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共軍事挑釁南太平洋 黯然收場黨媒噤聲

【新視角看新聞】中共外長王毅開始南太平洋的訪問行程後,試圖對抗美國的印太戰略。外國媒體則似乎更關注王毅此行,中共黨媒的反倒低調,背後原因是因為王毅的出訪,最終收場黯然。

以下節目內容,取材自時政評論員楊威,於大紀元新聞網首發文章。

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和12國首腦發起印太經濟繁榮框架,隨後參加了四方領導人峰會。中共謾罵之餘,以頻繁的軍事挑釁應付,但無法改變局面。

拜登前腳一走,中共外長王毅就開始了南太平洋的訪問行程,頗有些挑事的味道,試圖對抗美國的印太戰略。不過,外國媒體似乎更關注王毅此行,中共黨媒反倒低調,因為王毅的出訪最終黯然收場。

在5月30日中共外交部稱,王毅在斐濟與太平洋島國外長舉行了視像會晤,包括斐濟、基里巴斯、薩摩亞、紐埃、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所羅門群島、湯加外長和太平洋島國論壇祕書長。

這次會議應該算王毅此行的重頭戲,更像在模仿拜登與12國首腦共同發起的印太經濟框架,貌似在南太平洋組建反美、澳聯盟的架勢。

然而,中共黨媒卻沒有報道這次外長會議,相關內容只出現在中共外交部網站上。黨媒曾相繼報道了王毅對幾個國家的訪問,但最後關頭卻放棄了焦點。

5月30日的中共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中方和太平洋島國第二次外長會未通過共同文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發言人趙立堅稱,「你的消息很靈通」;「並非每次會議都要發表共同文件。

這次外長會上各方又就此達成了新的共識,向最終達成協議邁出了重要一步」;「中方將發表中國同島國下一步合作的立場文件,以呼應島國的期待」。

由此可見,王毅連串訪問期間,與各國達成的共識有限,並未取得希望的成果,黨媒乾脆迴避報道。

中共外交部公布的消息表示,在5月30日的外長會上,王毅首先宣讀了習近平的書面致辭,並稱,「當今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世界何去何從,習近平主席給出的答案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共急於要建立「同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最終卻是一廂情願,各國外長沒有發表共同聲明附和王毅的觀點。

中共外交部還發出文章,《王毅談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共識》,歸納了五方面共識,包括「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捍衛國家主權獨立和民族尊嚴」、「追求共同發展繁榮」、「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促進民心民意相通」。

中共外交部隨後發出《關於同太平洋島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立場文件》,同樣空洞無物,而且中共沒敢隨意硬塞進更多私貨。

中共的文件稱,中共與10個建交島國均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但沒有公布具體投資金額和較大項目的名稱。

各國應該期待中共的大規模投資,現在看來越發渺茫,中共內部正缺錢,很難再向外撒錢了。

太平洋島國論壇共有16個正式成員國,除澳洲、紐西蘭和法屬玻里尼西亞外,其餘13個島國中,10個與中共建交,還有3個持續保持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中共雖有控制南太平洋的企圖,但遠未達到目的。

中共的文件還稱,疫情前,中國每年有近10萬遊客赴南太平洋旅遊;但沒有透露近兩年的數字,估計寥寥無幾。

中國人出國已經被嚴控,航班還有限,應該也受不了回國被隔離,太平洋島國大概指望不上中國大陸遊客了。

中共的文件沒有持續宣稱「同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祇提到「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儘管中共不得不重複此類套話,但顯然並不認同和遵循這樣的價值觀。

中共的文件還稱,「讚賞太平洋島國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但沒有提到「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太平洋島國的安全應該持續依賴美國和澳洲,目前在太平洋公開挑釁的一直是中共,各國實際都在防禦中共。

各方國家沒有發表共同聲明,中共只好單方面公布了立場文件,但沒敢造次,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各國的立場。

中共儘管拉開了與美國在南太平洋對抗的架勢,卻並無相應的外交實力,中共還不大懂真正的大國外交,中共外交官更擅長的是奉迎中共領導人,在需要時扮演戰狼,實際的外交能力孱弱。

中共本想在南太平洋挑事、對抗美國,結果卻灰頭土臉,同時也進一步刺激了澳洲。大多數太平洋島國的經濟更多依賴臨近的澳洲市場,有些國家的治安還需要澳洲、紐西蘭協助,澳洲也視南太平洋為自己的前院。

中共在南太平洋展示野心,無疑令澳洲更緊張。太平洋戰爭時,日本就佔領了眾多的太平洋島國,空襲、威脅澳洲,澳洲全力支持美軍從所羅門群島反攻。

澳洲新總理阿爾巴尼斯剛剛上任,中共應該試圖挽回中澳關係;王毅出訪南太平洋的動作,卻直接觸動了澳洲,剛剛上任的澳洲外長黃英賢也馬上訪問太平洋島國,斐濟宣布參加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不會與中國簽署安全協議。

中共本想挑戰美國,實際挑戰了澳洲,更像是給剛剛執政的澳洲工黨一個下馬威。之前的澳洲工黨領袖更多靠近中共,這次王毅很可能弄巧成拙了。

王毅作為中共外長毫無建樹,關鍵的中美關係、中歐關係一再惡化;東亞外交陷入僵局;東盟倒向了美國;阿富汗問題又被俄羅斯、伊朗掣肘;現在中共沒錢了,王毅去非洲也不那麼受歡迎了。

王毅很想在南太平洋和拉美地區有所突破,至少製造一些與美國對抗的聲勢,如今卻事與願違。王毅大概最願意和俄羅斯外長會面,但現在中俄關係「上不封頂」並不是業績,而是一個大包袱。

習近平正在謀求在二十大上連任,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的王毅,應該還指望進入政治局,頂替楊潔篪的位置。中共官場歷來是幫派、忠誠第一,王毅儘管沒本事,但一門心思還要再上一層樓。

中共副外長樂玉成接替王毅的呼聲原本最高,最近卻傳出調任廣電總局副局長,王毅之後的中共外長位置,現在就開始爭奪了。不過,中共近幾年瞎折騰得太厲害,無論誰能最終上位,中共的外交窘境都再難改變了。

本次的新視角看新聞就到這裏,請記得訂閱、點讚,本節目粵語版部份內容已加入大紀元的 Patreon,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ID 40268)

責任編輯:T so

更多詳細內容,前往商城


 

您也許會喜歡