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名家專欄】社會主義在美國還有市場嗎?

【新視角看新聞】美國在過去兩年左右的時間裡,已經多次「提前預演」了社會主義模式下的生活狀態,大政府控制著國家經濟的大部份領域,並實施「專家指導型」中央經濟計劃。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ark Hendrickson於大紀元新聞網發表文章。

在最近的總統競選中,不少知名的民主黨候選人,如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眾議員亞歷山卓‧奧卡西奧-科特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等,都在鼓吹某種版本的社會主義。而眾多共和黨人,則致力於譴責社會主義傾向。

當然,人們可以通過研究俄羅斯、中國、古巴、朝鮮、委內瑞拉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來清晰了解社會主義,然而美國國內的親社會主義分子則是認為這些例子無關緊要,只能強調出這些國家並不是以正確的方式實施社會主義。

在深入探討之前,我們先來釐清思路、定義一下社會主義:

詞典釋義顯示,「社會主義」是一種政府擁有生產資料的社會制度。

華盛頓的官員們,呼籲著應該將所有主要企業徹底國有化,這確實很罕見。

因此,他們試圖削弱私有產權,讓聯邦政府負責授權和指導生產計劃,並策劃一個更加平等的財富分配。

簡而言之,他們並不要求字面上的社會主義,而是追求一個經濟層面上政府無處不在且佔主導地位、具有社會主義內核的經濟模式。

在過去兩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已經多次「提前預演」了社會主義模式下的生活狀態,大政府控制著國家經濟的大部份領域,並實施「專家指導型」中央經濟計劃。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之前經歷其中的幾個預演。

第一是、新冠防疫強制規劃

在很大程度上,美國民眾在新冠疫情期間極力遵循政府的要求行事。許多州政府實行封城措施,他們也自認為政府比公眾更了解情況。

然而,不幸的是,正如多項研究表明,政府並不比民眾更了解如何應付疫情、如何滿足需求;更可怕的是,強制帶來了非常嚴峻的結果。

研究結果指出:「我們本以為在封鎖較嚴的國家會看到較少的新冠病毒死亡病例,但數據顯示,情況並非如此。」

紐約彭博(Bloomberg)新聞社報道,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國家限制的嚴重程度,與它是否設法遏止過量的死亡人數之間,幾乎沒有關聯」。

與此同時,封城和如影隨形的社會隔離,推高了與抑鬱症有關的藥物過量、自殺等現象的增加,以及家庭暴力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的明顯增加。

另外,當新冠病毒肆虐初期引起一片恐慌,許多醫院接到命令被迫暫時停止與新冠病毒無關的檢查、測試、治療等。

不幸的是,這些指令激起了公眾更大面積的恐懼,以至於許多患有癌症、痴呆症、心臟病等重症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醫療服務,甚至其中不少人因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顯而易見的是,期望政府及其所仰賴的各級「專家」,能夠掌握住各種複雜問題的萬能鑰匙,這種想法是極其危險的。

第二是、政府經濟計劃

社會主義的首要主張就是政府有能力明智地指導社會的經濟運行,因此讓我們看看前總統特朗普和現總統喬‧拜登在新冠疫情期間為「幫助」經濟發展而制定的經濟計劃。

在此期間,至少有八個聯邦計劃獲得通過,都是為了幫助美國人應對全球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動盪。

其中最突出的是直接支付給美國納稅人的三個法案:2020年3月的新冠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保障法案(Coronavirus Aid, Relief, and Economic Security Act,簡稱CARES法案,發放人均1200美元的刺激性支票);

2020年12月的綜合撥款法案(Consolidated Appropriations Act,發放人均600美元的刺激性支票),以及2021年的美國救援計劃法案(American Rescue Plan Act,發放人均1400美元的刺激性支票)。

特朗普簽署了前兩項法案,拜登簽署了第三項法案,前後兩屆政府和共和、民主兩黨共同發起參與了這幾項政府經濟管理措施。

這些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政府措施,不僅花費巨大,進一步催生了欺詐和浪費等惡劣行為,還導致了以下一系列不良後果:

1)失業。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封城措施對經濟不寬裕的美國底層人群產生了更加明顯的負面影響。

在勞動力嚴重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的時候,「至少有180萬美國人」是由於聯邦的經濟補貼,而決定不返回工作崗位。實際上,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顯示了這項聯邦政策的失效。

2)小企業倒閉。斯坦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Stanford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研究人員羅伯特‧費爾利(Robert Fairlie)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

論文指出,政府對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政策反應,導致在疫情爆發的頭前兩個月,活躍的企業主人數下降了22%以上。

其中許多企業一直處在關閉狀態。

另一項調查發現,在施行封城措施的頭前六個月,大約有10萬家小企業永遠地關閉了。

3)跟兒童有關的經濟影響。全球知名智庫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簡稱MGI)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實施封城措施,學齡兒童除了學業跟不上,還要遭受因強制佩戴口罩、人際疏遠和在線學習等所帶來的情感創傷;

因此政府對新冠疫情的過度政策反應,將使「美國的K-12學生平均終身收入損失相當於一年的全職工作,這個損失完全是由封城相關措施造成的。」與中小企業倒閉一樣,這些損失也更加明顯地落在社會底層人群身上。

第三是、基本貨物的短缺

政府規劃者由於掌握的數據不夠充分,無法正確協調整體生產;與之相對的是,在市場導向的經濟體裡,數以百萬計的企業主,可以利用市場經濟下的合理價格,滿足市場需求。

我們再來看一看能源問題。汽油價格飈升是拜登政府熱衷於推行反石化燃料議程、減少汽油供應的必然結果。

那麼,加州電力事件告訴我們,政府規劃越多,眾多城市的電力供應將越不穩定,所遭遇到的情況,將類似於深陷貧窮的發展中國家。

第四是、通貨膨脹

這個問題已侵蝕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當成視而不見也無濟於事。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就在我們身邊,每當我們給汽車加油或去超市購物時,我們的錢包就會被捏碎。

美國人民是否會從最近的諸多社會事件中吸取教訓,了解到即使是心懷善意的社會主義政府規劃,也會令形勢變得更糟?

我們能否及時回歸國家的傳統政體方向,將普通民眾和子孫後代的未來從懸崖上拯救下來?對於這些,我們將拭目以待。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0249)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