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失業經濟惡化 6月畢業季雪上加霜
【新視角看新聞】中國4月多項經濟數據惡化,失業率飆高,物價上漲,儘管官方在公布有關數據時稱是「暫時的、外在的」,但專家揭示,外資離開中國構成的影響就是長期的。
中國4月多項經濟數據惡化,失業率飆高,物價上漲,儘管官方在公布有關數據時稱是「暫時的、外在的」,但專家揭示,至少外資離開中國構成的影響就是長期的。
中共國家統計局5月16日公布的經濟數據中,失業和物價是兩個倍受關注的指標:
1~4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406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7%。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1%,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16歲~24歲、25歲~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18.2%、5.3%。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7%。
1~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4%。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4%。
不過中共統計局聲稱,總的來看,4月份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
由於中共一貫隱瞞真相,外界很難獨立獲得真實數據。
台灣中央大學經濟學系主任、管理學院副院長邱俊榮5月17日對大紀元表示,青年失業率都會高於一般失業率,但是現在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比一般失業率大到3倍之多,「全國平均大概百分之六點多,青年失業率到百分之十八點多,這個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數據。某種程度代表了現在的經濟情況是相當不好的。」
邱俊榮分析說,包含上海,全國的疫情封控是造成整個經濟活動下滑和停滯的最重要的原因。
「它已經造成了連鎖效應,全世界的供應鏈條都受到影響。這個供應鏈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意思就是如果我斷了貨,那我已經失業了。但是我斷貨又造成了其它的產業、其它的企業也沒有辦法生產,所以它就會有一個擴張的效果,會使得失業的情況變得更嚴峻。」
邱俊榮表示,在經濟這麼緊張的情況之下,對就業的衝擊一定是非常大的。但真正嚴重的情況還沒有到來,因為馬上就要到6月畢業季了,到時候還有更多的大學畢業生會到就業市場來。如果這個封控沒有辦法解除的話,就會使得失業的情況雪上加霜。
邱俊榮認為失業率長期來講也很難借著封控的解除回到原本的水準,特別是外資到中國投資情況如果持續惡化,對中國長期的就業市場會形成一個結構性的衝擊。
大陸自媒體「重要的是觀念」5月16日發文稱,下個月就是畢業季了。但連高就業率高薪酬率的北京郵政大學,最近也在就業公眾號上自爆,截止到目前為止,就業率不到30%。
中共官方說1~4月份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4%。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
邱俊榮說,衡量物價不是把所有商品的價格全部都放進去衡量,是一組標準的商品,「我們叫一個籃子的標準商品」。價格上漲非常多的商品是沒有放在這個標準商品的籃子裡頭的,它是不會被計算到的。所以官方所公布的物價指數可能都有低估的可能性,實際上物價上漲的情況都會比官方估的要來得更高,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邱俊榮認為中國的物價上漲和美國、和台灣不能同樣類比,「美國現在這個物價上漲,漲到了百分之八點三,台灣也超過百分之三。那中國看起來到百分之二點多,看起來還好。但是其實中國現在經濟是比較下滑的,它現在的經濟不像美國和台灣,因為它遇到很多像房企債務的問題。一般來講面對經濟比較下行的情況,物價上漲的幅度是不會那麼高的。」
邱俊榮說,比如上海現在物價上漲的情況非常的嚴重,如果不好好控制的話,會變成中國經濟的另外一個爆點。
邱俊榮認為中共現在面對一個兩難的局面,就是物價其實比預估上漲的要多,但是因為現在的經濟不好,又逼得人民銀行不得不放水,特別是面對很多債務沒有辦法周轉的問題,像房企債務沒有辦法周轉的問題,它又不能緊縮貨幣,不像美國,美國現在經濟情況還可以,所以它就會通過很多緊縮措施去想辦法控制這個物價。中國現在就會變得有點束手無策,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
對於中共官員說4月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暫的、外在的」,邱俊榮表示,有些地方的確是短暫的,譬如說內需消費的部分。封控過了當然就可以上館子,就可以出去旅遊了,但是最重要的其實是外資。
邱俊榮說,「現在最結構性的影響,就是外資對中共官方的政策充滿了不確定感,這種風險性遠比過去高了許多。這一次從上海封城以來,我們已經看到有非常多的外資已經決定了離開中國。而外資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是非常大的,無論是出口、貿易或者是在就業上面都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如果外資撤離、將來不會再回來的話,恐怕這些封控的措施,它不只是影響短期的,對長期的經濟結構也會造成傷害。」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日前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歐洲企業正在考慮把新投資項目放在其它地方,高管們在世界其它地方尋找投資機會。同時,其它國家的政要也都飛到歐盟商會總部,吸引歐洲公司去投資,世界不會坐等中國回來。
伍德克說,「我在這裡斷斷續續住了33年,我見證了89六四,我見證了SARS,見證了1997年的經濟崩潰或挑戰、亞洲金融危機。但我從來沒有目睹過目前這種危機——這種對體制的恐懼,把中國最大和最好的城市封鎖的那種焦慮是不可想像的。沒錯,這是非常令人沮喪的、令人失望的。」
以上的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9801)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