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商務部次長:對華貿易政策不能軟弱
【新視角看新聞】前美商務部次長凱普蘭指出,由於外界針對美國如何處理對華關稅豁免,是否保持對華關稅有效性的辯論加劇,這是一個日益緊迫的問題。
前美國商務部負責國際貿易的次長凱普蘭(Gilbert B. Kaplan)5月14日在《國會山報》刊文指出,拜登總統在上任近一年半後,需要敲定一項對中國貿易政策,由於外界針對美國如何處理豁免中國關稅,是否保持現行中國關稅有效性的辯論加劇,這已經成為一個日益緊迫的問題。
凱普蘭指出,在過去幾屆政府和本屆政府中,共有三輪對中國貿易政策:
第一輪,由第43任總統小布殊和之後的奧巴馬政府提出,基本上是開放貿易的自由放任政策;作為布殊政策的一部分,中共獲准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但是中共在加入時作出的許多承諾,如關於金融和電信服務、補貼、透明度、非市場經濟做法和市場開放的承諾,從未兌現。
中共從開放的美國市場中獲得好處,同時卻對世貿組織的規則置之不理,結果是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大幅增加,製造業工作崗位大量流失,凱普蘭指出,奧巴馬總統在執政初期,對某些中國製造進口車呔徵收了關稅,但是在受到自由貿易界嚴厲批評後,奧巴馬放棄堅持徵收關稅的政策。
特朗普政府採取了不同路線,果斷撕開遮掩中共不公平貿易活動的遮羞布,並且根據美國貿易法第301條關於知識產權盜竊的規定和第232條關於鋼鐵和鋁材進口威脅國家安全的規定,自行啟動重大貿易案件調查。
全球鋼鐵產能擴增,美國鋼鐵業持續面臨威脅,2017年4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要求商務部依《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對進口鋼鐵製品展開國家安全調查。
時任商務部部長羅斯(Wilbur Ross)於2018年1月11日向特朗普遞交調查報告,特朗普於3月8日宣布對進口鋼鐵製品加徵25%關稅,自3月23日開始生效,並且稱真正的禍根在中共。
《大紀元時報》在相關報導中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看清即使是來自其它國家的鋼材,也有著中共的影子,唯有對所有鋼材加稅,才能一舉堵塞漏洞,避免美國鋼鐵業界再受到「大量進口」的中國鋼材危害。
凱普蘭在文中指出,現在,拜登總統和拜登的團隊似乎坐在一個十字路口,不確定該走什麼樣的路;當然,不應低估烏克蘭戰爭或通貨膨脹對貿易政策的影響;但是,當美方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中共打交道時,如果不能有一個堅定的貿易立場,似乎就將意味著混亂甚至軟弱。
凱普蘭說,關於通貨膨脹,許多評論家,包括非常支持對中國貿易的彼得森研究所,都注意到中國關稅和通貨膨脹之間沒有明顯的關係,無論如何,無論其它領域的這些事態如何,在貿易減少的環境下,美國不能對中國坐視不理。
白宮新聞祕書莎琪(Jen Psaki)5月9日說,拜登政府正在審查現行中國關稅,看看將會如何影響美國國內的產業;中國問題專家章家敦(Gordon G. Chang)5月11日在《國會山報》刊文指出,「政府已經毫不掩飾取消部分關稅的願望。」。
章家敦說,支持關稅減免的人認為這將降低中國商品的成本;然而,拜登總統5月10日關於通貨膨脹的聲明並沒有提到關稅問題,拜登呼籲政府繼續保持現行中國關稅,並且就像國會4月份對俄羅斯所做的那樣,剝奪中共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
凱普蘭說,顯然,現在是拜登總統全面闡述和實施對中國貿易政策的時候了,美國需要行動並且取得成果;這位前商務部國際貿易次長建議:
首先,美國政府應該指出中共大量的工業補貼,在繼續削弱美國製造業,明確指出這些補貼,並且對補貼採取行動;中共稱,願意在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全面和進步協議)的談判中解決工業補貼。
凱普蘭警告說,美方不要等看這是否會發生,現在就要解決這些問題;政府需要改革整個內閣機構打擊不公平貿易的力量,而且需要與盟友攜手合作,應該追查貿易案件並且制定解決方案。
同時,凱普蘭也呼籲繼續保持現有中國關稅有效,一個關鍵原因是,美方需要促進供應本國的供應鏈再外判、近岸外判和盟友外判。
凱普蘭過去與數以百計的美國製造商有過密切合作,因此他很清楚這些關稅對美國製造商影響巨大,每個美國製造商都把「購買美國貨」或至少在附近開發一個貨源的需要,明確納入所思所想以及計劃中; 潛在的新貨源也許是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或美國-多明尼加-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CAFTA-DR)國家,或在歐洲或亞洲盟國。
凱普蘭並進一步指出,這些關稅已經生效多年,並且正在順利執行,現在取消關稅將使美國回到原點,也許在未來還要重新開始。製造商和零售商務必要知道,與中共的自由通行證已經結束,除非可以實施不同的貿易政策來實現這些目標,否則關稅需要保留。
凱普蘭說,美方還需要開始嚴格監測並且控制可能流向中國的資本和投資,對美國私人和政府在中國支出收取反向終止費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正如最近五角大樓的研究發現,小企業管理局的某些創新項目 正在使中資公司和中共政府受益。
凱普蘭還說,除了必須限制美國和盟友對中國出口關鍵國防技術,美國還必須限制本國大公司,例如Tesla和蘋果,把工廠搬到中國;凱普蘭提醒說,如果認為這些工廠的員工晚上回家時,不會將商業機密隨身帶走,那實在是太天真了。
凱普蘭同時也對現任政府的工作作出肯定,稱美方必須繼續做拜登總統已經做得很好的事情:將政府資金投入到工業基地。
《基礎設施法案》在美國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達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有數千億美元用於購買美國製造的產品。
凱普蘭指出,必須確保《美國創新與競爭法》(United State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簡稱USICA)/《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包括《為晶片生產創造有益的激勵措施法案》(CHIPS),迅速獲得通過。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9675)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