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經濟架構(IPEF) 合縱連橫抗衡中共
【新視角看新聞】美國總統展開亞洲之行,引發關注,分析認為,此行組建印太經濟架構,恐對中共構成重大衝擊,美國聯盟歐亞全方位圍堵中共態勢正在形成。
美國總統拜登展開自上任以來的首次亞洲之行,引發全球關注,中共則大動作頻頻,再現戰狼外交;分析認為,拜登此行組建印太經濟架構,恐對中共構成重大衝擊,美國聯盟歐亞全方位圍堵中共形勢正在形成。
拜登5月20日至24日訪問韓國和日本,並且在日本宣布成立由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還將與澳洲、印度和日本領袖召開四方安全對話(Quad)。
拜登之行引發全球關注。美國之音稱,美國最近把握時機地將重點轉向亞洲,進一步串連一個從北美到歐洲,從東亞到東南亞合縱連橫抗衡中共的統一戰線。
在拜登出訪亞洲前幾天,中共大動作頻頻,明裡暗裡指責美國。
5月16日,中韓外長舉行視像會議,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提出「四個加強」,並且說要從各自和共同利益出發,反對搞「脫鉤」「斷鏈」的消極傾向。
5月18日,中日外長舉行了視像會面;新華社引述王毅所說,日方應恪守承諾,遵守兩國間基本信義,不讓試圖破壞中日關係的勢力坐大。
5月18日,中共外事辦主任楊潔篪與白宮安全顧問沙利文通話,楊潔篪譴責美國說,「美方頻頻干涉中國內政」,「任何拉幫結派、搞分裂對抗的企圖都不可能得逞」等。
5月19日,王毅主持金磚國家外長視像會議說,中國反對將國際經濟金融合作武器化,反對威迫別國選邊站隊,要警惕借俄烏衝突挑動集團對抗,這將對全球安全穩定造成嚴重威脅。
中共最近還頻頻派出航空母艦戰鬥群,穿越日本宮古海峽,在西太平洋地區演習,對日本、台灣、關島等地都帶來潛在威脅;拜登出訪同日,台灣國防部網站說,14架中共軍機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
然而,中共的戰狼外交引起世界反感,是徹底的失敗。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中國問題專家張彥(Ian Johnson)對美國之音說,中共拙劣的戰狼外交令很多國家反感,「很多國家疏遠北京並不是因為美國施加影響力,而是中共自己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所致」 「與其說這是美國外交多麼出色的結果,不如說是中國自取其辱。」。
美國之音說,在美國的主導下,北約不僅繼續東擴,還可能成為一個全球軍事聯盟、將威懾力投向亞洲之勢;美國前白宮國安官員邁克爾·格林對美聯社說,美國在歐洲的和亞洲的盟友第一次意識到了大家共同面臨的風險。
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高級官員坎貝爾也說,歐亞合作夥伴的參與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亞洲所有國家都對中俄發表「合作無上限」的聲明感到震驚,並且以此為警告,絕對不能讓類似俄烏戰在印太地區重演。
上個月的北約外長會議,除了邀請烏克蘭外,首次邀請了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4個亞太國家參加,並且在12年來首次修改戰略方向和行動指南,重點考慮「中國因素」;韓國最近高調宣布加入北約網絡組織,這一總部設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組織,被北京定性為一個積極投身網絡攻擊的國際軍事組織。
而歐盟也一反以前儘量不插手亞洲事務的做法,在2021年發表的《印太合作戰略》和《全球門戶》政策文件中則提出要加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在地區安全上扮演更加積極和有效的角色;自2021年以來,英、法、德等國家已先後派艦艇進入西太平洋。
2022年以來,中國、歐洲關係急轉直下,4月初習近平和李克強都有出席中歐峰會,會上雙方在任何重要問題上都沒有取得進展;張彥認為,這場俄烏戰爭加速改變了歐洲的對中國政策基調,「為中國影響歐洲的努力釘上了棺材的最後一顆釘子」。
拜登這次訪問韓日是建立「印太經濟框架」(IPEF),包括四大支柱,基礎設施、供應鏈彈性和清潔能源,還包括關於創建數碼貿易協定的討論。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所長兼研究員湯紹成撰文認為,預計至少有6個國家可能簽署該協議,包括澳洲、日本、紐西蘭、韓國、菲律賓和新加坡。
而美國兩黨還正在推動納入台灣,至今已有50名參議員、200多名眾議員聯名致函拜登,呼籲邀請台灣參與IPEF,但是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19日表示台灣未收到宣布儀式的邀請,會持續與美方溝通、爭取實質參與。
印太地區是重要的經濟重地,過去5年來,印太地區國內生產毛額(GDP)占全球60%,全球經濟增長三分之二也來自該地區。
有經濟學者認為IPEF恐對北京構成重大衝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經濟系客座教授廖啟宏對美國之音直言,中國許多基礎建設、供應鏈、生產原料和零件是來自印太國家,而美國主導的IPEF可能會要求成員國禁止某些關鍵和敏感資源出口至中國。
儘管大部分東協國家極力避免在美中之間做出選擇,特別是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這些「搖擺國」,然而「一旦IPEF成立,各國可能就得選邊站了」,廖啟宏說,「對北京而言,這會是個不利消息」。
「印太經濟框架」(IPEF)是2022年2月拜登推出的首份印太戰略報告的一部分,迄今,美國跟日本有安保條約,與韓國有共同防禦條約,還有「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澳英建立的AUKUS軍事同盟,以及五眼情報聯盟,這次補上的經濟聯盟,全面孤立中共形勢正在形成。
北京獨立政治顧問吳強對自由亞洲說,在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框架,現在正在付出行動的一連串政策變化和外交攻勢面前,「北京陷入一個非常被動的、非常尷尬的戰略被動狀態當中」。
很多分析認為,這場對中共的圍堵戰,本質上是一場自由民主體制與共產體制的對抗,成為目前國際政治的交戰主線。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程靜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聽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ID 39894)
責任編輯:yst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