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在20大上提拔親信 將受疫情阻礙?
【新視角看新聞】為習的清零政策做出貢獻後,李強是否會被迅速提拔入京、擔任更高職位?或者李強去京的調動會被擱置,導致其它地區的人事變動被推遲?
《洛杉磯時報》5月13日報道說,秋季舉行的中共二十大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外界一窺政治局常委「誰入誰出」的戲碼。
報道說,第二十次中共全國代表大會對習近平來說不僅是一個延長任期的機會,也是一個將習近平信任的親信提拔到權力崗位的機會。
跟過去不同,對COVID-19疫情的處理能力,可能會被納入考核官員的關鍵優先事項之一;通常,只要在一些關鍵優先事項上存在任何缺陷,都可能引起黨內對習近平領導力的懷疑,並且可能讓習近平的候選人失去晉升機會。
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中國與東北亞事務分析家牛犇(Neil Thomas)告訴《洛杉磯時報》:「習近平仍然將對這個系統有相當強大的控制力,但是,一旦親信不獲提升,習近平將無法提高控制力和強制推動議程的能力。」,「這就不會是習近平的勝利。」。
外界普遍認為,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是習近平的忠實支持者,李強有望進入政治局常委,但是,因為上海爆發COVID-19疫情,李強的仕途已經成為一個試金石,測試疫情處理將如何影響官員升遷。
上海的混亂封城,已經激起了民間對中共高層清零政策的激烈批評,也使人對李強的職業生涯產生懷疑;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受清零政策的影響,上海居民一直在想盡辦法獲取足夠的食物和藥品,激增的病例數已經使上海的醫療資源不堪重負;民間的部分憤怒聲是針對李強等地方官員的,當疫情失控時,中共國務院主管衛生的副總理孫春蘭被派往上海監督疫情管理工作。
傳統基金會客座研究員邁克爾·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說:「COVID-19可能會導致習近平的一些關鍵盟友被取消晉升資格。」,「沒有人願意成為下一個上海或下一個李強。」。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戴安娜·付(Diana Fu)表示,在黨代會召開之前,領導人提出一個統一的執政陣線的政治工作至關重要;戴安娜·付說,「在習近平預期的第三個任期的前夕,主席不能承受其內部出現的任何分歧。」。
《洛杉磯時報》報道說,雖然李強還沒有失去書記職位,但是習近平已經明確表示,遏制疫情是第一位的。
中共最高權力機構中央政治局常委5月5日召開會議,仍堅持「動態清零」抗疫策略,會議強調病毒在不斷變異,要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並且堅決抵制「一切歪曲、懷疑、否定」清零政策的言行;習近平在會議上說:「我們贏得了保衛武漢的戰鬥,也一定會贏得保衛上海的戰鬥。」
《日經亞洲評論》資深記者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曾經在4月撰文說,值得關注的是,在為習近平政府的清零政策做出貢獻後,李強是否會被迅速提拔入京、擔任更高職位?或者李強去北京的調動會被擱置,導致國內其它地區的人事變動被推遲? 中澤克二說,「無論發生什麼,都會影響到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人事變動。」。
中澤克二還表示,上海與北京不同,上海有上海自己的幕後政治鬥爭,由前主席江澤民領導的「上海幫 」,曾經在上海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習近平的講話意味著,清零優先,甚至可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經濟增長一直是黨內提拔官員的另一個優先事項。
3月份,中共國務院政府報告設定了2022年GDP增長5.5%的年目標,經濟學家認為在目前的封控情況下,即使有大量的政府刺激措施,也幾乎不可能實現既定的增長目標。
隨著上海和國內其它地區的經濟活動關閉,製造業和消費支出大幅下滑,而供應鏈問題更是削弱了外國企業對中國的信心。
牛犇說,「中國的經濟,是中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全球行為體的原因,」,「對於習近平來說,為了實現清零以及增長目標,幾乎什麼選項都擺在桌子上了。」。
老百姓對官方加倍收緊極端防疫措施的反應是焦慮,不斷加碼的焦慮。在社交媒體上,人們熱傳防疫人員強行進入家中進行消毒或將抵抗的居民帶走進行隔離的故事和影片。
有居民在影片中向防疫人員和警察喊話,稱防疫人員和警察把人「像牢犯一樣實施硬隔離」,超越了法律授權。居民敦促這些人,做事要「有法律依據」,不是領導「為所欲為」。
防疫政策的嚴苛程度已經開始逼走外籍人士,甚至導致一些中國精英出走;最近熱傳德威國際北京分校學前部副校長馬修·休斯(Matthew Hughes)在沒有通知學校的情況下,攜家人離開北京,直飛回英國;這所德威國際北京分校被坊間稱為北京最難進的國際學校。
一位要求匿名的上海居民告訴《洛杉磯時報》,要離開這個生活了六年的城市似乎很荒謬,但是到了4月底,看這自己為了怎麼分著吃掉僅剩的最後三顆雞蛋而猶豫時,就決定返回台灣。
匿名的上海居民說「我不怕苦,我怕不值得。」,「我們不可能和執行政府命令的人講道理⋯⋯我們不知道上海是否還是以前的那座城市。」
現在即使在病例數下降的情況下,上海仍然在加強封城限制,北京也關閉了更多的居民樓、企業和地鐵站,試圖阻止當地的疫情傳播。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9673)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