發展如果有成效,會使粵港澳融合,但若無成效,這對北京來講也不影響。
以上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思齊、理爾、張瑛瑜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9486)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