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峰會期間 中俄核轟炸機侵擾
【新視角看新聞】5月24日上午,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在東京舉行的四方同盟峰會期間,中俄戰略核轟炸機飛越日本海,日本政府譴責此舉「不可接受」。
當地時間5月24日上午,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出席在東京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又稱四方同盟)峰會時,中俄戰略核轟炸機飛越日本海,日本政府譴責此舉「不可接受」。
當美國總統與日本、澳洲和印度三國首腦會面時,這些具有核能力的轟炸機5月24日開始在日本海上空聯合飛行。
5月24日中俄戰機接近日本領空後,日本戰機緊急起飛,實施警告和驅離任務。對此,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在線播出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東京通過外交渠道向中俄表達了「嚴重關切」。
岸信夫說:「日本認為,在四方峰會期間採取這一行動比過去更具挑釁性」,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第四次此類事件。
岸信夫指出,兩架中共軍機從東海飛越日本海,然後與兩架俄羅斯軍機一起向東海飛行,後來,另外兩架中共軍機替換先前的兩架,然後與俄羅斯軍機一起飛往太平洋,一架俄羅斯偵察機也從北海道北部島嶼飛越公海,飛往日本本島的能登半島;岸信夫說,並沒有飛機進入日本領空。
另外,韓國軍方表示,在5月24日當天,至少有四架中共軍機和四架俄羅斯軍機進入韓國防空區後,韓國軍方已緊急派遣戰鬥機驅離;目前尚不清楚這兩起事件是否相關,或者是否涉及任何相同的軍機。
中俄都證實兩國進行聯合飛行,俄羅斯國防部表示,這次的飛行在日本和東海海域上持續13個小時,是「嚴格按照國際法規定」進行的,俄羅斯國防部長表示,俄羅斯Tu-95MS戰略轟炸機和中共H-6轟炸機已經在日本和東海進行了空中巡邏。
中共國防部則證實了在日本海、東海和西太平洋上空的聯合空中巡邏,並且將聯合空中巡邏稱作年度軍事演習的一部分。
過去,中俄分別於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在日本海進行了聯合核轟炸機演習,但5月24日的飛行,是首次發生在美國總統訪問期間。5月20日到24日,拜登總統展開就職後首次亞洲行,出訪韓國、日本,並於5月24日參加四方峰會,中共則批評Quad是亞洲「北約」。
5月24日的中俄軍機巡邏,也是韓國新總統尹錫悅上任以來首次發生;5月22日,尹錫悅結束了與拜登的元首峰會,兩位領導人承諾對抗中共在印太地區的擴張,以及批評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
根據韓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稱,中俄飛機在一天中多次進出日本海(在韓國稱為東海)的韓國防空識別區(Korea ADIZ);韓方表示,這些軍機,包括雙方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並未侵犯韓國領空。
首爾一位軍方消息人士稱,韓國沒有對演習發出任何警告。據消息人士説,當首爾看到這些飛機似乎正朝著防空識別區飛去時,使用熱線警告中俄;消息人士補充說,中方回應說這是一次常規演習,而俄羅斯則沒有對此回應。
自莫斯科於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中俄的首次聯合軍演。
一位高級政府官員對路透社說:「我們認為這表明中國(中共)繼續願意與俄羅斯保持密切聯繫,包括通過軍事合作」。因為此類軍事行動必須提前計劃好,「中國(中共)並沒有離開俄羅斯;相反,演習表明中國(中共)準備幫助俄羅斯保衛東部地區,而俄羅斯則在西部作戰。」。
拜登在此行期間強調,為了對抗中共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美國將與盟國和合作夥伴站在一起,推動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就在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下令入侵烏克蘭前幾週,北京和莫斯科宣布建立「無上限」的夥伴關係,而中共則至今仍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得美國由此對中俄關係變得更加警惕。
中俄聯合轟炸機出擊,是軍事合作的一部分,儘管兩國都強調彼此的關係不是聯盟,但是分析人士稱這種合作接近盟友之間水平。
一名美國官員對《金融時報》表示,中俄演習強調了歐洲和印太安全之間的聯繫,並且強調了加強聯盟和推動志同道合國家共享自由願景的必要性。
這位官員補充說,「普京和習近平發表的聯合聲明,主張建立這樣一個世界,無論是在東歐還是在西太平洋,中國(中共)和俄羅斯都將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那裡對鄰國施加影響力被視為是自正常、可接受的。」,「他們正在共同努力推進這一願景。」。
中俄演習也發生在台海局勢升級之際,過去一年,中共派遣越來越多的戰機和轟炸機擾台,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將中共此舉描述為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預演。
拜登5月23日公開表示,如果中共襲擊台灣,美國將動用武力進行干預,拜登的評論引發外界對美國推翻對台「戰略模糊」政策的討論,拜登並未具體說明,將如何派遣軍隊保護台灣。當被問及拜登的評論是否意味著「戰略模糊」政策已經不復存在時,拜登則重申「對台政策根本沒有改變」。
根據一位知情人士向《金融時報》透露,美國印太司令部最高情報官員、海軍上將邁克爾‧斯圖德曼(Michael Studeman)正在台北與高級安全官員會面,這是對台灣日益增長擔憂的另一個例證,尤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最近對《金融時報》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事,應該已提醒了人們,不要對台灣現狀感到自滿。
以上節目內容,取材自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道。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39982)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